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正在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几位专家学者的意见。
学者甲:新疆的棉花产量高、质量好,但由于运费太高等原因,在国内打不开市场。要扬长避短,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到国内,而应把市场开发的重点转移到自己的“西部”,即邻近的诸国。劣势未必不是优势。
学者乙:以前支援西部地区主要是给钱、给物或援建几个项目,现在应改变思路,不仅“输血”,更要“造血”。
学者丙:西部有自然资源,但缺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东部的情况则是人才相对较多,自然资源相对缺乏,这说明我国资源配置尚未达到最优状态。
学者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极有意义。
学者戊:西部地区的发展不能走传统工业化路子,要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很好地结合,注意保护好西部地区原已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
(1)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分析学者乙和学者丙的观点。
(2)阐述学者乙和学者戊的意见中蕴含的哲学道理。
(3)根据学者甲和学者丁的观点,分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实现我国的国家职能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精析:
本题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分别从经济、政治、哲学三个不同的角度设问,是一道学科内综合题。从哲学角度看,“输血”与“造血”体现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答案:
(1)加快西部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推动企业参与西部开发,将西部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依靠输血发展的模式转为造血发展模式。
只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使各种资源和要素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和配置,才能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2)学者乙强调不仅“输血”,更要“造血”,符合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哲学道理。
学者戊认为,西部开发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学道理。
(3)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实现我国的对内职能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它对于我国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国家职能,对于实现我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国家职能具有作用。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实现我国的对外职能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它对于实现我国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对于实现我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职能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