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考试说明:测试时间限制仅针对A卷

A 卷

开始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溪(shàn水(然(hōng

B.时(jué)水澹(dàn)石fēi

C.深林(回车(lán惊起(huǎng

D.天岩泉(yān洲(yíng

2、下列各句中语气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天姥 /连天 /向 /天横,势拔 /五岳 /掩 /赤城。

B.熊咆 /龙吟 /殷 /岩泉,栗 /深林兮 /惊 /层巅。

C.惟 /觉时之 /枕席,失 /向来之 /烟霞。

D.忽魂 /悸以 /魄动,恍 /惊起 /而长嗟。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两句诗集中表现了诗人对人生伤感的消极思想,这两句诗是( )

A.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B.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D.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4、下面关于“仙境”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的仙境光明一片,呈现出热烈欢乐的气氛。

B.诗中的仙境被当作没有权贵横行扼杀人才的理想境界来歌咏,表现了诗人的现实主义风格。

C.诗人写仙人盛会,意在反衬现实的黑暗。

D.诗中的仙境令人向往,正表现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消极逃避,无可奈何,及对自由的热烈追求。

5、对《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段作者以“瀛洲”来衬托天姥山,“以实衬虚”突出了天姥山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

B.诗的第二段“一夜飞度镜湖月”“半壁见海日”“迷花倚石忽已暝”等句交代了梦游的时间。一是从月夜一直到拂晓,又从白天一直到夜幕降临。

C.作者在第二段中对“洞天”仙境的壮丽景色描绘,是全诗梦游中的高潮,表现了作者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

D.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点明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了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

6、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

   这两句交代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自然环境,渲染悲凉的气氛。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两句写出了琵琶女复杂的矛盾心态,表现了人物特有的心理和特有的美感。

C.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这两句写作者独居浔阳时的那种郁闷难挨的心境。

D.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这两句渲染了红极一时的歌妓生活,以衬托琵琶女自豪而又凄凉的矛盾心情。

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理解全诗思想感情的重要句子,对它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句中“同”字是关键处,它奠定了两个身份地位不同、生活环境各异的人相逢相知的思想基础。

B.“天涯沦落人”是这一官一民命运遭遇的共同处,也揭示了他们同病相怜、相声相应的情感联系。

C.“同是天涯沦落人”强调了诗人与琵琶女的现时共同处境,“相逢何必曾相识”则突出了二人早年迥异的社会地位。

D.这两句诗把封建社会底层妓女的痛苦生活与正直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相提并论并表同情,表现了作者极强的人性。

8、下面对《琵琶行》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浔阳江边闻琵琶声,因饯别的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

B.第二段先写了诗人急欲邀见琵琶女的迫切心情,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她弹奏琵琶的全过程是全诗最重点最精彩的地方。最后还写了听众感受到的强烈的艺术效果。

C.第三段先写琵琶女自叙早年色艺超群、红极一时的歌伎生涯,来铺垫后来年老色衰嫁作商人妇的孤苦凄凉的寂寞生活。

D.第四段写诗人自述谪居江州后的郁闷心情,揭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感慨的原因。第五段写诗人重闻琵琶声时激动悲切的强烈感情。

9、关于《琵琶行》的写作特色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全文以人物为线索,一是以琵琶女的身世为线索,一是以诗人的感受为线索。然后两条线索交织,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上。两条线一明一暗,一反映民间的变化,一反映朝政动乱的变化,虚实相生,结构在严谨中见出错落。

B.全诗叙事为主,主干单纯突出,情节的不断发展,使主题内容不断升华。按时空的次序来组织情节,安排叙事,使全诗显出一种变化、流动的美。

C.诗歌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琵琶女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同时,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运激起的情感波涛中还表现了自我形象。

D.全诗详略得当,琵琶女自诉身世时,详昔而略今;写诗人自己遭遇时,则压根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是以彼之详,补己之略。

B 卷

二、综合题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6题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1、对上段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仙境。

B.“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是说:天姥山高得和天连在一起,山势接近以高峻出名的五岳,盖过了附近的赤城山。

C.最后两句是说:有名的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但与天姥山相比,就显得低多了,就像要拜倒在天姥山足下一样。

D.这几句总写了天姥山胜景,极写其高大的形势,它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景仰。

2、对上段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起笔“谈瀛洲”,这是陪衬之笔,使诗一开始就带有神奇的色彩,引人入胜。

B.为突出天姥山的高大,诗人用了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高耸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C.写天姥山,诗人进行了大胆地夸张,体现了其浪漫主义特色。

D.本节诗共换了两次韵,韵脚为:洲、求、姥、睹、横、城、丈、倾。

[答案]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杯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3、第一段的诗句中有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请在这些句子下面画上横线,并说明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的两句是琵琶女弹琵琶之后,听众的反应和对周围景色的描写,试简述这两句运用的手法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段是作者关于浔阳住地景物的描写,这与诗中的哪些句子照应?这几句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些句子映衬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白话文写出第三段最后四句的意思,要注意情境的表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