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拓展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早在1960年,巴丹吉林沙漠的南缘还是一片戈壁荒漠,再往南便是稀稀落落的村庄。为了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永昌县利用3年时间在这里建造人工林场,主要以沙枣防风固沙林为主,其中还有经济林、灌木林等,森林覆盖率达65%。林场建成后,方圆50里的荒滩变成了良田,结束了十种九不收的历史。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这里的林带逐渐萎缩,林地被沙漠吞噬了。在喇叭泉林场,一些林木在干涸的土地上几乎变成了干柴。在林地附近的赵沟村,这里原有的一股泉水也已干涸。一大片沙枣林由于干旱等原因,已枯萎死亡,其他经济林木也面临死亡。

材料二:“作为自然规律,沙尘暴不是现代社会独有的,而且无法根治,大的气候趋势不可改变。”长期从事沙区第四纪地质研究的中科院研究员董光荣明确指出,沙尘暴由来已久,很可能在地球诞生初期就已存在。历史告诉我们,沙尘暴自古就有。同时,沙尘暴通过它的威力,一次次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真理:存在意味着合理,沙尘暴只是大自然万物消长中的一环,它不愿意抛弃人类。承认沙尘暴不可能被消除需要勇气。然而,这并不是说人们面对沙尘暴不能有所作为。

材料三:不仅仅是北方地区,即使南方沿海城市的蓝天白云、鲜花盛开的灿烂景象现在也都面临被尘土封存的威胁。一个显著的焦点总是在每年这段时间出现:沙尘暴随春天滚滚而来,抱怨与困惑也随之徘徊心头。

    人们可能知道威胁来自何方。但是,当人们知道这样的灾害天气“自古就有”,并将与我们长期共存的时候,是不是应该重新审视自己:我们到底做了些什么?我们还将怎么做?

请回答:

(1)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

(2)当我们知道这样的灾害天气“自古就有”,并将与我们长期共存的时候,我们将重新审视自己,我们还将怎么做?

答案:

(1)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违背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和规律,人们就不能正确地改造自然,反而要受到它的惩罚。一种自然物能不能被人利用,怎样被人利用,同人的实践活动水平、人的需要、人的意识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利用自然物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物的客观存在,是自然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

  ②客观世界的存在和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沙尘暴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我国沙尘暴的加剧,给我们的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灾难,这与人类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违背自然规律密切相关。我们应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正确地改造自然,否则要受到自然的惩罚。

(2)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痛苦的选择:我们不能根治沙尘暴。这意味着我们还将被沙尘暴折磨,在对待沙尘暴的时候,如何与沙尘暴“和平相处”将是我们作出的惟一选择。大面积的植树造林不可为,退耕还林、还草也不仅是面积大小的问题。因此,尊重自然规律,无为而治,恰恰是一种积极的方法。

说明:该题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从全新的角度阐释了对沙尘暴这一困扰我们多年的自然现象的认识。要求学生从自然界的客观性、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等角度对材料作出分析和评价。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哲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和创新意识。

2.阅读下列材料:

  为了黄河的治理开发,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全力建设三项治理黄河的工程,即建设“原型黄河”工程、“数字黄河”工程、“模型黄河”工程。其中“原型黄河”工程的目标是实现“四个不”,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最终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治理黄河?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治理、开发黄河,实现黄河长治久安的现实意义。

答案:

(1)①对大自然不要进行过度开发,要按自然规律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将保护环境与发展生产协调起来。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做到“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最终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

  ③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人类活动,实现治理黄河的目标。

(2)①提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解决水电等能源紧张问题。

  ③带动黄河沿岸地区经济发展,走共同富裕之路。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哲学和经济常识的基本原理综合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同时要求学生平时注意时政知识的积累。

-END-

 
1024*768 IE Copyright© WWW.huangga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