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前8世纪平王东迁后,朝野出现的现象是( )
①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②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③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④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据历史记载:“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的目的是( )
A.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 B.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
C.协调诸侯国间的争端 D.维护小国的经济利益
3、公元前579年,宋国约集晋、楚两大国召开消除战争的弭兵会议。会上晋楚约定:彼此不相加兵,信使往来,互相救难。公元前546年,宋国再次约会晋、楚及一些中小诸侯国在宋结盟,盟约规定除齐、秦两大国外,各国都要向晋楚进贡。这两次会议表明( )
①大国争霸局面宣告结束 ②大国之间既争夺又妥协
③中小诸侯国从此免于战祸 ④晋楚两大国分享霸权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④
4、下列战役的发生地在今天山西境内的是( )
A.晋楚城濮之战 B.齐魏马陵之战
C.齐魏桂陵之战 D.秦赵长平之战
5、战国时期,面对秦国东进的巨大压力,韩国国君曾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去劝说秦王修筑水渠,你认为其真实目的应是
A.帮助秦国治理水患 B.促进秦韩友好交往
C.传播韩国水利技术 D.消耗秦国人力物力
6、《史记》载:战国时期,有一城市商业繁华,“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这座城市就是( )
A.赵国的都城邯郸 B.齐国的都城临淄
C.周天子的都城洛邑 D.秦国的都城咸阳
7、“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人说惠王”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其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9、“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0、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很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
A.有教无类,打破贵州垄断文化局面
B.启发诱导,反对注入式的教育方式
C.因材施教,主张依对象而进行教学
D.为国举贤,宣传“仁”为核心的思想
11、在“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时候,最初被人们称为“显学”的两大派别分别是( )
A.道家与儒家 B.儒家与墨家
C.道家与法家 D.法家与墨家
12、在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有常道”,又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这表明他的观点( )
A.前后矛盾,缺乏一致性 B.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C.比较深奥,缺乏科学性 D.具有辩证法的思想
13、依据商鞅变法中法令的主要内容,商鞅的思想明显属于( )
A.儒家学说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学说
14、以下哪一项最能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
A.是奴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B.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
C.是民族融合大发展时期
D.是文化科学空前繁荣时期
15、下列关于春秋争霸性质的说明,正确的是( )
A.打击奴隶制,推广封建制
B.“尊王攘夷”,维护周王室统治
C.春秋无义战,阻碍社会进步
D.争夺土地、人口的兼并战争
16、《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