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单元复习

 

一、目标点击

第五单元

  本单元选文均为宋代散文,作者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的代表人物,学习目标之一就是要了解宋代散文的特点。

  本单元活用的字词较多,所以在语法方面的训练重点是词类活用,其中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以及名词用作状语要重点掌握。

第六单元

  (1)了解明清散文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认识唐宋派、公安派、桐城派等作家对散文发展所起的作用。掌握本单元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和文体常识。

  (2)掌握本单元课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虚词,文言词的特殊用法及重要的文言句式。学习这些文言基础知识,不仅要积累,还要从中发现一些文言的语法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为学习文言文服务。

  (3)理解本单元各课的思想内容,能“披文入情”,体会作者深沉的运思,体悟文旨。能背诵课文或重要段落。学习古人精巧的结构文章的手法及谴词造句的本领。掌握夹叙夹议、巧用对比烘托、托物言志等技巧。

二、要点回顾

第五单元

  宋代散文是继承唐代古文运动而发展起来的,不仅平易自然,而且广泛反映政治斗争和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宋代作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本单元所选苏洵的《六国论》、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是两篇借古讽今的史论文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是两篇蕴含人生哲理的说理游记文章,它们都充分体现了宋代散文的特点,继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并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长于议论;文章严谨的结构,叙述、抒情、议论自然结合的表达方式,明白晓畅,深入浅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欧阳修的散文平易流畅、疏朗自然、风神卓绝,绵邈跌宕、唱叹感慨无穷,议论文喜怒笑骂,皆成妙文。他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吊古伤今,感慨遥远,就史论事,时见警句。王安石的散文挺拔劲峭,简洁明净,有很强的说服力。苏洵父子长于议论,语言明快犀利,说理透辟,叙事、写景、抒情的文章更为精美,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描写文笔清丽透逸,意境开阔,诗意盎然,俯仰古今,感慨平生之状,宛然可见;即景抒情,引人无限遐思,文章气象峥嵘,词采挺拔,确有系风捕影之妙。

  本单元语法方面重点是词类活用,其中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及名词用作状语,要重点掌握,其他的词类活动用现象要有所了解。要掌握词类活用,除必要的相关知识,主要靠阅读文言文,反复诵读,力求背诵,熟记于心。

第六单元

  明清两代散文成就虽远不及先秦、两汉、唐宋几个时代,但是其数量之丰、流派之多,却是前代所未有的。

  本单元四篇散文的主要内容:《五人墓碑记》、《项脊轩志》,一写重大社会事件,一写个人生活琐事,风格迥异,各有特色。《登泰山记》、《病梅馆记》,一寄情山水,一托物言志,一喜一忧,颇值回味。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助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作者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相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学习时要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同时要注意欣赏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写的是明末天启六年(1626)三月苏州市民反抗阉党的斗争。颂扬了苏州市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精神,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进而阐明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学习时要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主题,重点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姚鼐《登泰山记》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要反复朗读,学习叙述、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熟读背诵有关内容。

  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通过谴责“文人画士”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理解文章的主题,学习借梅议政的写法。

三、方法指津

第五单元

  文言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或用法,也使词的意义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类现象叫做词类活动。词类活用有其自身的基本形式和用法特点,如使动、意动、名作动等,应根据句子的语法分析和意义判断进行推断、归纳、总结,同时要掌握常见用法的典型实例。

  以下是对词类活用进行归纳,以及识别的一般方法,仅供参考。

词类活用归纳:

(一)、动词的活用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语时,一般用作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如:

  项伯杀人,臣之。(《史记·项羽本记》)

  活原来是不及物动词,这里用作使动,“活之”就是“使之活”,也就是“救活他”的意思。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中,及物动词用作使动,较为少见,它在形式上没有区别,只是在意义上有区别。如: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之,其二子焉。(《论语·子路<而后>》)

  “食之”不可能是“食子路”,而只能是“使子路食”,“见其二子”则是“使其的二子拜见(子路)”。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果形容词在陈述句中充当谓语(往往带有宾语),就是活用为动词。如:

  楚左尹项伯者,素留侯张良。(《史记·项羽本纪》)

  “善”在这里是“与……友好”的意思。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求木之长者,必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固”原是形容词,“固其根本”是“使其根本固”。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做什么的意思。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语主观上认为这个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渔人甚之。(《桃花源记》)

  “异之”是说渔人认为这很奇怪,“异”是形容词用作意动。

(三)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作一般动词,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名词活用作动词后,就具有了动词的语法特征,不再表示人或事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如:

  置人所鱼腹。(《史记·陈涉世家》)

  “罾”原是“网”的意思,这里指“用网捕”。

2、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如:

  然得而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瘘、疠。(《捕蛇者说》)

  “腊之”是指“使之(指蛇)成为干肉”。

3、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孟尝君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客我”是指“把我当作客人”。

4、名词用作状语

在文言文中,名词经常作状语,直接修饰、限制动词谓语,其表示的意义是多种多样的。

①表示方位或处所。如;

  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内”,“在国内”表动作的处所。

②表示行为的工具或根据。如:

  失期,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法皆斩”是依照法律都要杀头的意思,名词“法”作动词“斩”的状语,表示依据。

③表示对人的态度。如:

  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史记·项羽本纪》)

  “奴虏使之”是说“把秦军当作奴仆俘虏那样使唤。”

④表示比喻,这往往是形容某些动作行为的方式。如:

  天下集而应,赢粮从。(《过秦论》)

  “云”是像云那样;“响”是像回声那样;“景”是像影子那样。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较为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一个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被活用时,词义也将有所变化。在句子中的这类词如果按照通常的意义难以将全句解释、翻译得合乎情理,文气顺畅,就要考虑词类活用的因素了。因此,识别词类活用,要从上下文和整个句子的意思来考虑,从语法和词汇两方面综合考察。

(一)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识别

  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往往具有语法上的某种标志。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沛公欲关中。(《史记·项羽本纪》)

  “王关中”是“称王于关中”,构成动补关系。

2、形容词用在名词前,如果不是修饰关系,那么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如:

  楚左尹项伯者,素留侯张良。(《史记·项羽本纪》)

  “善留侯张良”不是“友好的(或善良的)留侯张良”而是“与留侯张良友好”。

3、名词、形容词放在助动词、副词或辅助代词“所”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如:

  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名词“水”放在助动词“能”后面,活用为动词,意思为游泳。

4、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等前面时,一般活用为动词。如:

  既来之,则之。(《论语·季氏将伐颛》)

  形容词“安”放在代词“之”前面,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

5、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补语一般置于动词谓语之后。)如:

  浴乎沂,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名词“风”之后有介词结构“乎舞雩”,用作动词,是“吹风、乘凉”的意思。

6、名词用连词“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如: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衣冠”后面有连词“而”,因此,活用为动词。这是由于“而”一般连接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词组,但不用来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二)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

  动词没有意动用法,只有作为动词的一般用法和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往往是使动用法。及物动词是否用于使动,要视语言环境即上下文的意义而定。

  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或意动用法,都是在名词或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前提下作进一步分析、判断的;就是说,如果作为一般动词解释不通,就要考虑是否用于使动或意动。再从使动和意动的语法意义来说,使动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如: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天下。(《孟子·尽心上》)

  “小鲁”、“小天下”是孔子“认为鲁人”、“认为天下小”,是登上高山后的主观感觉,因此这句里的两个“小”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有时同一名词或形容词后带同样的宾语,但用法不同,意义也不同,这也只能是从上下文意的分析中得到的理解的结论。

(三)名词作状语的识别

  名词用作状语和名词用作主语,位置都在谓语动词之前,所以有时从形式上难以区别。不过在通常情况下,用作状语的名词前面,往往还另有名词作主语,因此可据以识别出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如:

  豕立而啼。(《左传·公孙无知之乱》)

  “人”字前面一个名词“豕”作主语,那么“人立”只能理解为“像人一样站着”,属于名词作状语。

第六单元

  归纳法,将文言基础知识作归纳。

  诵读法,反复诵读,悉心体会各篇的语言特色和写作特色。古代散文的名篇,是古代汉语的瑰宝。因此,要咬文嚼字,含英咀华,细细品味。这样才能直面作家,产生共鸣,体会散文中的情与理。还要联系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历程和作品的创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深入分析。

  练习法,通过相互考查,并做好单元练习,查漏补缺。

四、考点例析

第五单元

考点:

高考对文言文的考核内容和要求: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例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问题。(全国卷)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①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觝②于洛邑,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其矫饰。帝称矩至诚,曰:“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联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③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①款:至,到。②鱼龙曼延、角觝:均为古代杂戏名。③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其矫饰焉       哂:叽笑

C.恐为身祸,每人尽礼    遇:礼待

D.太宗初即位,止奸吏    务:致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与解析:

1、解析:

  该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词义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文句是由实词和虚词,加上句法句式组合而成的,因而对文言文中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理解是极为重要的,它是确定文意的关键因素。

  对A项中的“讽”字学生应该并不陌生,《卖柑言者》中有“(岂其)托于柑以讽耶”,句中“讽”为“讥刺”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为“婉言劝告”意。结合原语境可知是裴矩劝皇帝征集各地奇技而非讥刺皇帝,A项解释正确。

  B项中的“哂”在文言中虽不常见,但在现代汉语中常在“哂笑”(讥笑)一词中出现。“哂”即“笑”,亦为“微笑”,也引申为“讥笑”。从“咸私哂其矫饰焉”句中的“私”和“矫饰”看,这“哂”不是“微笑”而应是“讥笑”,表明有见识的夷人对其举动的不满,因而B项解释正确。

  D项中“务”较常见,如“务农”、“务工”,其意为“务必”、“一定”。从“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乃遣人以财物试之”一句看,这个“务”不是作状语的“务必”、“一定”的意思,而是表示行为意识的“致力”的意思,因而D项的解释正确。

  C项中,“遇”应解释为“对待”,后文的“尽礼”表示待人优厚,“遇”和“尽”合起来,方可理解为“优厚地对待”,即“优待”。而该选项只要求解释“遇”,所以“优待”的解释就扩大了词义的内涵。“遇”这一实词在中学课本和读本中极为常见,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该句中,“遇”也应解释为“对待”,“厚遇”方可解释为“优待”。

2、解析:

  该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题型采用的是给出8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考查异同的方法,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为了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已有知识与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串连起来,在用来比较的8个例句中,除原文外,其余4个均选自中学课本,分别选自《伶官传序》、《鸿门雁》、《师说》、《孔雀东南飞》。选择课本用例时甚至考虑到句式上的相同,这样做更便于考查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项中,两个“为”均为介词,引入施动者,表示被动,可译作“被”。B项中,两个“以”均为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作“来”。C项中,上句中的“焉”为语气词,用在陈述句末,可不译;下句中的“焉”为第三人称代词,称代前文的“师”,可译作“他”。D项中,两个“因”均为连词,用在后一分句,表示与前句动作、行为或情况的顺承关系,可译作“就、于是”。因为题干要求选出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C项。

第六单元

考点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B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旦、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E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例析

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上海卷)

  自念《志》①:“宕②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

  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见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尽处,一石如劈,向惧石锋撩人,至是且无锋置足矣!踌躇崖上,不敢复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级,遂脱奴足布四条,悬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从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仅容足,无余地。望岩下斗深百尺,欲谋复上,而上岩亦嵌空三丈余,不能飞陟。持布上试,布为突石所勒,忽中断。复续悬之,竭力腾挽,得复登上岩。出险,还云静庵,日已渐西。

  登不必有径,荒榛密箐,无不穿也;涉不必有津,冲湍恶泷,无不绝也。峰极危者,必跃而踞其巅;洞极邃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途穷不忧,行误不悔。瞑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志》:指《大明一统志》。②宕:也写作“荡”,这里指雁荡山顶的雁湖。

1、写出下列两个“绝”字在文中的含义。

  人迹矣( )  无不也( )

2、甲文中“安能容湖”中的“湖”是指________,徐霞客寻湖的目的是______。

3、乙文“洞极邃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一句中的“猿挂蛇行”用现代汉语怎样翻译?作者是否用它直接描绘洞穴可怖的景象?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中最能概括徐霞客探险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不见,横渡。

  解析:第1题是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字词一字多义的掌握。

2、 答案:雁湖(或“宕”)  考察龙湫之水的源头。

  解析:

  第2题启示我们试卷中的注释必读,此题要求指出湖名即为注释内容——雁湖,而寻湖的目的即为甲文首句:考察龙湫之水的源头。

3、 答案:像猿一样悬挂,像蛇一样爬行。否,这是用来形容徐霞客在洞穴中探险的样子。

  解析:

  第3题考查词类活用。“猿挂蛇行”四字,无论是翻译,还是在文中的作用,要害都在“猿”和“蛇”是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挂”和“行”。应译为“像猿那样悬挂,像蛇那样爬行”。其作用当然不是直接描绘洞穴之中可怖景象,而是形容徐霞客在洞中探险的样子。

4、 答案:以性灵游,以躯命游。

  解析:

  第4题涉及句子的阅读。在阅读乙文时,要找出最能概括徐霞客探险精神的句子,即“以性灵游,以躯命游。”

五、迁移训练

第五单元

阅读曾巩《墨池记》,然后回答问题。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地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①。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②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志土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1、解释词语。

  强以仕:______②彰:______③肆恣:______④尚:______

2、选出与例句加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羲之之书晚乃

A.刑过不避大臣,赏不遗匹夫

B.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

C.素留侯张良

D.独其身

3、结合上下文,指出对第一处画线的句子理解不够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是说,天天练习写字,在水池洗砚洗笔,把池水都染黑了。

B.这是写王羲之效法张芝刻苦学习书法的故事。

C.这是写东汉书法家张芝刻苦学习书法的故事。

D.“临池”两字后来成为一个词,指练习写字。

4、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墨池,指出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是从勤学苦练得来的,并借此勉励求学者专心致志,努力上进。

B.本文记叙与议论结合,用于记“池”的文字较少,议论的文字较多;它不是在记叙之后再发议论,而是记事、议论浑然一体。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可以记人、记事,亦可以议论、抒情。

D.本文只强调人们应该像王羲之那样刻苦学习,具备一技之长,而没有要求人们加强自我的品德修养,这是一种失误。

6、本文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请用自己的话归纳。

①第1段叙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2段叙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勉强他做官。②显扬。③放纵任性。④崇敬。

  2、B

  3、C

  4、①那么他的这种才能,也是靠他的精神和毅力才取得的,并不是天生就有的。

    ②莫非想要推广王羲之刻苦学练的事来勉励那些求学的人吗?

  5、D

  6、①介绍王羲之的墨池。

     要学好本领,深造道德,必须努力学习,不要相信天才。

    ②学舍教授题字求记

     勉强后人学习并发扬光大前人优秀的道德品行。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7—10题。

  叶适,字正刚,温州永嘉人。为文藻思英发,擢淳熙五年进士第二人。授平江节度推官,丁母忧①。改武昌军节度判官。少保史浩荐于朝,召之不至,改浙西提刑司干办公事,士多从之游。参知政事龚茂良复荐之,召为大学正。

  迁博士。因轮对②,奏曰:“人里之义,当为陛下建明者,一大事而已。二陵之仇未报,故疆之半未复。而言者以为当乘其机,当待其时。然机自我发,何彼之乘?时自我为,何彼之待?非真难真不可也,正以自我为难,自为不可耳。于是力屈气索。甘为退伏者,于此二十六年。积今之所谓难者阴沮之,所谓不可者默制之也。盖其难有四,其不可有五。置不共戴天之仇而广兼爱之义,自为虚弱,此国是之难,一也。国之所是既然,上大夫之论亦然,为奇谋秘画者止于乘机待时,忠义决策者止于亲征迁都,深沉虑远者止于固本自治。此议论之难,二也。环视诸臣,迭进迭退,其知此事本而可以反覆议论者谁乎?抱此志者而可以策励期望者谁乎?此人才之难,三也。论者徒鉴五代之致乱,而不思靖康之得祸。今循守旧模,而欲驱一世之人以报君仇,则形势乖阻,诚无展足之地,若顺时增损,则其所更张动摇,关系至重,此法度之难,四也。又有甚不可者:兵以多而至于弱,财以多而至于乏,不信官而信支,不任人而任法,不用贤能而用资格。此五者,举天下以为不可动,岂非今之实患欤!沿习牵制,非一时矣。讲利害,明虚实,断是非,决废置,在陛下所为耳。”读未竟,帝蹙额曰:“朕比苦目疾,此志已泯,谁克任此,惟与卿言之耳。”及再读,帝惨然久之。

(节选自《宋史·叶适传》卷二三四)

〔注〕①丁母忧:母亲亡故,居丧。  ②轮对:宋代制度。每隔五天,皇帝在内殿办公,朝臣中轮派一人上殿申论政事得失。

   ③二陵:指北宋徽、钦二宗被金人俘虏受辱而死之事,即靖康之耻。 ④帝:系南宋孝宗皇帝。

7、对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力屈气        索:尽

B.积今之所谓难者阴之     沮:通“阻”

C.置不共戴天之仇而广兼爱之义 广:包容

D.朕苦目疾          比:近来

8、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为陛下建明者,一大事而己——应当为陛下构建今后的规划,办好这一件大事足矣。

B.然机自我发,何彼之乘——然而机会应当由我们造成,有什么对方提供的机会可乘呢?

C.盖其难有四,其不可有五——大概而言那些难办的事情涉及四方面,但不能再有第五了。

D.忠义决策者止于亲征迁都——忠诚并坚持原则的决策者,对皇帝亲征和迁都是要阻止的。

9、以下文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叶适积极主张的一组是( )

 ①不任人而任法 ②顺时增损 ③乘机待时 ④机自我发 ⑤时自我为,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0、下列叙述或评议,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叶适向皇帝陈述了克服困难的四点建议,他认为造成这些困难的根本原因是用兵理财不当。皇帝很反感,只允许他说说而已。

B.南宋偏安一隅,因循苟且之风日甚。叶适针对时弊强调“机自我发”、“时自我为”,反映他对收复失地是有信心的。

C.叶适在轮对时,对国家形势做了透彻的分析,指出沿袭原有的法度、观念只能误国害民,恳请皇帝进行全面改革。

D.叶适环视诸臣,慨叹“人才之难”;宋孝宗认为无人能担当得起除旧布新的重任,他承认自己也没有这样的志向了。

答案:

  7、C  8、B  9、D  10、A

第六单元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颖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时欲广田畜谷,为灭贼资。使艾行陈、项已东至寿春。艾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乃著《济河论》以喻其指。宣王善之,事皆施行。正始二年,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

  高贵乡公即尊位,进封方城亭侯。毋丘俭作乱,遣健步赍书,欲疑惑大众,艾斩之,兼道进军,先趣乐嘉城,作浮桥。司马景王至,遂据之。文钦以后大军破败于城下,艾追之至丘头。钦奔吴。吴大将军孙峻等号十万众,将渡江,镇东将军诸葛诞遣艾据肥阳,艾以与贼势相远,非要害之地,辄移屯附亭,遣泰山太守诸葛绪等于黎浆拒战,遂走之。……顷之,维果向祁山,闻艾已有备,乃回从董亭趣南安,艾据武城山以相持。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趣上邽,艾与战于段谷,大破之。艾至成都,禅率太子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诣军门,艾执节解缚焚榇,受有宥之。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艾在西时,修治障塞,筑起城坞。泰始中,羌虏大叛,频杀剌史,凉州道断。吏民安全者,皆保艾所筑坞焉。

(《三国志》)

1、对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为世范,行为士则      行为:行为是

B.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    足以:足够来

C.文钦以后大军破败于城下    以后:后来

D.艾以与贼势相远,非要害之地  要害:非常重要

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宣王善之,事皆施行   称代前文的邓艾的观点

B.艾斩之,兼道进军    称代前文的“毋丘俭”

C.司马景王至,遂据之   称代前文的“乐嘉城”

D.艾与战于段谷,大破之  称代前文的“姜信”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邓艾“作战智谋”的一组是( )

 ①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           ②兼道进军,先趣乐嘉城,作浮桥

 ③辄移屯附亭,遣泰山太守诸葛绪等于黎浆拒战  ④检御将士,无所虏略

 ⑤修治障塞,筑起城坞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③④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艾自幼失去父亲,因战乱迁徙汝南,为农家牧养小牛。后在颖川看到一篇谈及如何做文和做人的碑文,便把名字改用碑文的文字,以励其志。

B.邓艾针对寿春一带田良水少的情况,提出开辟河渠的建议,并写入其著作《济河论》中。宣王大加赞赏,全部按他的建议实施。

C.毋丘俭叛乱后,邓艾根据当时的形势,日夜兼程进军,并在乐嘉城设置浮桥。后又追到丘头,一举消灭了毋丘俭及其党羽文钦、孙峻。

D.泰始年间,羌人大乱,多次杀死镇西刺史,内地通往西域重镇凉州的道路被切断。而当时百姓却能凭靠邓艾以前修筑的城堡一保平安。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资食有储而无水害。

  (2)乃回从董亭趣南安,艾据武城山以相持。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C

  解析:以,因为;后,比……后,即“来晚”之意。

2、 答案:B

  解析:

  A项中两个“而”同为表修饰关系的连词,可不译。B项中前一个“以”是动词,认为;后一个“以”是介词,拿,用。C项中的两个“之”同为音节助词,无实义。D项中两个“与”都是介词,同“跟”。

3、 答案:B

  解析:此句中“之”应指前文所说的“毋丘俭所派遣的使者”。

4、 答案:B

  解析:

  其中第④句表现邓艾对投降官兵的宽厚胸怀,第⑤句表现邓艾所筑城堡对西域人民的保护作用。

5、 答案:C

  解析:

  C项最后一句中“党羽文钦、孙峻”叙述有误,孙峻是吴国将领,并非叛乱者毋丘俭的党羽。

6、(1)军资粮食有所储备而没有水灾。

  (2)便返回从董亭奔赴南安。邓艾占据了武城山,与姜维相峙。

附译文:

  邓艾,宇士载,义阳棘阳人。少年时候就失去了父亲,魏太祖曹操攻破荆州后,邓艾家迁居汝南,替农民养小牛。邓艾十二岁时,跟随母亲到颖川,读了前任太丘长陈寔的碑文,看到碑文中说:“文章为世人典范,行为是读书人的准则。”于是为自己起名为范,宇士则。当时朝廷打算拓广田地,储备谷物,作为消灭贼军的资本。派邓艾巡查陈、项以东直至寿春地区一带。邓艾认为“土地虽好,但缺少水源,不能够充分发挥土地适宜种植作物的条件,应当开凿河渠,引水灌溉。这样既能大量储积军队和粮食,又可以开通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送往指定公仓的水路。”于是撰写《济河论》,来说明他的意图。司马宣王认为他说得好。事情全部得到施行。正始二年,就把运粮的河渠开凿宽阔,每次东南发生战事,出动大军,乘船而下,到达长江、淮河一带,军资粮食有所储备而没有水灾,这都是那艾所建立的功劳。高贵乡公登基后,进封邓艾为方城亭侯。毋丘俭发动叛乱,派遣善于奔走的士兵带去书信,打算迷惑大众,邓艾杀了使者,兼程进军,首先奔赴乐嘉城,架设浮桥。司马景王来到后,就占据了乐嘉。毋丘俭派来的文钦的大军因为来晚了而战败在城下,邓艾追击文钦,追到丘头。文钦逃跑到吴国。吴国大将军孙峻等人率领大军,号称十万,准备渡过长江。镇东将军诸葛诞派遣邓艾去据守肥城,邓艾认为肥城跟贼军攻击方向相距很远,不是要害的地方,就自己转移到附亭驻守,派遣泰山太守诸葛绪等在黎浆拒敌作战,把敌人赶走了。

  不久,姜维果然向祁山进军,听说邓艾已有防备,便返回从董亭奔赴南安。邓艾占据了武城山,与姜维相峙。姜维与邓艾争夺险要地形,没有攻下。这天夜里,姜维渡过渭河向东进军,沿着山路奔赴上郌。邓艾与姜维在段谷交战,把姜维打得大败。邓艾到了成都,刘禅率领太子、诸王和群臣六十余人反绑双手,用车拉棺材,前往军营门前投降。邓艾手持节,解开他们的绑缚,焚烧了棺材,接受投降并且宽恕了他们。邓艾约束手下将士,没有掳掠抢劫的现象发生,安抚任命投降归顺人员,使他们全部恢复旧业。蜀人赞扬邓艾。

  邓艾在西部时,整修治理边防界墙和关塞,修筑城堡。泰始年间,羌人大叛乱,多次杀死刺史,通向凉州的道路被切断。而官吏平民能够得以安全,都是依靠邓艾所修筑的城堡的保护。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