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件不可能从司马迁著《史记》中查阅的是( )

A.田氏代齐              B.昭君出塞

C.大泽乡起义             D.都江堰

2、“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词中所说的“靖康”是( )

A.金朝的一个年号           B.北宋的一个年号

C.明朝的一个年号           D.清朝的一个年号

3、明朝成祖在位时期,广东境内的一位读书人进京赶考。为了收集素材,他选择了一直乘船从广州沿内河北上进京的路线,他的经历中与事实完全不符的是( )

A.时常诵读儒家《四书》《五经》复习备考

B.行囊里捎上一些甘薯用于解决沿途的饥饿

C.途中考察了秦朝所开人工运河灵渠的变迁

D.考中进士后被朝廷起用编纂《永乐大典》

4、《毛泽东(1893—1976)、蒋介石(1887—1975)的合影》是一幅反映国共两党关系的珍贵历史照片,该照片最有可能摄制于( )

A.1927年7月              B.1935年1月

C.1945年8—10月            D.1949年10月

5、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着( )

A.中国领土全部获得了解放

B.除台湾、云南、西康地区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

C.中国实现了除台港澳以外的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

D.除台湾、海南岛等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

6、18世纪末,法国在大革命中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地价在10年内付清。这一措施在19世纪中后期对法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极大促进了法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B.促成农民的富裕和农业的发展

C.影响了法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D.扩大了国内市场,农业技术提高

7、19世纪60年代,美国和日本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中土地政策的相似之处是( )

A.私人可以购买土地          B.拍卖奴隶主、地主土地

C.禁止土地买卖            D.小块土地卖给农民

8、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交通领域带来的重大变化是( )

A.人们乘坐电车郊游          B.铁路运输日趋繁忙

C.人们乘坐飞机经商          D.人们乘坐马车赶集

9、19世纪末期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突出表现是( )

A.托拉斯等垄断组织的出现       B.黑人奴隶制的废除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D.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10、春秋战国是我国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人们常用“礼崩乐坏”来形容它,同一期的儒家创始人试图以“克己复礼”等途径来改变这种局面。材料中“礼”的准确含义应该是( )

A.言谈举止中的文明礼貌        B.婚娶活动馈赠的聘礼

C.周朝时的宗法礼仪制度        D.万事万物存在的规律

11、某旅行社策划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活动方案,比较恰当的主题是( )

A.“南湖红船,开天辟地”       B.“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C.“窑洞灯火,革命圣地”       D.“太行硝烟,胜利曙光”

12、下列属于1898年至1901年间中国社会发展特征的是( )

①政治民主化中发展与挫折并存     ②瓜分与争取独立斗争十分激烈

③民众因思想启蒙而进一步觉醒     ④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相当于省一级民族自治区域是1947年成立的( )

A.西藏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4、以下图片中,最能反映“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的是( )

15、下列对美国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以胜利而告终,但都遗留下奴隶制度和封建残余等问题

B.都在独立后了出现了分裂,其中拉丁美洲尤为突出

C.都是在启蒙思想影响和民族意识觉醒之时发生的

D.都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并对法国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16、二战中亚洲国家进行了波澜壮阔的反法西斯侵略民族解放战争,具体表现为( )

A.越南人民取得奠边府战役的胜利,从而取得了民族独立

B.南北朝鲜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C.新加坡在英美的帮助下打击日本法西斯取得民族独立

D.中国抗战出现两个战场,两个战场相互依存、相互支援和配合

17、科学的预测是成功的保证。为了应对2008年2月21日的一次月食,“嫦娥一号”卫星于1月27日提前实施轨道调整。中国古代最早对下图现象进行了科学解释的科学家是( )

A.郭守敬               B.沈括

C.祖冲之               D.张衡

18、二战后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1957年苏联成功了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1969年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1970年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71年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空间站。这表明( )

A.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前沿水平

B.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竞争非常激烈

C.只有美苏中等国有能力发展航天技术

D.航天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

[提示]

二、综合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把法治和术治、势治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明确提出:“治民无常,唯以法治。”黄宗羲主张用“天下之(公)法”取代君主“一家之(私)法”(《原法》)。

  (1)韩非子和黄宗羲都主张实行法治,两人的法治思想在本质上有何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材料二 综观中国近代现代宪政历史,让人思绪万千,其间既有宋教仁“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的壮烈,也有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手持宪法被迫害致死的悲惨;既有披宪政外衣行加强专制之实的宪法“杰作”,也有顺应时代发展的煌煌宪典巨制。

  (2)“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中的“宪法”是指哪一部宪法?为什么说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具有进步意义的一部宪法?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政治构建上不断创新,逐步建立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些创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材料三 以下三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封面及内容的图片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4)有人说以上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加以判断,并说明理由。

[答案]

2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经济成分图

  (1)指出图中经济成分C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一战”期间和1949—1956年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经济成分C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1949—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

  (2)图中反映了我国工业经济成分有何重大变化?结合新中国的经济政策分析造成这些重大变化的原因。

  (3)图中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在20世纪20年代的苏俄曾经实施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代表性政策是什么?有何基本特点和重要意义?

  材料三 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

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

40%

29%

7%

24%

  (4)材料三与材料二中1956年的图示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理论启示是什么?

[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