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判定
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所决定。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判定方法有二:
1、根据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判断
2、根据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判断
原始型:个别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原始部落等
传统型: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尼日利亚等
过渡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巴基斯坦、埃及等
现代型: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德国等
少数发展中国家→韩国、古巴
特别提醒:一般说,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但就某一特定阶段来说,总会有一些国家或地区表现为“高”或“低”。现阶段,判断“高”或“低”的参考数值如下:
(二)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不同历史阶段有所不同,自然环境是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但目前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1)对迁出地的影响
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改善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②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来说,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
(2)对迁入地的影响
①合理的人口迁移,可开发迁入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地区经济,改善原先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综合环境。不合理的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或加剧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
②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国的民工流动有效地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民工进城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促进了城市商业和周边地区农、牧、渔、副业的发展,为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盲目无序的流动人口增加了城市环境的压力。
人口迁移对促进社会发展的意义:可调整人口分布,对民族和种族的融合起重要作用;改变了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四)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三)我国的人口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努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1、我国人口的主要特征
(1)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出生人口超过2000万,净增1400万左右。
(2)农村人口比重大,自然增长率农村大于城市,近年内人口出生率回升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3)近年来出生婴儿比例失调,男性比例偏高。
(4)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如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地,问题日益突出。
(5)人口素质较低,文盲、半文盲80%以上分布在农村、贫困地区,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6)人口地域分布不均。以黑河一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40%的土地,集中着90%以上的人口;西北部60%的土地,人口却不到10%。
2、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国民收入低。
(2)人口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国民收入的1/4以上用于新增人口,使得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低。
(3)我国资源拥有量大,但人均相对量小。
(五)城市化进程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直的“S”形曲线。现在,尽管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都处于城市化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上。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则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
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中期加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小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城市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在20世纪前半叶,城市化快速发展;到1980年,城市化水平已达70.2%,进入缓慢增长阶段。
发展中国家在1950年以后,城市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到1980年,城市化水平增长到29.2%,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1、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1)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的数量急剧增加。
(2)大城市带出现
大城市密集区,城市地域不断向四周扩展,城市之间有连成一片的趋势,从而形成城市群和大城市带。目前,世界上主要有六大城市带:英国南部城市带、欧洲西部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美国—加拿大五大湖城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当代人口城市化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1)发达国家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2)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移动。
(六)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的表现及产生原因
表现: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迅速发展,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原因:(1)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城市中心区环境质量下降,而乡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
(2)小城镇的各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达到现代人们生活的要求。
(3)高速公路及地铁等现代交通设施的出现,人们能方便快捷地往返。
(4)电脑及网络等现代通讯的出现,家庭办公等新工作方式产生。
(5)电子工业的布局条件是自然环境和人才技术,不需依托大城市,工业布局呈现由集中向分散的格局。
(七)城市功能分区
(八)典型企业在城市规划中的区位选择
|
具体要求与污染 |
一般布局原则 |
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 |
垃圾污染、大气污染 |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地带,尽可能接近原燃料产地 |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
水污染 |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河流下游 |
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 |
噪声污染 |
可布局在城区和近郊交通便利区 |
自来水厂 |
要求水源清洁 |
布局在河流上游 |
高新技术开发区 |
需要高科技人才 |
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 |
商贸中心 |
要求客流量大 |
布局在城市交通中心 |
仓库 |
用地多,交通方便 |
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 |
奶牛场、蛋鸡场 |
靠近市场 |
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 |
(九)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特点
环境问题 |
成因 |
主要分布 |
危害 |
对策 |
荒漠化 |
沙漠化 |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量少;人为原因:滥伐、滥垦、滥牧,植被遭破坏 |
温带内陆干旱、半干旱区;季风区的边缘地带 |
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退化,面积减少 |
保护好现有植被;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加强管理,退耕还林、还草 |
石漠化 |
地表土层薄,土层下基岩坚硬,地形坡度大,降水多,冲刷作用强,植被遭破坏 |
灰灰岩广布的高原、山地地区 |
使山地成为荒漠,人畜饮水困难,土地退化 |
禁止陡坡垦荒;实行封山育林 |
气候变暖 |
森林大量减少,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
全球 |
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使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减少矿物燃烧的使用量 |
酸雨危害 |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出大量的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
世界:西欧、北美、日本
我国:主要在南方 |
使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
对矿物燃料进行无硫处理,加强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
臭氧层破坏 |
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氯氟烃增多 |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上空 |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损害人的免疫系统,导致皮肤癌;危及海洋生物,导致全球变暖 |
禁止或减少氯氟烃的排放 |
森林锐减 |
焚烧开垦、开辟农牧场、商业性木材采伐、不合理的生物资源利用等 |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东南亚等地,以巴西为甚 |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影响全球气候 |
加强管理与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设立国际基金,鼓励保护性开发 |
淡水资源危机 |
地球上淡水资源所占比例少,可供使用的水资源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
非洲、西亚等地区比较突出;我国的华北地区最突出 |
妨碍工农业生产;影响人类生存 |
开源和节流,节约用水,修水库蓄水;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涵蓄水源 |
物种加速灭绝 |
自然灾害: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利用;环境污染等 |
遍及全球,尤以热带雨林最突出 |
影响全球食物供给;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 |
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人工繁殖或培植 |
资源、能源短缺 |
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资源、能源数量有限;浪费现象严重 |
资源、能源分布比较少或经济发达、资源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突出 |
阻碍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种;加强综合利用等 |
垃圾成灾 |
工业生产废弃物、城市生活废弃物、建筑垃圾等 |
城镇郊区,工矿区的附近 |
影响市容,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
垃圾回收再利用;实行清洁生产;无害化处理 |
(十)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绿色农业就是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的总称。凡从事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食品安全卫生之类的农业生产都可以被认为是绿色农业,它强调农业在生产、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都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损害,符合绿色环境标志规定的要求,包括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和产后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安排农业生产各部门,使农业区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良性生态系统。比如通过稻田养鱼既可消除稻田的虫害,减少农药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又解决了肥料问题,促进了粮食产量和农业产值的提高。我国华北地区的鱼塘一台田模式、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十一)赤潮与咸潮
赤潮主要是由于人类过度排放含磷、钾等养分元素的工农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引起海水富营养化,从而导致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现象。赤潮的形成与所在地温度高、蒸发大、降水少、海湾封闭、水体交换少、沿岸工业和城市比较集中等原因有关。其危害是破坏海洋生态平衡、造成海洋渔业减产和水产资源的破坏。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我国沿海地区的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至次年初春期间,主要是由旱情引起的,但海平面的升高和人类的无序采沙也会加剧咸潮的蔓延。当咸潮发生时,河水中氯化物的浓度从每升几毫克上升到每升超过250毫克。水中的盐度过高,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老年人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等不宜饮用。水中的盐度高还会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被氧化,锅炉容易积垢,同时咸潮还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当地植物的生存。
(十二)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资源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经济中得到合理利用;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清洁生产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的问题,即在污染前采取防治对策,而不是在污染后采取措施治理,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使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减少对人类与环境的风险。它主要包括:(1)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少和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2)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产周期的不利影响。(3)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到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去。
例1、(2007年广东)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1)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2),回答(1)—(2)题:
图1 图2
(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解析:
第(1)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降低只说明增长速度变慢,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就是增加。因为自然增长率大于零所以A、C不正确,B正确。增长模式1990年为传统型,2004年为现代型,所以D不正确。第(2)题,从图中可知:1990年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5.59%,2000年65岁以上为7.47%,所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介于1990~2000年之间。
答案:(1)B (2)B
例2、(2007年全国文综)读图,回答(1)~(2)题:
(1)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城市区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题目限定在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方面。审清题目后,学生运用所学的城市自然区位知识,结合燕京(今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即可正确作答。①地形方面,易于答出“平原”“平坦”字样,得分不难。②农业方面,容易失分,若能回忆起城市早期多分布在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则知农业对城市起源的作用在于农业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土层深厚而肥沃是有利于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③河流方面,图中显示永定河,学生能够从图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并联想到河流的“供水、运输”两大作用。供水包括两方面,若学生答出为“工农业生产”供水,则会失分。④气候方面,学生能够答出“温带季风气候”,并能指出其特征,但地形的作用(对夏季风的抬升、对冬季风的阻挡),学生容易因漏答失分。第(2)题,本题从影响城市的交通区位方面进行了设问,与2006年全国文综卷第39题地理部分(武汉城市区位)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审题,必须注意到关键词“区际”“位置”。图中显示四条古大道,一通东北方向(图中有提示“至山海关”,这是东北人古时进关的必经之地),二连北方内蒙古高原,三接西部(西北)黄土高原乃至大西北,四可南下,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连成一片。在交通联系方面,燕京具有枢纽地位。
答案:
(1)地形:位于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土壤: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能够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2)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东北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南经华北平原可通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
例3、(2007年全国文综)下图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
解析:
第(1)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个工厂大气污染较为严重,该地又盛行南风,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东部工业区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可以减轻对城市的大气污染。三个工厂原料、产品的运输量较大,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东部工业区附近有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可减少运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第(2)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区范围不断扩大,使得原先位于新区西部工业区完全被新城区包围,而焦化厂、水泥厂大气污染严重,若不搬迁,会对西部城区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活,故需迁出城区。
答案:
(1)合理。因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2)两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在老城时期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现在两厂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两厂就需迁出城区。
例4、(2007年广东)有报道说:“某年3月28日11时左右,N市出现了光化学烟雾”。为此,环保部门开展了调查。
资料1:“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其表现之一是对眼睛有明显刺激。产生“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条件是:①有较高浓度的一次污染物(如NO2等);②有强烈太阳光和较长时间的日照。
资料2:3月24日~28日有关空气污染物的日平均值如下表所示。
监测项目 |
SO2
(mg/m2) |
NO2
(mg/m3) |
总悬浮微粒(TSP)
(mg/m3) |
3月24日 |
0.034 |
0.022 |
0.266 |
3月26日 |
0.036 |
0.042 |
0.361 |
3月28日 |
0.089 |
0.065 |
0.462 |
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
0.115 |
0.112 |
0.130 |
资料3:“霾”是一种类似于轻雾的天气现象。据气象资料统计,N市各个月份中,最低日照时数在3月。有关气象资料见下表。
日期 |
3月26日 |
3月27日 |
3月28日 |
日照时数 |
4小时 |
3小时 |
4小时 |
日照时间 |
11:00—15:00 |
12:00—15:00 |
12:00—16:00 |
风速状况 |
静风 |
静风 |
静风 |
霾 |
无 |
无 |
有 |
天气状况 |
阴转晴 |
多云 |
晴间多云 |
资料4: 对市民身体健康影响情况抽样调查结果见下表。
调查项目 |
“雾”的目击情况 |
因不适而就诊人数变化(医院就诊情况调查) |
见到 |
未见 |
不清楚 |
眼睛 |
上呼吸道 |
头昏、
疲劳 |
无反应 |
结果 |
55% |
23% |
22% |
不明显(无因空气污染而受损病例) |
略上升 |
不明显 |
|
根据上述资料,完成(1)~(3)题。
(1)3月24日~28日N市空气污染物浓度均呈现________________趋势,最主要污染物是__________。
(2)此次污染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填正确的字母)。
A.眼睛 B.上呼吸道
C.身体疲劳 D.没有影响
(3)综合上述分析,是否可以确定这次污染就是光化学烟雾污染?请说明理由。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得出答案。同时要掌握光化烟雾的成因及其危害。
答案:
(1)上升,总悬浮微粒(或TSP)
(2)B
(3)不可以。①NO2(或NOx)浓度不高;②日照时数短,不利于光化学烟雾的发生;3月28日11时左右没有日照,光化学烟雾污染发生的可能性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