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测试

一、(共16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

4、下列各句中的“以”字,按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③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⑤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⑥请其矢,盛以锦囊

 ⑦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⑧今以钟磬置水中

A.①/②④/③/⑤/⑦/⑥⑧      B.①/②⑥/③/④/⑤/⑦⑧

C.①③/②/④/⑥/⑦/⑤⑧      D.①⑤/②/③/⑥/⑦/④⑧

5、下列句子中的“而”字,按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④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⑤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  ⑥徐而察之

 ⑦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A.①④/②⑤/③⑦/⑥           B.①②/③⑥/④⑦/⑤

C.①③/②④/⑤⑦/⑥           D.①④/②⑥/③⑦/⑤

6、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2分) ( )

A.有大石当中流              B.至莫夜月明

C.水石相搏                D.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7、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C.智勇多困于所溺。           D.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8、默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答案]

二、(共7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符,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量。

  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9、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斯用兵之也。(功效,作用)      B.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消灭)

C.与秦相较。(通“倘”,如果)     D.或未量。(交换)

10、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后秦击赵者再——后来秦国再次攻打赵国。

B.洎牧以谗诛——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

C.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第一段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

B.第二段总结历史教训,提出作者的主张,申明其政见。

C.第三段将六国与秦国:北宋与西夏的情况作比,得出本文的结论,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D.这几段文字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14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常在于险远,而人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于是余有焉。(叹息)

B.夫以近,则游者众。(平坦)

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辅佐的人)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14、文段的内容要点是(2分)( )

A.记游山所见的景物       B.写游华山洞的经过

C.写游华山洞的心得       D.提出治学应采取的态度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9题。

  方其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日:“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5、下列句中加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

16、下列句子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人于太庙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③赵尝五战于秦     ④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⑤余于仆碑       ⑥而大声发于水上

 ⑦得双石于潭上。

A.①/②⑤/④/③⑦/⑥      B.①/②⑥/③/④⑦/⑤

C.①②/③⑤/④⑦/⑥      D.①④/②⑦/③⑥/⑤

17、下列句子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2分)( )

A.还矢先王           B.自然之理也

C.受而藏之于庙         D.盛以锦囊

18、下列不属于对称语句的一项是(2分)( )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第一段文字由叙事转入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B.第二段文字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C.第二段总结的经验教训具有普遍意义,值得当朝者借鉴。

D.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5题。

  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修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阯觚白梃,望屋而食①,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闭,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鸿门,曾无藩篱之难。于是山东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其三军之众,要市②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相信,可见此矣。

  子婴立,遂不悟。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材而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③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诸侯雄。此世贤哉? 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 形不利、势不便也。秦虽小邑,伐并大城,得潆塞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会,非有素王④之行也。其交未亲,其民未附,名日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必退师。案⑤土息民以待其弊,收弱挟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蕉堕韭些。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闺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霸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王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鄙谚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⑥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注]①望屋而食:是说行军不用带粮,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比喻横行天下。②要(yāo)市,即“约市”,订契约交易。指章邯投降项羽后,二人相约攻占秦地一事。③四塞:指四面都有天然关隘险阻。④素王:这里指有帝王之德而不居王位的人。⑤案:通“安”。⑥参:检验。

20、对下列句子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然所以不敢尽忠过者    拂:通“弼”,纠正

B.五霸而诸侯从       征:通“正”,匡正

C.故周王得其道       序:次序

D.安危之相去远矣      统:纲纪,法则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秦王足己而不问      足己:自我满足

B.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    壅蔽:堵塞,指道路不通

C.遂过而不变        遂过:坚持错误

D.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    饰法:整顿法度

2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         B.其势居然

C.岂勇力智慧不足哉           D.终身不悟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2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拯败非也——(这是因为)挽救败局的政策是错误的啊。

B.因而不改——(秦二世)因循这些错误政策不加改变。

C.奸不上闻——奸行邪恶传不到君王耳朵里。

D.去就有序——离职和就任应有一定的次序。

25、下面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本文主要剖析了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未能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秦子婴在危迫的情况下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从而批评了三主的政治过失。

B.本文分析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指出由于三主失道,繁法严刑,忠臣不谏,智士不谋,百姓怨情,内无辅,外无亲,天下已乱,奸不上闻,终于很快断送了江山。

C.本文将秦王朝的政策与先王的政策加以比较,阐述了法先王的政治主张,并劝谏西汉统治者必须借鉴历史教训,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以求长治久安。

D.本文的语言颇具特色,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并运用排比、对偶、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章酣畅流利,极有文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6~32题。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之。甫下数子,客已先得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竞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知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

26、对下列句中加线的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辄欲置之     ②予颇之     ③然试地以处

A.①②句中的“易”意思相同。   B.①③句中的“易”意思相同。

C.②③句中的“易”意思相同。   D.①②③句中的“易”意思各不相同。

27、“予颇易之”的“之”指(2分)( )

A.前此之失            B.下棋

C.下棋的客人           D.前面的一局棋

28.“各是其所是”中的“是”的意义同下面哪一句中的“是”相同?(2分)( )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D.是说也,人常疑之

29、“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的正确译文是(2分)( )

A.我找自己的过失尚且来不及,哪有空闲评论别人呢?

B.我找自己的过失还来不及,为什么要评论别人呢?

C.我探求自己的过错都没有空,哪有空闲评论别人呢?

D.我找自己的过错尚且来不及,哪有空闲评论别人呢?

30、本文所揭示的哲理是(2分)( )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观人之失易,见己之失难。

C.观棋不语真君子。         D.每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31、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公允地评价一切客观事物的看法,这看法是(请用文中两个短语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32、下面是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本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生动地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B.本文在阐述道理时,采用了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C.作者关于“是非之真”的看法是有片面性,因为它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D.作者写本文主要是为了告诫人们如何下棋,如何读书。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3~39题。

  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遏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是以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姑置之。

  黍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狗狺狺(yīn,狗叫声)吠,冉氏狗亦迎而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竞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

  居数日,冉氏之廓主,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转侧,垂头闭目,若唯恐人之闻其声者。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呼! 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

33、选出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 )

A.遇行人,辄搏噬之    搏噬:搏击乱咬

B.伤则主人躬诣谢罪    躬诣:亲自前往

C.虽数人能人咫尺地哉   咫尺:指很短的距离

D.卷屈蹲伏,不敢转侧  少:缺少,短少

34、分别比较下面两组句中加线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两个“数”字相同,两个“息”字不同

B.两个“数”字不同,两个“息”字相同

C.两个“数”字相同,两个“息”字也相同

D.两个“数”字不同,两个“息”字也不同

35、选出全有词类活用的一组。(2分)( )

 ①冉氏是以颇患苦狗         ②独冉氏狗竞前欲相搏

 ③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        ④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

 ⑤烛之,则狗也           ⑥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⑥

36、将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遇行人,辄搏噬之       ②冉氏之邻至

 ③操械共逐之          ④主人疑狗之不吠也

 ⑤若唯恐人之闻其声息者     ⑥隐忍而不之杀者

 ⑦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     ⑧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

A.①③/②⑥/④⑤/⑦④)         B.①③⑥/②⑦⑧/④⑤

C.①③⑥/②⑦/④⑤⑧          D.①③⑥/②⑧/④⑤⑦

37、下列各句中翻译有误的一句是(2分)( )

A.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假使有仇敌或强盗夜里去抢劫他家。

B.主人疑狗之不吠也——主人对来了盗贼狗却不叫唤感到很奇怪。

C.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讨厌知道它搏击行人很勇敢,看见盗贼却很胆怯啊!

D.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天下搏击人很勇敢看见盗贼很胆怯的难道仅仅是只这狗吗?

38、本文的主旨是(2分)( )

A.说明勇于搏人怯于见贼的狗,只能落个被烹的下场。

B.说明勇于搏人的狗都是怯于见贼的,应该果断处置,不可姑息。

C.讽刺某些人在家里不可一世,在外面却奴颜婢膝。

D.讽刺某些人对自己人无比凶狠,对敌人却胆小如鼠。

39.选出与冉氏之狗同类的一项。(2分)( )

A.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与之,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B.快牛为犊,多能破车。

C.市井无赖,横行间里,闻有盗劫,则手震牙颤。

D.俞大猷(抗倭名将,与戚继光齐名)与人言,恂恂若儒生,及提桴鼓立军门,勇气百倍。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0~45题。

方孝孺

  浦阳郑君仲辨,其容阗然,其色渥然,其气充然,未尝有疾也。他日,左手之拇指有疹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叉三日,拇之在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刺状,肢体心膂,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生。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其将延乎肝隔,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盖众人之所以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其势虽危,而未足深畏。惟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而可以为天下患者,岂特疮痛之于指乎?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况乎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谓智也与哉?

  余贱不敢谋国,而君虑周行果,非久于布衣者也。传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君诚有位于时,则宜以拇病为戒。洪武辛酉九月十六日述。

40、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忧之甚   滋:增加     B.已非二三月不能   瘳:病愈

C.思虑    疲:耗费     D.以为无而不知畏   虞:预料

4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若剟刺状             剟刺:割刺

B.岂特疮痏之于指乎         疮痏:疮疡,伤口

c.使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   戕摩:杀害,消灭

D.余贱不敢谋国           谋国:图谋国家权力

4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4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隆起而粟             B.肢体心膂

C.三月而神色始复          D.及其既成也

4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没有从内部用来治愈它的方法,病的发展势头就不能停止。

B.惟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只是萌发于不值得担忧的地方,藏在看不见的初始阶段。

C.况乎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何况用最轻视的态度对待它,在人力、物力受到消耗之后加重它呢。

D.君虑周行果——你考虑注意周密,行为注重结果。

45、下面对文意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文章起笔交代郑君平时的身体情况,接着具体地记叙郑君生病、问病、求医、治疗的经过。这段叙事文字为下文的议论发挥埋下了伏笔。

B.“余因是思之”一句,承上启下,自然地由曲笔记事转入正面议论。作者推微知著,以拇指之病比况天下之事,文意层层递进,大大增加了文章的针砭力量。

C.这篇富于哲理的杂文,借“喻”立说,通过一位友人拇指生病的事例,阐明了天下的事情常常发生在“至微”之处,由于人们的忽略轻视,而终成大患的道理。这种教训,是治理国家、筹划大事的人应该引以为戒的。

D.本文不以文采辞藻炫耀,不发空泛的议论,而是从实际出发,举出人们生活中普遍常见的事情,娓娓道来,说理透辟,合情合理;语言简括,不蔓不枝。

三、(60分)

46、以自己所经历的一次活动为内容,运用叙议结合的写法,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