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成功最根本的保证是( )
A.无产阶级集中程度和组织程度高
B.无产阶级的组织性和战斗性强
C.无产阶级身受双重压迫
D.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领导
2、1918年春,新成立的苏维埃政权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主要是为了( )
A.反击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B.分化帝国主义战线
C.巩固苏维埃政权
D.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
A.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迅速实现国有化
B.取消商品贸易,推行国家统一配给政策
C.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D.巩固苏维埃政权,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4、在一部苏联电影中出现这样的镜头:两个农民受全村委托外出买到了一批粮食,运回村子途中被红军查获,开了一张收条给农民,然后把粮食全部没收。判断这部电影应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攻克柏林》
C.《战争与和平》
D.《列宁在十月》
5、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6、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从根本上是( )
A.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
B.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
C.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政权的需要
D.解决当时政治经济危机的暂时政策
7、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A.加强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B.利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
D.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8、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
A.国家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产品的权利
B.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C.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农产品
D.在农村推行合作制
9、“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这种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十月革命对各国的影响不同
B.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C.在大战中各国所受灾难不同
D.各国领导斗争的政党阶级性有别
10、“一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
A.民族意识的觉醒
B.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认识到联合反帝的重要性
D.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11、对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的全部内涵最确切的理解应是( )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B.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统治者
C.采取和平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自治
D.以和平手段抗议英国殖民当局的压迫
12、土耳其建立共和国后实行的重要措施是( )
A.签订洛桑和约
B.通过《国民公约》
C.宣布不承认伊斯坦布尔的素丹政府
D.发展资本主义民族经济
13、“一战”后印度、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的共同特征是( )
①斗争矛头指向英国政府 ②广大的人民群众参加
③开展持久的武装斗争 ④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甘地与凯末尔在斗争内容上的最大区别在于( )
A.是否坚持民族独立
B.是否坚持反对帝国主义
C.是否坚持暴力革命
D.是否坚持民族尊严
15、朝鲜的“三·一”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是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领导
B.都采取暴力斗争手段反抗殖民统治
C.都采取不合作态度反抗殖民统治
D.都结成统一战线进行斗争
16、苏俄(联)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种类最多的时期是( )
A.1918—1920年
B.1921—1927年
C.1928—1936年
D.1936—1941年
17、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通过的是( )
A.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家
B.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C.逐渐取消新经济政策
D.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18、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未超过1913年的水平且1930年后有所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 )
①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 ②农业集体化中的失误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④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