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拓展


1、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眉山人,嘉年间得欧阳修推荐,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所作《审势》、《审敌》、《广土》、《田制》等文,主张抵抗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语言明畅,笔力雄健。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旧时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世传其《辨奸论》一文,李绂、蔡上翔等谓系他人假托。有《嘉集》。

  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

2、背景材料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现实针砭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3、王安石(1021—1087),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政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王韶,取熙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旋改为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他主张“经术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与门人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诗》、《书》、《周官》三经新义最为重要,《周官新义》尤能阐发新政理论。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香·金陵怀古》颇有名。所著《字说》、《钟山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老子注》若干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