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成公主入藏
唐太宗实行和亲政策,将文成公主嫁至吐蕃。贞观十四年(640年),松赞干布派禄东赞携珍宝赴长安再次求婚,太宗选宗室女封为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并派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入蕃。松赞干布亲至柏海(在今青海境内)迎接,在逻些举行盛大婚礼。松赞干布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以松赞干布为附马都尉,封西海郡王。自此,吐蕃赞普死,须向唐政府告哀;新立赞普例由唐册封。吐蕃自文成公主入藏后,“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聘唐“识文之人”掌管与唐往来文书。公主携大批丝织品、工艺品、种子、药物、书籍入藏,对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唐太宗死后,松赞干布上书,表示拥戴高宗继位。高宗初年,文成公主派人向唐朝“请蚕种及造酒、碾、纸墨工匠”,高宗许之。文成公主入藏,密切汉藏两族关系,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为汉藏两族人民所景仰。今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均供奉文成公主塑像,终年香火不绝。
二、外国学者对唐朝世界影响的评议
在以迎外与仇外两种态度反复交替为特色的中国(欧洲也是如此——原注)历史中,唐代确是任何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一个时期,长安和巴格达一样,成为国际间著名人物荟萃之地。阿拉伯人、叙利亚人和波斯人从西方到长安同朝鲜人、日本人……相会,并且同中国学者在渭河之滨那座古城的壮丽亭台中共同讨论宗教和文学。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唐王朝本身便是古代后期的新的世界组织。所有的中国王朝都致力于为其臣民提供文化魅力:那是他们存在的首要的理由。惟有唐朝意在提供全世界的魅力,而且不仅仅是为他们的臣民。他们是中国王朝中最开放、最不仇外、最能吸收外来影响的朝代。中国是一个中央王国,唐代并无后来中国那种认为世界其他地区无任何东西可学的排外感,而是具有能够学习一切的包容意识。
——[美国]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
唐人是西方各国对中国人的通称。唐(618年——907年)是中国有代表性的强盛朝代。盛唐时期外国来华的使者和商人络绎不绝,其中于唐代开始同中国建立关系的荷兰、暹罗等国即用唐朝国号,称中国人为“唐人”。盛唐声威远扬海外,使“唐”字与中国成为同义语词。一些有关中国的词汇均冠以“唐”字,如7世纪后西方穆斯林常称中国为“唐家”。宋代远航南海、印度洋的船舶译称“唐舶”。近代海外华工称祖国为“唐山”。东南亚粤语方言华侨称中式衣裤为“唐装”。美洲、澳大利亚的大城市称华侨或华裔聚居街区为“唐人街”。此外,东南亚、美国等地有的华侨也自称“唐人”。
(摘自《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