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考试说明:测试时间限制仅针对A卷

A 卷

开始测试

1、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落(liáo)     桀ào)   屋(lìn)    然(àn

B.噩耗è hào)    血(dié)  尸hài)    杀(nüè

C.射(cuán)     屠戮tú lù) 浸)    长歌哭(dàng

D.寥寥liáo liáo) 不dàn)   立)     yǔn)身不

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笼罩 幽远 姿态 寥寥数笔

B.扭曲 落漠 碧绿 疏疏落落

C.喇叭 颓费 蟋蟀 缓慢悠闲

D.谛唱 岐韵 橄榄 钓鱼台

3、选出依次填词恰当的一项( )

  ①从槐树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______下来的月光。②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______。③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______得满地。④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______,遇见熟人,便会用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A.漏 点缀 铺 立 B.射 装点 洒 站

C.照 装饰 落 坐 D.漏 装点 落 站

4、选用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 )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京可想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岐韵,倒来得正好。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5、《记念刘和珍君》将记叙、议论、抒情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叙述)

B.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逝,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议论)

C.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叙述)

D.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护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议论抒情)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_______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2)四十多个青年的血,______在我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3)然而造化了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_____,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4)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_______至泣下。

A.竟然 洋溢 流逝 黯然 B.毅然 洋溢 流驶 黯然

C.竟然 流淌 流逝 忧郁 D.毅然 流淌 流驶 忧郁

7、“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个一般疑问句,作者用提问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

B.这是一个设问句,答案在前一个句中,“敢于直面惨谈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就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C.“怎样的”意思是“多么沉痛”的,于是本句句意为:这是多么沉痛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

D.这是一个反问句,其中饱含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赞叹,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这是多么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

8、归下列句中加线词所指代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地步。(“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也包括一般的中国人;“这”指反动当局对请愿者“虐杀”及“御用文人”对请愿者的诬陷。)

B.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庸人”指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他们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不敢正视现实,并特别容易“忘却”历史教训。)

C.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痛苦,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它们”指段祺瑞执政府;“这”指《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后死者”指鲁迅自己。)

D.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苟活者”指苟且偷生的庸人,他们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也不曾忘怀烈士死难的悲哀,但没有行动起来;“真的猛士”指真正的革命者。)

9、对鲁迅引用陶潜《挽歌》中“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中“亲戚”、“他人”指给诗人送葬的人,“歌”指挽歌,这两句的意思是,亲戚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已唱起挽歌了。

B.“死去何所道”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死无所谓的超脱态度。

C.“托体同山阿”是说死后寄托躯体于山阿,同山陵同化而已。

D.这四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死亡的淡泊、脱俗和无可奈何的态度。

10、课文中虽两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可是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是为什么?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

A.因为对死难烈士的极度悲痛,又对反动派卑劣凶残的“出离愤怒”,感到一时难以表达这悲痛的感情。

B.沉默是最大的蔑视,是最大的愤怒,也是最大的悲哀,所以他说不出话,也写不出文。

C.因为“所住并非人间”——反动派凶残,白色恐怖严重,所以哪里还能有什么语言。

D.因为觉得与死者毫不相干,所以迟迟未写。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B.郁达夫早年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

C.郁达夫的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D.《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的小说,带有浓重的颓废情绪,积极意义不大。

12、选出对下面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 )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A.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中。

B.作者运用了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绘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达出淡淡的喜悦和哀愁。

13、下列对课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了表现“故都的秋”,作者重点抓住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进行细腻的描写,写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

B.文章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颂和内心淡淡的喜悦,所以他笔下的秋色、秋味便都呈现出清、静、迷人的情调,散乱的秋景统一在这感情的基调之下。

C.“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这句话运用了“绘声绘色”和“以情取景”的描写方法。

D.作者不选择北平秋天的那些著名风景,如“陶然亭的芦花”之类,是因为这些著名风景是古往今来骚人墨客吟咏北京秋天常用的题材,难以写出新意来。

B 卷

二、综合题

阅读下面两篇文字,完成文后习题

  甲: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_______者为佳,______次之,_______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乙:北京城最值得留连的秋天景色,依我看不在香山山里而在山外,在燕山山脉逶迤而西的沿山一带。这时候乘坐汽车在八达岭以北的公路上行驶,车窗外就呈现出不断变换画面的自然景观。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米勒,再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马奈。色彩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个个都活蹦乱跳,都有生命。黄的黄得彻底,红的红得透明,绿的绿得苍郁,就连天上的白云也卷曲如鸡毛状,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荡。坐在车里的人们不由得兴奋起来,带着淡淡的伤感:“好个秋天呀,怎么如此仓促,还没把你看够就要走了呢?”时序已进11月,难免会生发出这种眷恋的伤感情绪。但是这种情绪之所以发生,倒不是由于经历了太久的夏季单调绿色的浸泡,也不仅是由于秋阳下大自然呈现出来的美丽色彩和对于温暖秋季的眷恋,而是因为眼前的和谐与美实在令人销魂,在于这些似乎未曾见过的灿烂色彩是如此丰满、充足,它们在特定的角度里因阳光的照射而扩散出来的乡土情调和文学韵味竟然如此深沉、如此浓烈。因此说秋天是色彩的世界或者说秋天是色彩错杂光影幻动的世界就都远远不够了。为什么呢?因为生命才是最可宝贵的,没有生命的世界总是僵死的。我们说某人画得好,那是因为他的画有灵气,而所谓灵气也就是生命。秋天并非平静如水,秋天也非只闻虫吟。秋天是炽烈的、喧闹的、跳动的。生命在这个季节唱出了它的全部美丽,唱出了它最高亢的生命之歌。而且愈是接近秋与冬的交界处,生命愈是顽强地表现自己,竭力要在大自然的美景里面挤进或者留下自己的一滴颜色、一种声音或一份韵味,就像一位老画师在他的晚年把毕生功力都画到画布上去一样。

1、在甲文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A.蓝色或白色、紫黑色、淡红

B.淡红、紫黑色、蓝色或白色

C.紫黑色、淡红、蓝色或白色

D.淡红、蓝色或白色、紫黑色

2、甲文中作者写对故都之秋的怀念时,重点描写了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时的所见所感,而对于“陶然亭”等名胜,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写的原因是( )

A.作者想“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所以想做一个北平人,深入地体验、品尝。

B.“陶然亭的芦花”等景物不能体现故都之秋的特点,没有秋味。

C.选择这样的地方写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哀”的特点,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D.作者没有去过陶然亭,所以不能详细写出那里的景色。

3、乙文中,请写出对加横线的句子的理解:

  “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米勒,再绕着一道山梁是一幅马奈”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意思是_____________。

4、乙文中,“这些似乎未曾见过的灿烂色彩是如此丰满、充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说这些色彩“似乎未曾见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道出了秋色之美的真髓,你认为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较甲文乙文,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郁达夫认为秋是清、静、悲凉的,所以他选取的景物是破屋,漏下来的日光,蓝朵的牵牛花,尖细且长的疏疏落落的秋草。

B.乙文作者认为秋天是炽烈的,喧闹的,跳动的,所以他描写了活蹦乱跳具有生命感的色彩。

C.甲乙文里的天空都是碧蓝色的,所以在这两个文段里,这种颜色的天空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

D.甲文里的郁达夫心里有忧伤,所以他选取那些带凄凉感的写物,这叫以情驭景,乙文里人被不断变换的画面的自然景观所激动,从而感叹秋天,感叹秋天里的生命以寓人生,这叫触景生情。

[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鲁迅不应该离我们远去

  有人说,鲁迅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1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当然,鲁迅和周作人是亲兄弟,鲁迅也并不知道周作人的“后事”。但即使从周作人的“前事”而言,他与鲁迅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名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哪一种制度哪一个阶级哪一派文化现象,而是在几十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发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的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玩起了器物文化来。悠悠五千年,这样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见,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西方文明除去抽水马桶先进外,其它别无所长。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和鲁迅相比呢?

  但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闲者甚众呢?而鲁迅却是不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中国知识分子都应该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种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的现代文明的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德国在普鲁士时代曾经是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连歌德都不例外。但经过包括马克思在内一代代思想家、哲学家的批判,经过贝多芬这样伟大的艺术家的陶铸,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因为虽然60年过去了,由于种种政治历史主题的变奏,我们的国民性改造任务还远没完成,毒化民族灵魂的阿Q精神仍在蔓延滋生。虽然舞台的阿Q已经被喜剧家们变成形象委琐的小丑,在青年观众的嘲笑声中退场了,生活中的阿Q却西装革履地作为弄潮英雄闪亮登场了,在人们歆羡的目光中臂正挽着高学历“小秘”,招摇过市。虽然今日中国的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据说已经到了可以说“不”的时代,但从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暴发户气息中,从种种时髦的学术论争和学术论题中所暴露出的盲目的民族自卑与自傲心理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嗅出阿Q主义的味道——今日之新国粹主义不正在国学热国故热中疯长吗?无知贫乏时的阿Q尚是可怜的,物质丰富时期的阿Q却变得有些可憎。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俊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

  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今日中国毕竟处于歌舞升平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美酒加咖啡”不再具有亡国意味的时代里,玩物并不可怕,尚古也可尊敬,有些人欣赏周作人也很正常。但不能以此而排拒甚至贬低鲁迅。尤其作为民族精神体现和创造者的知识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做翻案文章,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远是一抔黄土。

  鲁迅,不应该也不会离我们远去!

(选自《新华文摘》,作者:杨曾宪)

  注:周作人(1885~1967),现代散文家。五四运动时任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新文学写作。其后他写小品散文,力主平和冲淡、恬静闲适,以致思想日趋消极。30年代和林语堂一起鼓吹“闲适幽默”小品。抗战时期曾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著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瓜豆集》等。

7、文中第二段画有横线的句子中,“前事”“后事”分别指什么?

  “前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在本文结尾时写道:“鲁迅,不应也不会离我们远去!”试从文中找出支持他这一观点的主要理由。请分条简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试结合作者对周作人的看法,简答: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周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对本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将周作人与鲁迅的作品与做人进行了对比,从而称颂鲁迅作品是经过千万遍拷问的不朽之作,因而他是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

B.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解剖极为深刻,同时仍具有现实意义。作者还认为文学画廊中的阿Q在今天的中国仍活得有滋有味,给人以深沉的反思。

C.周作人是“玩文字”的行家和鼻祖,文中从多方面加以论述和分析,读后让读者耳目一新。

D.本文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相得益彰,行文逻辑性极强,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段落建构全文。

E.文气流畅,语言犀利,颇有鲁迅杂文的冷峻和深刻,并且选材典型,论述充分,具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

[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