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桥兵变
赵匡胤策划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赵匡胤(927——976年)的祖籍为涿州(今河北涿县),出生于洛阳(今属河南)。他武艺高强,胆识过人,20多岁时应郭威招募,成为其部属。后周世宗时,赵匡胤因屡立战功而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的最高统帅。他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曾结为义社兄弟,因而掌握着军中的实权,同时,身边还有赵普等人为他出谋划策。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去世,7岁的儿子柴宗训即位,是为周恭帝。当时,“主少国疑”,人心浮动,政治局势十分紧张。显德七年(960年)元旦,朝廷忽然接到边境的急报,称契丹和北汉将要联兵进攻后周。宰相范质、王溥不辨虚实,仓促地经恭帝批准,派遣赵匡胤率军出征抵御。这时京城开封已传出“点检作天子”的流言,但后周皇室仍被蒙在鼓里。正月初二,赵匡胤率大军出发,晚上,在离开封40余里的陈桥驿驻扎下来。赵匡胤让弟弟赵光义、赵普等人策划兵变,并连夜派人回京,联络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作内应,自己佯装醉酒入营帐睡觉了。次日清晨,众多将士高声呼叫:“诸将无主,愿策太尉(指赵匡胤)为天子!” 赵匡胤披衣走出寝帐,将士们将黄袍加在他身上,并跪拜高呼“万岁”,拥立他为皇帝。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京,后周朝廷大臣皆束手无策,范质、王溥在将校的拥逼下,率百官听命于赵匡胤。翰林学士承旨陶榖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禅位诏书,宣布恭帝退位,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他改国号为“宋”,建元“建隆”,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960—976在位)。
二、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鉴于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武将频繁发动兵变夺取皇位的历史事实,担心宋王朝不能长治久安,便与宰相赵普商定对策,决心削夺统军大将的兵权,改变“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据史书记载,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宋太祖邀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高级将领宴饮。众人酒兴正浓,太祖屏退左右,对他们说:“我非尔曹之力,不得至此,念尔曹之德,无有穷尽。然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敢安枕而卧也。”石守信等人皆问是何缘故。太祖说:“是不难知矣,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众人皆叩头说:“陛下何为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谁敢复有异心。”太祖说:“不然,汝曹虽无异心,其如麾下之人欲富贵者,一旦以黄袍加汝之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众人惶恐下跪,请太祖指示出路。太祖乘势劝他们释去兵权,到大地方做个节镇官,“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并许愿与众将结为儿女亲家,使“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众将领会了他的用意,次日皆称病,辞去了军职。这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随后,宋太祖对禁军进行改组,不再设殿前都点检等职,任命一批资历较浅的军官为禁军将领,他们互不相隶,直接听命于皇帝。同时,又削去节度使的权力,使节度使成为武官的高级虚衔,俸禄高于宰相,但无实权。
三、熙宁变法
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进行的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主持者是王安石,故也称“王安石变法”。王安石(1021—1086年)是宋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进士及第后,历任知鄞县事、舒州通判、知常州事等,后召为三司度支判官。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王安石认识到当时的社会危机。鉴于庆历新政失败后日趋严重的积贫积弱局面,他于嘉祐三年(1058年)向宋仁宗上万言《言事书》,援引历史教训,认为“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分析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主张“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要求对宋初以来的制度进行全面改革,“视时势之可否,而因人情之患苦,变更天下之弊法”。他的建议未被仁宗采纳,但《言事书》受到许多士大夫的赞赏,而王安石也成为众望所归的人物。宋神宗即位后,立志革新,熙宁元年(1068年),他召王安石入京任翰林学士兼侍讲,与其商议治国之道,君臣二人决心通过变法来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熙宁二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他在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设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制定和推行新法的机构,条例司撤消后,则由司农寺主持变法的大部分事务。当时参与草拟新法的还有吕惠卿、曾布等人。在陆续颁行的新法中,经济方面有均输法、市易法、免役法、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政治军事方面有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及设置军器监等。此外还实行了学校和科举制度的改革,以及裁并州县,整顿军队等措施。新法推行后,虽不免产生一些弊端,但大多取得一定的效果,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受到一些限制,中上级官员和皇室减少了一些特权,国家财政收入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