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是汉族对台湾土著人的称呼,因为他们半数以上住在高山地区。现有人口40多万,主要居住在我国的台湾省,其余3000多人,散居在大陆的福建、浙江、上海、北京、武汉等地。
高山族的来源,说法很多,但比较一致的说法是:主要来自内地沿海一带的古越族,与来自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居民,相互融合发展而成。自汉族移居台湾后,原住民族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定居平原,与汉族融合,称为平埔人;另一部分仍定居山区,至今仍保留着原住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等特点,现在所说的高山族一般指这一部分少数民族,包括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鲁凯族、卑南族、曹族、雅美族、赛夏族九个族。他们大多分布在中央山脉和东南部的岛屿上。平埔人因散居台湾各地,20世纪后已基本汉化。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各地区差别较大,目前起码有15种语言,大体分为泰雅、曹、排湾三大语群。高山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散居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字。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高山族的基层组织是社。“社”是自然村寨,小社由一个氏族组成,大社由数个氏族组成。一般小社五六百人,大社上千人,实行民主管理,重大问题由社大会决定。社首领包括头目、祭司、长老会,是社的最高权力机构。头目领导耕战、渔猎,裁决内部纠纷,帮助祭司组织祭祀活动。多数高山族社以会所作为活动中心,也是男性年龄组织的教育训练场所。年龄组织是社内部以年龄为序的一种等级制度。男性接受狩猎、耕战方面的技能训练;女性接受纺织、家务、采集方面的训练。男子一旦成年要举行成丁礼,在成丁礼之后,青年们才有权参与社里的政治生活。从20世纪50年代起,台湾高山族的社组织逐步走向地方行政管理,过去五六十人的大家族日趋缩小。但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及文化习俗的许多传统仍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高山族人多数从事农业,少数人靠捕鱼、狩猎为生,也有一些人以雕刻和编织等手工艺维持生计。雕刻工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很普遍。在一些生活用具、装饰品、乐器上都刻着人物、动物、花卉等各种美丽的图案花纹,刀法刚劲细腻,极富自然情趣,形象十分生动逼真;排湾人的雕壶、屏风和雕板、背椅、木枕、木桶、木匙、烟斗等,饰纹巧妙,刻工精致;祭祀祖先“灵屋”的雕柱,更是让人赞叹不已,以及家屋的横梁、屋檐、槛楣等都雕刻得十分美观。至于纺织,在久远的年代,他们就懂得用麻织成“番布”。在泰雅族和赛夏族中,素有“男以武功,女以纺织”来决定其社会地位的习俗。他们的纺织方法基本相同,都有垂直纺轴,用手搓捻后缠于轴上。织机都是较原始的平地腰织机。织机的夹布板两端挂在织妇的腰际,经线的尾端绕在经线筒或经线轴上,用两脚蹬着。而阿美、雅美和卑南人则用两根木柱插在地上,将经线板拌住,不用足蹬,但夹布板仍缚于腰际,织妇则坐在地上或凳子上从事纺织。按照传统习俗,女子在小屋中工作,男子不得进入。纺织品主要有白麻布和白褐相间的平行条纹麻布。在布上进行刺绣、挑花,用于各种装饰。
高山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劳动、恋爱、节庆、祭祀等,都有歌舞抒情寄意。他们的舞蹈具有集体性的特点,凡重大活动,都有集体载歌载舞的场面。在歌舞聚会时,人们堆柴点火,围火高歌豪饮。其中“甩发舞”是雅美人妇女独具特色的舞蹈之一,一般参加人数不限,有长发者即可。舞蹈时妇女们排成一列,手臂相挽、双手抚胸、脚步前后踏动,慢慢地摇动身躯和长发。随着音乐旋律的加快,身体和头部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大,逐渐进入高潮:前进、屈膝弯腰、长发前甩,继而后退、直腰,顺势将头发急速甩起。如此前后交替、周而复始,使头发频频拂地,宛若狂风中摇曳不止的柳丝,婀娜多姿。他们的乐器很多,有口弦琴、弓琴、笛子、杵乐、臀板、竹鼓、腰铃、脚铃、鼻箫等。口弦琴和鼻箫是用于青年男女恋爱中呼唤情人和传达爱情的。杵乐是从舂米的木杵演变而成,用它伴奏的歌曲叫“杵歌”,用它演奏的乐曲为“杵乐”。臀板是把一串竹管和铜壳垂于臀部,与腰铃、脚铃都是舞蹈者的道具和伴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