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考试说明:测试时间限制仅针对A卷

A 卷

开始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上()  琐(suì)  粗()    游有余(rèn)

B.发(jué)  解(pāo)  智(ruì)   熠发光()

C.膀(chì)  诚(zhì)  重(zháo)  愤世俗()

D.佼(jiǎo) 天()  过(jiū)   鼎大名(dǐ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部署  不可名状  缜密  趋之若鹜

B.恪守  墨守陈规  针砭  脍灸人口

C.端详  积思广益  绚私  再接再励

D.瞻养  蜚声遐迩  诀择  草菅人命

3、对下列加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国震惊(全)    善至美(最)  理名言(最)

B.名列前茅(喻指前面) 佼者(美好)  泰然自若(形容心情安定)

C.游有余(刀刃)   愤世俗(嫉妒) 熠发光(光亮、鲜明)

D.鼎大名(大)    栩栩如生(生动活泼的样子)  与世长(告别)

4、以依次填入下面名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_______是思想家。

 ②他的所有作品_______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

 ③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_______更了解什么是天意,_______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望而生畏的研究,_______仍然游刃有余。

A.而  仅仅  也  于是  但

B.就  不仅  还  所以  但

C.而  不管  都  由于  也

D.就  不论  还  所以  还

5、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追求成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_______,尤其是_______不深的年轻人,更想以老到、_______、成熟的面孔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和重视,甚至有的年轻人尽管还不很成熟,却_______于自我认定的成熟状态中。

A.时髦  涉世  深刻  沉迷

B.时尚  人世  深刻  陶醉

C.时髦  人世  深沉  沉迷

D.时尚  涉世  深沉  陶醉

6、概括评价巴尔扎克及其作品的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

B.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C.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D.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个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

7、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令人忧虑的是,有的出版社出了不好的作品还不置可否,听不进群众的批语。

B.有句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细想起来,这也有点子虚乌有。猪八戒长得丑陋,但敢照镜子,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C.脱离实际,凭主观想像制订实施方案,这种闭门造车的做法能不脱离实际吗?

D.崇实中学代表队和春蕾中学代表队各执一词,辩论会上,精彩场面不断出现。

8、下列作家、作品和国籍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雨果——《巴黎圣母院》——法国       B.拉伯雷——《巨人传》——英国

C.莫里哀——《弗加罗的婚姻》——法国     D.卢梭——《爱弥儿》——德国

9、对“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巴尔扎克的作品不是喜剧,而是历史剧。

B.巴尔扎克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

C.巴尔扎克的作品形式和风格都应该属于历史。

D.巴尔扎克的作品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10、对“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这句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巴尔扎克的逝世,表明他创作生命的结束,他不能再给人们创造小说这一“虚构”世界了。

B.巴尔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而不是他在虚构的小说。

C.这是作者沉痛宣告文学大师的逝世,提醒人们直面这一伟大的死亡。

D.巴尔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实的事情,他不能继续创作,因此,他在人们中的影响也会随之消失。

11、对“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这句话中词语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作者用“短促”与“饱满”对比,意在表明巴尔扎克虽生命不长,但作品却多。

B.“饱满”一词,表明巴尔扎克一生的创作工作和日常生活是充实的,他做的大量工作对人类是有益的。

C.作者用“作品”与“岁月”相比,是对巴尔扎克一生创作极为丰富的独特评价,更是对巴尔扎克的崇高评价。

D.“短促”与“饱满”以及“作品”与“岁月”这两组反义词,对比鲜明,形象生动。

12、对“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由两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组成的排比句,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地指出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影响。

B.巴尔扎克逝世让人悲哀,但他留下的不朽作品却预示着光明的到来,因此说:“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

C.巴尔扎克逝世似乎是黑夜的来临和某种无言的结束,但他给人们更多的是悲痛之后的无穷力量。所以说:“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D.“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说的是巴尔扎克虽然去世,但他的作品、人格却万古长存。

B 卷

二、综合题

  世界上有两种人,他们的健康、财富以及生活上的各种享受大致相同,结果,一种人是幸福的,另一种却得不到幸福。他们对物,对人和对事的观点不同,那些观点,对于他们心灵上的影响因此也不同,苦乐的分野主要的也就在

1、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苦乐的分野主要的也就在此”中的“此”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回答:幸福的人和得不到幸福的人在生活中各是哪两类人。

  幸福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不到幸福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最诚挚的纪念

  ①1999年是举世闻名的法国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诞辰200周年,尽管巴尔扎克讲述的都是一个多世纪以前的故事,他的人物都穿着19世纪的古怪服装,可我并不觉得他和我们距离遥远。也许因为巴尔扎克和我们同样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转轨时期社会总有它的某些共同之处,加之他对人类本性挖掘得如此深入,以致他所写的人物和故事总让我感到地球其实并不怎么大,200年的距离其实相当短。在我们的周围,高老头还在溺爱子女,葛朗台还在琢磨钱怎么生怎么死的秘密。拉斯蒂涅、吕西安等还在生存竞争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悲哀,贝姨还在受着嫉妒心和报复心的折磨,赛查·皮罗托还在破产中挣扎,戈迪萨尔还在口若悬河地推销商品……

  ②巴尔扎克和莎士比亚一样,属于世界文坛上罕见的天才。莎士比亚把戏剧的容量和艺术表现力发展到巅峰,巴尔扎克则将小说的容量和艺术表现行为发展到巅峰,这位洞察幽微的观察家,人性的伟大探秘者,与其说他是作为小说家来记述社会风俗史,不如说他是以社会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眼光来写小说。他那充满睿智的观察和无比壮观的人物群像,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至今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③真正使巴尔扎克在中国读者中产生巨大影响的,首先应归功于傅雷先生的译本。傅雷先生毕生从事法国文学翻译工作,译作达500余万字,其中巴尔扎克的作品就占了220万字,傅雷先生法汉两种文字功力深厚,译文生动传神,1949年、1950年先后出版的傅译《欧也妮·葛朗台》及《高老头》,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兴趣和翻译界的瞩目,巴尔扎克思维复杂,语言厚重,要尽传其精神而又不损及汉语的简洁纯净,确系翻译巴尔扎克作品的一大难题。傅雷先生将文学翻译视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刻意求精,在吃透原著精神、保持原作者的风格和思维逻辑的基础上,根据汉语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的再创造,终于使巴尔扎克的作品通过汉语也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如果说中国人首先是通过朱生豪先生了解了莎士比亚,那么也可以说,中国人首先是通过傅雷先生了解了巴尔扎克。

4、本文共三段,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每段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的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它与第二段中的哪句话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关莎士比亚的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傅雷先生为什么能成功的翻译巴尔扎克的小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通读全文,选出理解错误的两项( )

A.说“我并不觉得他和我们距离遥远”是因为作者觉得“200年的距离其实相当短”。

B.因为巴尔扎克以社会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眼光来写小说,深入地挖掘了人类的本性,所以他笔下的人物能跨越时间和空间,至今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C.作者认为把巴尔扎克定位为小说家并不妥当,应该是社会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

D.傅雷先生以其深厚的功力使巴尔扎克的作品通过汉语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使中国读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巴尔扎克笔下的人物,这是对他最诚挚的纪念。

E.这篇散文语言干净朴素,对巴尔扎克的称赞溢于言表,感情非常真挚。

[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