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考试说明:测试时间限制仅针对A卷

A 卷

开始测试

一、选择题

1、1999年新年伊始,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上,江泽民同志勉励全党和党的干部“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这是因为( )

①实践永无止境,认识真理不能一次完成

②解放思想,事实求是要一以贯之,真理要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发展

③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④学习是实践的前提和决定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一论述表明( )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C.实践对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D.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得七年期。”这说明( )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这句话表明( )

A.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B.外部条件不仅对事物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甚至有时还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5、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相互关系是这样的( )

A.世界观支配人生观,人生观影响世界观

B.人生观支配世界观,世界观包括人生观

C.人生观属于世界观,但它不影响世界观

D.世界观归根到底是人生观问题

6、自从1856年柏琴在科学实验室中发现第一种合成染料——苯胺紫石,人们开始有目的地分析天然染料的结构,然后用煤焦油做原料,相继合成苯素、靛蓝等染料,使染料工业大放异彩。上述事例说明( )

A.科学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对生产实践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B.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

C.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D.实践的对象是客观的

7、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这段话主要说明( )

A.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是毫无意义的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C.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推动认识不断向前推移

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重要、更可靠、更正确

8、恩格斯说:“在17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取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取的。”这句话使我们感受到( )

A.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B.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C.惟有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D.资产阶级不可能是实践的主体

  “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认识能力越强,处理问题就会愈加全面深刻,而缺乏社会实践常常是犯错误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据此回答9~10题。

9、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只要经验丰富,就能达到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直接经验是重要的,间接经验是不重要的

D.注重参加社会实践,才能少犯错误

10、由材料可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应该是( )

①认识决定实践,因为认识在前

②实践决定认识,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③实践和认识互相决定,因为二者密不可分

④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因为认识可以指导实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根本群众路线。近年来,在青年学生中普遍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考察、技术咨询、智力扶贫、挂职锻炼、志愿者行动等活动如火如荼;教学活动中的社会调查、生产实习、毕业实践、军事训练、操作实验等形式多样。这些活动都为青年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每个有志成才的青年学生都应该自觉参加。据此回答11~12题。

11、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从认识论角度来看,共同的哲学依据是( )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依靠感性认识

C.实践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唯一条件

D.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1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论含义是( )

①在认识论中既坚持唯物论,又坚持辩证法

②反映了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③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④体现了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首要观点和基本观点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为达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其基础是( )

A.科学理论的指导             B.参加社会实践

C.获得真理性认识             D.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14、大禹治水,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和“矩”,“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此数”即“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这个传说表明( )

A.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主要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一切真知都来源于人脑

1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古代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认真读书,书本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②要参加实践,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③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参加社会实践

④把理论和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

B 卷

二、非选择题

16、“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中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解决人类的生老病死和获取更多的生理资料,科学家描绘了基因图谱和解剖基因。”这段话说明什么问题,请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

17、修建青藏铁路,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重要工程。铁路入藏工程曾有四条方案,即青藏方案、甘藏方案、川藏方案、滇藏方案。南水北调工程也有三个计划,即东线计划、中线计划和西线计划。围绕三峡工程是否上马、如何施工的问题,也持续争论了30年,三峡工程上马前,专家们围绕三峡地区的生态保护、移民问题、文物抢救等问题,进行了严密的论证。

  试用实践的特征这一理论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