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练习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历程

 

一、复习策略

(一)考纲解读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夏朝的建立 商朝的兴衰 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强盛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井田制和分封制),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 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末农民战争),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刺史制度 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察举制 编户齐民),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匈奴的兴衰 张骞通西域 西南夷与百越),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与朝鲜的关系 与日本、越南的关系 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丝绸之路),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 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武则天的统治 “开元之治”),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府兵制与募兵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突厥回纥 靺鞨 南诏 吐蕃),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和新罗的交往 和日本的交往 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 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中央集权的强化 科举制的发展),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辽、宋、西夏、金的民族关系,元朝的统一和制度建设,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 八股取士 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明末农民战争(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明末农民战争),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 议政大臣会议和军机处 文字狱),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 和西藏地区的关系 改土归流 台湾府的设置 清朝的疆域),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二)策略设计

  归纳整合为若干子专题,理顺线索,突出主干,强化落实。如:重要政治经济制度的演变,重要政治改革及其成败得失,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从对外开放到闭关自守等,提高再认再现、综合归纳以及对比分析历史事物的思维能力,形成改革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以及闭关国衰、开放国兴的思想认识。

(三)内容精讲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历史沿革:①战国萌芽: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商鞅变法造就了官僚制、县制等一系列新的制度,对以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秦朝建立: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郡县制在全国范围推广,专制集权制度建立。③西汉巩固:继承秦制而又有损益,削弱地方王国政治势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央集权巩固。④隋唐完善:确立三省六部制,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能;实行科举制,扩大地主阶级政权的基础,中央集权制度完善。⑤宋元加强:宋朝分化事权、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加强。⑥明清强化:废除丞相,君主专制全面强化;设立军机处,既减少了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环节,又提高了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和保密性,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加强。⑦1912年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两大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通过不断调整、改革中央行政结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明太祖废丞相,使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基本上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局面。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通过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基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条件,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缓和,在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

  (3)历史评价: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在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危害尤为严重。评价这一历史现象时,应该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譬如,即使是明清时期,专制集权制度在组织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反击外来侵略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科举制度的评价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废除于清末(1905年),历经1300多年,作为一种以考试入仕为官的选官制度,在明清之前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至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

  (1)积极作用:①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同时将选举用人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③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性。④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⑤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到明清时,其积极作用日消殆尽。

  (2)消极作用:①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②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③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④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3)科举制度对中国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的科举制度的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3、监察制度

  (1)历程:①开始于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②发展于两汉:西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刺史增加了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③完善于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生效,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④强化于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其中明太祖设立的锦衣卫负责监视官民的不法行为,直接由皇帝指挥,东厂、西厂直接由皇帝控制。

  (2)评价:①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②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至明清时期,其消极作用越发突出。

4、三大地方行政制度

  (1)分封制: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护卫王室。诸侯要服从命令,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诸侯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大了疆域。春秋时期,随着诸侯争霸战争的进行,分封制逐渐崩溃。西汉初期,曾部分使用分封制,但很快形成了王国问题,其消极作用远大于积极作用。

  (2)郡县制:商鞅变法在地方废除分封制,设立县制;秦朝推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对后世影响深远。

  (3)行省制:元朝在地方设行省制。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郡县制到行省制,说明其形成演变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发展,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巩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制度有利于各族人民交流和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我国明清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5、正确认识国家的分裂与统一问题

  从表面看,古代历史发展是在分分合合的循环往复中前进的,但实质上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国家统一的不断加强和巩固。

  (1)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结果,分裂是支流和短暂的,主要体现在:①从空间上看,统一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中原地区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②从时间上看,统一的时间远远超过分裂的时间,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其中真正分裂的时间也不过七八百年左右。

  (2)国家统一的规律:①从原因来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及时调整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根本原因;民族融合和凝聚力的逐步加强是其基本因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原汉族先进文化的吸引力、统治阶级注意适时调整统治政策,都是实现国家统一和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②从过程来看,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是在克服各种分裂割据因素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统一的。③从影响来看,封建国家的统一保持了社会安定,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加强了民族融合和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6、民族战争和民族关系的主流

  (1)中国古代的民族战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一类是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应注意把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与我国各民族共同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严格区别开来。前者是我国兄弟民族间内部的事情,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说;后者是我国各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势力,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和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斗争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分析评价时要注意两点:首先,对历史上的各民族应一视同仁。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各民族的统治者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对待这些战争,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整体的角度去分析。不应有狭隘的民族感情。其次,对民族战争,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既不能把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战争,一概说成是汉族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也不可把少数民族对汉族地区的进攻都说成是“掠夺”、“破坏”。

  (2)中国古代社会各民族之间有抢掠、有迁徙、有战争,也有和议。但是,战争与冲突是暂时的,民族友好才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即使在发生战争与冲突的情况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也没有中断。民族友好成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有客观的经济基础。中国疆域内国土大体可分为三大经济区域,即南方水田作物区,北方旱田作物区和北方游牧区。这三大经济区域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和互补性乃至相互依存关系。这种经济上的互补和相互依存就是民族友好的经济基础和根本原因。

7、几个重要封建王朝民族政策的比较

  (1)汉武帝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相似之处。①两人都击退了少数民族贵族的骚扰,稳定了北部边境。汉初,匈奴兵经常掠夺西汉北部边郡。汉武帝时,对匈奴展开了长期猛烈的战争,击败了匈奴,西汉北部边郡得到了安定;唐初,东突厥不断发兵南下威胁唐朝。唐太宗派兵大败东突厥。②都重视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和友好往来。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各族同内地的联系;唐太宗于641年派人送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成婚,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关系。③都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管辖。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与西南的联系;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置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做都督。

  (2)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和特点。①唐朝的主要方式和特点:通过战争挫败少数民族贵族的进攻,如唐太宗打败东突厥的进攻;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如安西、北庭都护府及黑水都督府等机构的设置;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渤海郡王、云南王、怀仁可汗的册封;进行和亲活动,如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②两宋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在少数民族进攻和民族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以议和方式缓解冲突;采用支付钱物(岁币)的办法得到边境相对安定。③总之,唐朝以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控制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两宋时内地政权对周边地区没有力量上的优势,控制和管理松弛,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仍然有发展。

8、对政治改革成与败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认识

  (1)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一般有两种情况:整体适应,部分不适应;完全不适应。针对第一种情况的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作局部调整,这样的局部调整就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等。第二种情况是根本矛盾,这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造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种根本的改造就是具有革命性的改革,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如商鞅变法等。

  (2)凡是改革,都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必然遇到阻力。革命性的改革,触及的是社会腐朽势力和没落阶级,斗争更为尖锐。

  (3)改革有成败,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有:①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商鞅变法的成功就在于它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遵循了社会发展规律。②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如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们在北宋政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权势,坚决反对变法。

9、秦汉至明朝前期的对外开放政策

  (1)两汉时期,中国空前强大,与朝鲜、日本、越南、安息、大秦等国展开频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密切了中国与亚、欧各国的友好交往,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2)隋唐时期,海、陆丝绸之路更加畅通,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唐朝与日本、天竺、波斯、大食及东罗马帝国的交流更加频繁,前所未有,在此基础上推动了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3)宋元时期,一方面海外贸易发达,另一方面中国科技西传,尤其是三大发明对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有四大特征:一是官方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郑和下西洋密切了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二是由于欧洲殖民者的不断骚扰,对外交往贯穿了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是统治者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外商来华,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四是西学东渐,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10、汉、唐对外交往的差异性

  (1)政策——唐朝政府比汉朝更加注重对外交往,政策更加开明,同唐朝有交往的国家增多。

  (2)路线——汉朝以陆路为重,而唐代则水陆并重,通过海路东达朝鲜、日本,南向、西向可达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

  (3)物品——汉朝对外交流物品、技术种类较少,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朝交流范围更加广泛,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

  (4)影响——汉朝商贸具有单向性,往往是以中国文化输出为主;唐朝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文化,而且广泛吸取各国经济文化成果,注重对中外文化兼收并蓄。唐朝对外交往比汉朝对外交往对世界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唐土”、“唐服”、“唐人”也可为证。

11、中外交流频繁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①中国古代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是吸引周边国家的根本原因。②开放的对外政策是推动中外交流的重要条件。③随着科技发展,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进步,陆路和海路两条丝绸之路的畅通也是中外交流源源不断的客观条件。④郑和、玄奘等人都对中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影响:中外频繁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交流,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都有重大影响。一方面,兼收并蓄的政策,不仅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推动了我国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科技、政治、经济、文化源源不断地外传亚、欧、非,推动了整个世界特别是我国周边国家的文明进步,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形成了以中华文化圈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12、明清时期由对外开放转为闭关自守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是落后的封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闭关自守政策,即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1)原因:从主观因素看:①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古老的中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封建统治者只能依靠强化君主专制,加强特务统治,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等手段来维持封建统治,封建统治者必然害怕和拒绝任何新事物的传入。②几千年来我国经济结构是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在落后闭塞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因循守旧、骄傲自大和闭关自守的思想。从客观因素看:①从明中期到清前期,中国先后遭到外国骚扰和侵略: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倭寇侵扰东南沿海,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侵占台湾。为了防御外国侵扰,封建统治者采取了消极的“闭关自守”政策。②清政府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后,各地反清斗争持续不断,东南沿海一带的反清斗争更是此伏彼起。尤其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同东南沿海和流亡海外的反清志士,保持密切联系,为“反清复明”而斗争,这也是清政府实施闭关政策的一个客观原因。

  (2)影响:①一定程度上对外来侵略有某种民族自卫作用,保护了封建自然经济。②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二、典例剖析

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确立之后绵延了二千余年,耐人寻味。回答1—5题。

1、这一制度确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在( )

A.战国、明朝        B.秦朝、清朝

C.隋唐、明清        D.汉朝、清朝

2、这一制度的根本特征是( )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中央政府设置丞相

C.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D.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3、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负责监察事务的职官主要是( )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通判   ④按察使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布局中,体现皇权至上特征的是( )

A.帝王住所居中布局     B.正宫以外设有离宫

C.不断扩大建筑规模     D.建筑物上雕龙刻凤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自确立之后绵延了二千余年,从根本上讲是因为( )

A.地主阶级政治家的先后传承

B.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C.与西方国家相比这一制度具有优势

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抵御外侮

解析:

  上述例题分别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结束时间、根本特征、监察制度、对建筑布局影响和长期存在原因等角度考查了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答案:1、B   2、D   3、D    4、A    5、B

6、有关科举制度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

A.隋朝开始实行的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

B.使门第不高的地主可以凭自己的才学参与政权

C.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D.是为打击魏晋以来的士族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解析:

  科举制度的概念为用考试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B、C、D三项分别为科举制度的作用、命题范围、与目的。

答案:A

7、有人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频繁,但为结束分裂混战局面、走向统一准备了条件,其条件有( )

①实现了区域性统一     ②促进了民族融合

③变法中秦国强大      ④人民渴望统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题时应逐条分析,加以判断。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的数目减少,实现了区域性统一。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最先进的强盛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答案:D

8、(2005·上海)“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解析:

  认真审题,注意石刻材料中“皇帝”一词,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B

9、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解析:

  本题为材料式问答题。回答的重点共有三个差异一个原因:即两者目的的差异、性质的差异、影响的差异及中国的航海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题中材料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做了与教科书不同观点的介绍,对其外交政策给明朝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提供了一些与教科书观点不同的材料,在答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造成两者诸种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的不同,一个是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一个处于新生的资本主义兴起时期。

答案:

  (1)目的与性质: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西方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2)历史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西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西方远航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加强了与世界各地的联系。(3)原因:明初贡赐贸易“倍偿其价”,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事业每况愈下。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动,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