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解析



例1、《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央这一政策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①通过量变实现质变

 ②通过实践检验真理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精析:

  该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量变质变关系原理及矛盾特殊性原理的理解能力。“结构”变化,是量变的形式之一,通过改变原来的组合顺序,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符合由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状况的企业所采取的不同方法,符合矛盾特殊性原理,故正确的选项为①③。②④两项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答案:D

例2、辨析: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只要有量的变化,就一定会引起质变,没有量的变化就不会引起质变,因此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精析:

  这是一道正误混杂型的辨析题。有一定正确成分,但对质变和量变关系理解的片面化,导致得出错误结论。解题时应运用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逐一对照进行分析。“只要有量的变化,就一定会引起质变”的观点片面性在哪里?能不能因为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而得出“量变比质变更重要”的结论?经过分析分别指出它们的正误之处。

  因此,解答本题时,一要全面掌握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二要对题中观点进行分层辨析,即对“只要有量的变化,就一定会引起质变”和“没有量变就不会引起质变,量变比质变更重要”进行辨析。

答案:

  (1)以上观点有一定正确成分,但对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的理解是片面的。

  (2)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要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并非只要有量变就能引起质变。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若量变保持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事物就保持原有的性质,即质的稳定性。

  (4)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变化,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量的积累。但质变能实现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而言,质变比量变更为重要。只有经过质的飞跃,才能完成量变,并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促使事物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