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纲解读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二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亚洲经济的发展(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印度经济的发展、西亚国家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策略设计
归纳整合为若干子专题,突出主干,强化落实,如: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三个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与评价,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形成及评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重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政策,现代世界历史上三大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影响重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等,形成稳定的国际国内局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反作用于生产力,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可以相互借鉴等思想认识。
(三)内容精讲
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主要阶段
(1)简单协作时期(14世纪—16世纪):欧洲处在封建社会解体、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在英、法、荷等国迅速发展起来。
(2)手工工场时期(17世纪—19世纪初期):手工劳动仍是生产的主要形式,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却有了明显的发展。英国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在新航路开辟后迅速发展,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欧洲大陆首屈一指,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迅速。
(3)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在德、俄、日等国也陆续开展,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经济得到极大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电气时代前期(1870—1917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德、英、法等国家迅速展开,人类历史跨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但不平衡性加剧,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5)电气时代后期(1917—1945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出现了以美国“柯立芝繁荣”为代表的相对稳定繁荣局面。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创伤。
(6)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年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调整,也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广泛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经历了战后初期的恢复、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的持续高速发展和20世纪末期快速增长等时期。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1)英国:①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②是世界上最早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国家。③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④从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晚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强国。⑤二战以后,英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已没有明显优势。
(2)法国:①小农经济在经济中影响巨大,影响了国内市场和工业生产的发展。②是较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在19世纪中期以前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③高利贷资本对国家影响巨大。④两次世界大战对法国影响巨大。⑤是较早向美国经济霸权挑战的国家之一。
(3)美国:①具有发展经济有利的客观环境:市场广阔、政局稳定、远离大战战场、吸引人才。②美国经济自我调节能力强,保持持续、快速发展。③后来居上,长期取代英法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④从两次大战中受益,为经济发展和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提供了契机。
(4)德国:①德国统一是经济发展的转折点。②战争对经济发展影响大,普法战争促进了经济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经济。③利用机遇,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如巧妙地利用一战后战胜国在赔款问题上的矛盾,恢复经济。二战后积极利用美援和外资。
(5)俄国:①封建残余在经济发展中严重存在,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②军事因素对经济影响大。③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不相称。
(6)日本:①日本是近代亚洲唯一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也是亚洲最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这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条件。②军国主义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影响巨大。③外来因素对日本经济影响重大。向西方学习、对中国及周边国家的掠夺、侵略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为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三个时期
(1)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17~19世纪,当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后,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全面建立并发展起来。19世纪60、70年代达到顶点。与此相适应,在政治思想上,资产阶级强烈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等级制度、行会制度,主张“自由”、“平等”和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倡导经济上“自由贸易”的典型代表,常常是资本主义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如19世纪的英国。
自由竞争一方面迫使资本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客观上促使科技与生产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又加剧整个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导致生产过剩的危机。同时还使各国强烈地进行对外殖民战争,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自由竞争的结果,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基础上,必然引起生产的大规模集中,当生产集中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导致垄断的产生。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被以垄断为主要特征的帝国主义时代所取代。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作的继续发展和扩大,它使资本主义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垄断组织是资本家为了调节生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实质上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作的局部调整,这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成熟和发展,而且极具生命力,仍能制造出“黄金时代”且并不是像当时人所说的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出现的结果是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帝国主义国家不仅剥削本国人民,而且通过殖民扩张,把他们的统治带到全世界,造成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尖锐矛盾。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对立直至挑起世界大战,其根本原因是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之间的激烈争夺、瓜分世界领土造成的。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所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国家政权同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垄断资本主义。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摆脱危机。“罗斯福新政”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其结果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为“二战”后的世界各国所效仿。另外以德、日为主的另一种模式也开始出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同国民经济的军事化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消除危机的措施是以对外侵略扩张,向别国转嫁危机为主要方式的。
“二战”结束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不少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的支配力量,并成为促进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50~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4、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本质上是统一的世界经济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和殖民体系都是其中的一部分。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其表现有: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它包括19世纪中期的席卷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和统一浪潮。资本主义国家征服大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主要表现有:资本主义经济上的定型,即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经济模式出现。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的定型,即资本主义的议会民主制度已在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建立,政党政治、自由竞选、胜者执政的政治模式大体定型。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瓜分完成。
(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评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陈旧经济体系,结束了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以社会化大工业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使各国、各地区的相互交往较前更为扩大,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一方面,它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推动了欧美国家迅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要求以全世界为其活动场所,必然向外不断殖民扩张,而资本主义国家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必然导致世界各地区的联系加强,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人类历史的进步,从而改变了世界过去的封闭状态。世界之所以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与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各地区的奴役、宰割紧密相联的,这既是先进与落后制度的冲突,也是侵略与反侵略的较量。因此,亚、非、拉美地区的广大人民只有奋起抗争,汲取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才能使自身得到真正的发展。
5、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1)经济全球化
①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即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包括商品、劳务、资本等)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正在不断被削弱。
②原因: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③影响:从根本上讲,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因此,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必然是不均衡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贸易自由化体系逐渐建立。
(2)经济区域化
①原因: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促进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由于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国际经济交流日益扩大,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就促使一些国家之间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
②主要区域集团: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形成的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主要有: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等。
(3)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之间的关系
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6、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1)英国“世界工场”地位的确立与丧失。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并且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居于垄断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而被美德迅速赶超,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2)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削弱,一战后美国逐步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二战后,美国操纵国际金融,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3)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在欧共体和日本崛起的情况下,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7、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政策
(1)英国:14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一方面使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发展成为新贵族;另一方面,农民失去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采用拍卖王室土地等方法,形成并巩固了大地主土地所有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
(2)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派没收逃亡贵族的土地,用十年分期付款的方法卖给农民,建立小农土地所有制,打击了封建势力,但对法国资本主义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3)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在西部建立起资本主义农场,推动了西部的开发和资本主义发展。
(4)俄国1861年改革期间,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农奴用高价赎买份地。建立起小农土地所有制,并很快在分化的基础上出现了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推动了俄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有浓厚的封建性。
(5)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明治政府颁布法令,废除封建主土地制度,确立了新兴地主土地所有制,统一征收地税。
8、现代世界历史上三大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9、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个前提:①社会稳定,有利的国内外环境。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改革。
五个条件:①科技条件: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②市场条件: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其主要特点是交换活跃、市场开放。市场是其发展的生命线,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③资本条件:这是制约经济发展规模的关键因素。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积累是建立在对内压榨和对外掠夺基础上的。另外,吸引外资也是解决资本的方式之一。④自由劳动力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是雇佣劳动,大量自由劳动力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⑤丰富的资源:资本主义生产创造财富的同时,也要消耗大量能源和原料。美国资源丰富,发展迅速;法、德长期争夺阿尔萨斯和洛林;日本资源贫乏而富有侵略性,这些都反映了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要注意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如要重视科学技术,要坚持改革开放,调整生产关系,拓展国际市场,引进外资等。
(1)读上图,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一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2)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3)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中受益的主要是哪些国家。
材料三 对于“冷战”结束后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态度。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并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解析:
本题是一个着力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的典型考题,要求学生在浏览完材料后,首先明确题目的考查点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然后抓住题目中的“变化”“发展趋势”“全面评价”“表现”“两重性”等关键词,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归纳、概括回答。
答案:
(1)范围不断扩大;摆脱相对孤立,联系不断加强。
(2)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要贡献;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长期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3)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英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
(4)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之路;但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居于有利位置,使南北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趋利避害。
例4、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指导思想演变为强化国家干预。这种演变促使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美德日为例,说明这一经济指导思想对资本主义政策调整产生的影响?
解析:
国家干预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而产生。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缓和内部矛盾,保持资本主义民主模式,有利于克服经济、政治危机;另一种为走向极权主义,对外转嫁危机,破坏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最后走向战争,导致自我失败。本题意在更深入地理解教材知识。
答案:
(1)变化:加强政府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逐步取代了不加干预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模式。
(2)影响:①美国罗斯福新政,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全面干预经济发展,暂时缓和了经济危机,保留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②德日都是带有军事性的帝国主义,经济的发展又不同程度依赖国外市场,实行极权统治,强化将国民经济纳入军事化轨道,走上了法西斯专政道路,对内恐怖独裁,对外侵略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