一、本周内容概述
本周的主要内容是《高二地理选修教材》的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的有关内容: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人口数量的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历史上我国人口的迁移、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二、重难点讲解
(一)人口再生产与环境
1、正确理解“人口发展”
人口发展,包含三方面内容: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结构的变化。教材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角度,较多地介绍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再生产及其类型的转变)和人口数量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人口素质反映了人口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人口素质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
人口的结构,可以分为:自然结构,指人口的性别和年龄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指人口的婚姻、家庭、民族、职业、教育程度等结构;人口的地域结构,主要指人口的地理分布。关于人口的结构,教材虽涉及不多,但它也是人口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人口结构会有不同的变化,并深刻地影响着人口数量的变化,也改变着人口素质水平。教材中定义的人口再生产,只是从人口数量方面考察人口的世代更替过程。这仅是狭义的人口再生产定义。从人口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人口的再生产过程,不只是人口数量在变化,人口中各年龄段的年龄和性别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地域分布结构和人口素质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样理解的人口再生产,是广义的人口再生产。
2、人口再生产的类型
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并且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它可分为“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和“现代型”四种基本类型。
人口再生产类型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
增长率 |
社会生产力
发展水平 |
逐
步
更
替 |
原始型 |
很高 |
极高 |
极低 |
极为低下 |
不
断
提
高 |
传统型 |
很高 |
较高 |
较低 |
有所提高 |
过渡型 |
高 |
低 |
高 |
大发展 |
现代型 |
低 |
低 |
低 |
进一步提高 |
在分析人口再生产类型时,往往要分析“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因为分析人口再生产类型,要分析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这就涉及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对出生率、死亡率的影响。出生率,与适龄妇女生育率有关,因而需要了解被分析地区的人口中育龄妇女的比重;死亡率,在其他因素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老年人口比重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这些都可以从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中了解到。“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底部横坐标,是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纵坐标是各年龄组的年龄,一般男左女右绘图。一般认为,15岁以下占40%以上,60岁及以上占10%以下者,年龄结构以青年为主,进入婚龄、生育龄人口比重大,出生率高,为人口增长型;15岁以下人口小于20%,60岁及以上大于30%者,死亡率高,是人口减少型;而少年组人口与老年组人口相当者,是静止型,即出生率与死亡率大体持平。育龄妇女比重,也可以从图上分析出来,即法定婚龄(20岁,中国)到45岁以下的女性人口比重。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处于“现代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属于“过渡型”;从总体上看,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也属于“过渡型”。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等的差异,各国各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并不具有同步性,而是各自存在着一些特点。
4、人口再生产的转型,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
我们知道,人口再生产类型,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之差。从人口增长的整个历史过程来看,总体上应该是出生率高于死亡率(当然个别时段可能死亡率暂时高于出生率)。否则,全球人口不会达到如今的60亿之多。从人口的数量变化角度来看,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改善。具体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人类营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生命保障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人类死亡率的下降。也就是说,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会直接地影响人类寿命的提高而影响到死亡率的下降。教材在分析人口再生产的类型的转变时,都强调了死亡率的高低及各类型死亡率的升降趋势,并说明了随着死亡率的下降,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从而导致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从另外的分析人口统计数字的角度看,由于数字分析时实际并没有直接看到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看到的是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而死亡率的下降,隐性地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因而在分析人口统计数字时,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也是首先由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当人口死亡率下降趋势稳定后,人类的生育观念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自发(如西欧、北美)或靠政府的自觉措施(如中国)而产生变化。人们从追求多生子女、养儿防老转向追求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追求社会文明道德的发展,追求自我精神的发展;生育行为从早生多育转变为晚婚少育,从而造成生育率的下降,最终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实际上,在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地区,人口出生率一般也高。这是因为当地人们只有用多生育一些孩子来弥补死亡率高而造成的人口数量下降。
(二)人口数量与环境
1、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影响生育率的主要是该地区的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也是经济、政治、医疗卫生条件等社会环境因素,另外自然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如气候、水、土壤等。
环境因素
2、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增多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往往造成大量废弃物侵害环境。
(三)环境人口容量
1、正确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和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简单地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
环境人口容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此外,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影响。
2、环境容量的估计
由于现有的资源总数不确定,科学技术水平和人口消费水平在不断变化,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对环境容量的估计既不能盲目乐观,又不能盲目悲观,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我国人口已达12.95亿,虽未超过专家估计的最高值(16亿),但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
要正确理解环境人口容量有不确定性与相对确定性的双重特点。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首先是由它的制约因素的不确定性决定的。在不同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人类生产力水平不同,造成了人口消费水平的巨大差别。因此,造成了环境人口容量的巨大变化。例如,不可设想在农耕社会的开元盛世的唐朝,甚至清朝鼎盛的康熙、乾隆时期,中国可以供养13亿人口。
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首先是指在一个具体时期内(如教材定义中所言: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这时,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相对变化不大(即教材中提到的:稳定的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以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的条件下),便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按照目前中国国情,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国最适宜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最大(极限)人口数量为16亿左右。后者就是目前中国环境人口(最大)容量的数值。
(四)人口素质与环境
1、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人口身体素质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因素,即使遗传因素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的身体素质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制约人口身体素质的自然环境因素的两个方面:原生环境主要指地形、气温、湿度、降水等自然因素,它与人口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关系;次生环境主要指受人类影响的环境因素,通过环境污染影响人口的身体素质。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素质对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个地区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不仅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而且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的人口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五)人口迁移与环境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永久性的或长期性的空间移动。按地理范围划分,人口迁移可划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按迁移方向划分,国内人口迁移又可划分为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四种基本类型。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其中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因素中经济发展、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等是主要因素。政治因素中政策、政治变革及战争等对人口迁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人类的不同发展阶段,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不同的。自然环境在初期是最主要的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逐渐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来说,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缓解了人口矛盾;对迁入地来讲,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或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
(六)中国人口迁移
1、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原因,我国古代人口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
2、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后期的人口迁移
这一时期由于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和计划经济,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数量很小,规模也较小。
3、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到沿海,且主要表现为自发性迁移。80年代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原因: 一是我国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二是1984年国家推出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巨大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
4、列表分析我国各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
时期 |
方向 |
特点 |
历史上
|
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
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 |
频繁的、非自发性的
被动迁移 |
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中期 |
主要迁出地区:辽、鲁、沪、川
除西藏持平外,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
规模小、频率低
自发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相对较少 |
80年代中期以来 |
从农村到城市
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
人口迁移日趋活跃
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主要是自发性的人口迁移 |
5、正确理解我国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流动总的趋势是由农村流向城市。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历史少见。
如此规模的人口流动,影响是巨大的。从总体上来看,积极的影响为主,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其积极影响主要有:①流动人口首先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例如,目前全国各地的建筑大军中,“民工”是生产一线上的主力军。流动人口中,相当一部分人是以个体经营者身份来到城里的。他们的到来改变了城市在改革开放以前经济结构以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为主的格局。他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经营,发展了城市的第三产业,促进了城市商业,解决了城市生活服务行业劳动力相对不足的局面。他们通过纳税、缴纳管理费用,增加了城市收入;他们在城市中将一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活跃了当地经济。②流动人口来到城市,通过辛勤劳动,在经济上收入可能会比农村好得多,能积累一部分资金,解燃眉之急。更重要的一方面,他们在城里的经营和劳动之中,可以学到一些科学文化、生产技术、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并改变一些原来相对落后狭窄的生产、生活、管理观念。当他们返回农村时,必然会将这些观念、方法带回去,带动农村的生产、生活的变革。这种作用对我们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但是,在大量民工涌向城市时,在一定条件下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是难免的。因为民工潮的到来,城市公用设施和城市管理系统不一定马上适应,因而可能给城市各方面带来巨大压力,如住房、公共交通、教育卫生等等;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及居住场所的人员,往往私建乱搭,成为城市环境脏、乱、差的原因。另外流动人口中素质较低的人员,也会给城市治安带来一些问题。
- 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