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寥落(liáo) 桀骜(ào) 凭屋(lìn) 黯然(àn)
B.噩耗(è hào) 喋血(dié) 尸骸(hài) 虐杀(nüè)
C.攒射(cuán) 屠戮(tú lù) 浸渍(zì) 长歌当哭(dàng)
D.寥寥(liáo liáo) 不惮(dàn) 立仆(pū) 殒(yǔn)身不恤(xù)
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笼罩 幽远 姿态 寥寥数笔
B.扭曲 落漠 碧绿 疏疏落落
C.喇叭 颓费 蟋蟀 缓慢悠闲
D.谛唱 岐韵 橄榄 钓鱼台
3、选出依次填词恰当的一项( )
①从槐树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______下来的月光。②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______。③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______得满地。④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______,遇见熟人,便会用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A.漏 点缀 铺 立
B.射 装点 洒 站
C.照 装饰 落 坐
D.漏 装点 落 站
4、选用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 )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京可想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岐韵,倒来得正好。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5、《记念刘和珍君》将记叙、议论、抒情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叙述)
B.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逝,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议论)
C.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叙述)
D.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护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议论抒情)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_______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2)四十多个青年的血,______在我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3)然而造化了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_____,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4)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_______至泣下。
A.竟然 洋溢 流逝 黯然
B.毅然 洋溢 流驶 黯然
C.竟然 流淌 流逝 忧郁
D.毅然 流淌 流驶 忧郁
7、“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个一般疑问句,作者用提问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
B.这是一个设问句,答案在前一个句中,“敢于直面惨谈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就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C.“怎样的”意思是“多么沉痛”的,于是本句句意为:这是多么沉痛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
D.这是一个反问句,其中饱含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赞叹,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这是多么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
8、归下列句中加线词所指代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也包括一般的中国人;“这”指反动当局对请愿者“虐杀”及“御用文人”对请愿者的诬陷。)
B.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庸人”指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他们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不敢正视现实,并特别容易“忘却”历史教训。)
C.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痛苦,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它们”指段祺瑞执政府;“这”指《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后死者”指鲁迅自己。)
D.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苟活者”指苟且偷生的庸人,他们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也不曾忘怀烈士死难的悲哀,但没有行动起来;“真的猛士”指真正的革命者。)
9、对鲁迅引用陶潜《挽歌》中“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中“亲戚”、“他人”指给诗人送葬的人,“歌”指挽歌,这两句的意思是,亲戚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已唱起挽歌了。
B.“死去何所道”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死无所谓的超脱态度。
C.“托体同山阿”是说死后寄托躯体于山阿,同山陵同化而已。
D.这四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死亡的淡泊、脱俗和无可奈何的态度。
10、课文中虽两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可是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是为什么?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
A.因为对死难烈士的极度悲痛,又对反动派卑劣凶残的“出离愤怒”,感到一时难以表达这悲痛的感情。
B.沉默是最大的蔑视,是最大的愤怒,也是最大的悲哀,所以他说不出话,也写不出文。
C.因为“所住并非人间”——反动派凶残,白色恐怖严重,所以哪里还能有什么语言。
D.因为觉得与死者毫不相干,所以迟迟未写。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B.郁达夫早年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
C.郁达夫的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D.《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的小说,带有浓重的颓废情绪,积极意义不大。
12、选出对下面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 )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A.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中。
B.作者运用了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绘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达出淡淡的喜悦和哀愁。
13、下列对课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了表现“故都的秋”,作者重点抓住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进行细腻的描写,写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
B.文章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颂和内心淡淡的喜悦,所以他笔下的秋色、秋味便都呈现出清、静、迷人的情调,散乱的秋景统一在这感情的基调之下。
C.“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这句话运用了“绘声绘色”和“以情取景”的描写方法。
D.作者不选择北平秋天的那些著名风景,如“陶然亭的芦花”之类,是因为这些著名风景是古往今来骚人墨客吟咏北京秋天常用的题材,难以写出新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