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全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 )
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不够成熟 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由于历史原因,东欧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之初都照搬苏联模式,后来东欧各国曾试图通过改革来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结果都没有成功。东欧剧变的关键在于自身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经验不足,又不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作出调整。尽管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失败,但世界上还有像中国这样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一定成就的国家,只能说社会主义运动暂时遭到挫折。社会主义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经历曲折的发展过程。
答案:B
例2、(文科综合)10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仍以“自由通过”为名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侦察飞行,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这表明( )
A.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
C.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 D.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解析:
试题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深入认识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冷战”后美国凭借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优势,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到处挑起事端,借助北约进行干涉活动,1999年悍然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公然对中国主权进行挑衅,2001年美国侦察机再次侵犯中国主权。这些都反映出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径。
答案:A
例3、(全国)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要求运用利用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的原因进行分析。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主要原因应从经济本身找,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首先表述不确切,应是和平与动荡并存局面,且和平局面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有进一步发展而不是减弱,“二战”后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不断扩大,B、D两项错误。
答案:A
例4、(文综)2002年1月1日,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方正式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回答(1)—(3)题。
(1)、欧洲联盟是( )
A.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B.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2)、在欧盟国家中,实行共和制的有( )
A.意大利、德国、芬兰 B.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
C.法国、德国、瑞典 D.法国、荷兰、比利时
(3)、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没有用欧元替代本国货币的欧盟国家是( )
A.瑞典 B.德国
C.丹麦 D.波兰
解析:
解题过程中必须把握三点:
一是回忆欧盟成立的过程;
二是理解国家首脑由选举产生的为共和制(世袭的为君主立宪制);
三是回忆四组国家的地理位置。
答案:
(1)、A
(2)、A
(3)、C
例5、(天津)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促使许多国家优先发展教育
B.西方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缩小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D.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解析: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结构调整,西方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各国重视科技,重视发展教育。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而不是缩小。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