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和文化信息的交流、旅游活动,都要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和贸易等方式来完成.这样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整体。
交通运输是不同地区和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纽带,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交通运输的布局对工业、农业、商贸、文化、旅游都影响深刻,通信和商贸是人类地域联系的一种方式,可以促进人们在经济、文化领域之间的合作交流;文化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文化扩散与交流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旅游活动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有利于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本专题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
结合地图学习我国主要铁路干线、世界上主要的航线以及铁路、公路建设的主要区位条件,掌握商业网点的形成因素,商业中心形成的区位因素,理解当前世界主要贸易的基本格局,主要旅游点的分布,并能在地图上标注出来。
在复习过程中重点要注意两大问题:
1、交通线的区位分析
交通线的建设一般投资大,主要考虑社会经济的需要(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影响线路的选择(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如尽量选择平原或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地形);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制约。微观选线方面,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如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走“之”字形爬坡;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连接一些居民点。当然,方便快捷、少占耕地、减少对居民区的不必要干扰是共同的选线原则。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要运用综合思维,从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等社会经济方面进行分析,而且从环境方面要考虑旅游的环境承载量,其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超过承裁量则使旅游环境恶化,小于承载量则造成资源浪费。
游览价值的评价同样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考虑资源的质量。即考虑其“非凡性”的特点、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评价性语言为审美价值高(低)、历史文化价值高(低)、非凡性强(弱);其次,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状况是否优良;最后,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合状况是否优良。
经济价值的评价主要考虑的因素有:①市场距离:主要是经济距离,其评价性语言为经济距离长(短)、经济价值高(低);②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其评价性语言为位置优越(闭塞)、交通便利(不便)、经济价值高(低);③地区接待能力,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区接待能力高(低)、旅游配套设施全(少)、服务质量高(低)。
环境承载量的评价主要考虑环境承载量,其评价性语言为环境承载量大(小)与旅游规模相(不)适应、资源开发较好(浪费严重)、旅游环境良好(恶化)等。
例1、(2007年广东)青藏铁路通车标志着西藏旅游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目前已经开通了北京、广州、上海、兰州、重庆至拉萨五条铁路客运线。根据材料,回答(1)—(4)题。
材料一 图1反映了西藏近25 年来国内旅游者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材料二 图2反映了入藏游客量变化的季节性特征。
(1)西藏旅游资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2)(多选题)下列对西藏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填正确项字母)。
A.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日温差大
B.北部降水丰富,强风雪天气多
C.水力资源、地热资源丰富
D.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
E.气温年较差大
F.高原湖泊多
G.空气稀薄缺氧
(3)西藏近25 年来的国内旅游者人次数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入藏旅客量的年内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2 分)
(4)分析青藏铁路通车对西藏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3 分)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结合西藏的具体地理特点和发展交通的重大意义进行分析。解答第(4)题要注意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阐述,注意语言的简明和准确。
答案:
(1)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2)ACDFG
(3)逐年增长,增长速度加快集中在4~9月(或夏季或夏半年或夏秋季或春夏季)
(4)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或推动旅游产品开发或创建西藏旅游新形象);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利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或投资环境);利于加强西藏与各省区旅游客源地的联系;利于改善交通条件;利于同其他区域建立经济联系;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例2、下图是西亚及其周边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I中的①是_______海。③是_______河。图II中反映伊兹密尔气候特征的是_______图。(6分)
(2)简述伊兹密尔的气候特点及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图I中铁路②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组成部分。写出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和东端港口名称,简述该铁路对世界交通运输的意义。
(4)通过图I中③处的交通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方式相比有何特点?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学生对西亚地区自然特征的了解,西亚地区交通位置的重要性等知识。第(2)题,西亚地区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区,要求掌握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气候特征以及这种气候的分布规律。第(3)题,考查学生对亚欧大陆桥的掌握情况,起止点及意义。第(4)题,考查学生对海运特点的掌握情况,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速度慢、运量大、投入少、成本低等特点。
答案:
(1)地中 苏伊士 乙
(2)特点:冬温多雨,夏热干旱。分布: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东岸。
(3)陇海-兰新线。连云港。
意义:沟通大西洋东岸地区与太平洋西岸地区(欧亚大陆东西岸)之间的联系。
(4)速度慢、运量大、投入少、成本低。
例3、(2007·宁夏)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1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区( )
A.集镇等级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3天
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2)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解析:
第(1)题,①地集市的周期为3天,其他6地的周期为10天,故①地的服务范围大,功能较齐全,级别较高;其他6地服务范围较小。功能较少,级别较低。图中7地集镇级别分为两级。第(2)题,①地成为集市,是因为附近的居民有购买的需求,集市的周期长短和规模大小取决于当地居民的购买能力。
答案:
(1)A (2)D
例4、(2007·山东)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青藏高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新热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是什么?
(2)旅游者进入青藏地区有多条线路,试比较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沿途自然景观和旅游观赏视角的主要差异,完成下表:
完成下表:
|
川藏线 |
青藏线 |
地貌景观 |
① |
起伏和缓的雪山、高原寒漠等 |
水域景观 |
以湍急的江水景观为主 |
② |
植被景观 |
③ |
以高寒草原、草甸、荒漠景观为主 |
观赏视角 |
以仰、俯视为主 |
④ |
(3)你认为青藏地区发展旅游业对本区地方文化有哪些促进作用?
解析:
第(1)题。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个方面列举。第(2)题,川藏公路途经横断山区。山高谷深,自然带垂直差异显著,有多种植被景观;青藏铁路途经青藏高原,是著名的高原湖区及大河源头;青藏高原地势起伏和缓,视野开阔,景观欣赏宜平视。第(3)题,对地方文化的促进作用可从促进相互了解以及加强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等方面回答。
答案:
(1)原始的高原雪域风光;独特的藏族文化(藏传佛教、民族风情)。
(2)①高山深谷 ②湖泊、河源风光 ③以原始森林景观为主(森林、草原垂直分带景观) ④以平视为主。
(3)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