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练习
 



  

中国现代经济成长历程


 

一、复习策略

(一)考纲解读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严峻的经济形势、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方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文革动乱中的国民经济,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改革开放的成就。

(二)策略设计

  归纳整合为若干子专题,突出主干,强化落实,如:建国以来三条经济建设的基本路线,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建设历程,建国后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建国以后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几次重大变革等,形成对建国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完整把握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思想认识等。

(三)内容精讲

1、建国以来三条经济建设的基本路线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中国共产党于1953年制定了该路线。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为适应此形势,中国共产党于1958年制定了该路线。总路线规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使党和国家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高速度,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极大困难。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十三大上提出此路线。该路线规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基本路线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2、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建设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拉开了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序幕,是中国近代化的延续。根据其主要特点,可以把中国现代化建设分成三个时期:

  (1)重点发展工业化(1949—1965):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一化(工业化)三改(对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改造)”,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以后党和政府制定和执行“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迈开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步伐。中共八大提出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但在实践中偏离了方向,照搬苏联工业化的模式,把重工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以及体制的弊端,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曲折。

  (2)现代化建设的曲折(1966—1976):由于“左”倾错误恶性发展,体制弊端未加克服,片面强调政治斗争,使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生活严重错位,导致经济衰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挫。

  (3)现代化建设的腾飞(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对农村和城市,即农业和工业的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制订,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工业现代化获得巨大发展,出现了腾飞的局面。

3、经济体制改革

  (1)含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特定的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目的是解放生产力,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必要性:①原有经济体制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②原有经济体制不能迅速推动科技进步,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经济体制改革也是适应新技术革命的迫切需要。

  (3)进程及意义:

 

开始时间

内容

意义

农村

70年代首先从安徽、四川开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的发展

城市

1985年后全面展开

经济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存;管理: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分配: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形式;流通:市场经济体系

城市经济呈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点是: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在分配上,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就克服了人民公社旧体制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的弊端,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增强了责任感,提高了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建国后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土地改革——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②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⑨意义: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②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③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①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②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③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②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5)制定经济政策时遵循的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住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5、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关问题。①必要性:这是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更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特点,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②目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③原则:平等互利。④内容: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2)进程:①1979年,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的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②1980年,正式确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③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及几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全省成为经济特区;1991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这样,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3)对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理解:①全方位是指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经济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②多层次是指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沿边城市以及内陆地区等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

6、建国以后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几次重大变革

  (1)第一次是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主要原因是照搬苏联模式,主观上急于追求实现现代化。核心内容是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曾起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一定成就。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活力。

  (2)第二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原因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收了“文革”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核心内容是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结果是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腾飞,成就举世瞩目。

  (3)第三次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原因是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结果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迎接21世纪的竞争和挑战。

二、典例剖析

例1、下列图表反映出的经济现象说明(单位:亿元)( )

年份(年)

农业

工业

社会总产值

1949年

326

140

557

1953年

510

450

1241

A.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蒸蒸日上,成绩斐然

B.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C.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已完成

D.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读表能力。由表格中的年份1949年和1953年可知是建国初期,因而数据的变化说明了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答案:B

例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个体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题目中的四个选项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解题关键是要弄清它们之间是“一体两翼”的关系。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两翼”。“一体”是发展生产力,“两翼”是变革生产关系。

答案:A

例3、(2007·南通)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 )

①“一五”计划经济指标提前完成

②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国内主要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历史事物发展特征的能力。①和②不符合史实。三大改造的完成实际上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中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矛盾,而是变为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答案:D

例4、据下图判断,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的铁路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⑥            D.⑤⑦

解析:

  ①是大秦铁路,②是兰新铁路,④是陇海铁路,⑤是湘黔铁路,这四条铁路都不是在“一五”期间建成的;在“一五”期间建成的铁路是③宝成铁路和⑥鹰厦铁路。

答案:C

例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1952年的投资总额及其比重

投资额

(或投资比重)

总计

工业

农业

水利

运输

邮电

商业

文教

卫生

城市

建设

其它

1950~1952

合计(亿元)

78.4

30.1

10.3

17.7

2.7

3.9

2.6

17.1

1950~1952

合计(%)

100

38.4

13.1

22.6

3.4

4.97

3.3

14.2

——据《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第254页数据整理,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版

材料二 1953~1959年沿海与内地基本建设投资

年份

投资总额(亿元)

比重(沿海与内地之和为100)

注:沿海指粤、闽、浙、苏、鲁、冀、辽七省和京、津、沪三市,其他省区为内地

1953~1957

沿海

内地

沿海

内地

230.08

262.75

46.7

53.3

1958

105.55

163.45

39.24

60.76

1959

126.58

223.14

36.19

63.81

——资料来源于《1953~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第29l页

国家统计局《1950~1985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第45页

  材料三 因为顾及可能发生的战争威胁,并且为了改变西部地区工业落后面貌,国家实行在沿海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156项”工程(指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主要分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吉林、长春、沈阳、抚顺、包头、西安、洛阳、太原、兰州、成都、武汉、株洲等城市,106个民用工业中55个在东北,32个设在中部;44个国防企业。有35个设在中西地区.其中21个安排在川陕。(当时审查厂址时,要把厂址标在地图上,并且用直线标出它与台湾、韩国、日本等地美军基地的距离。)

——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试从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方面说明我国50年代基本建设投资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50年代基本建设投资形成上述区域布局出于哪些考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1)问设问非常明确,要求从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两方面说明。产业结构由材料一的表格分析可知主要集中于工业、农业水利和运输邮电,区域布局由材料二、三可知主要倾向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第(2)问由材料三“因为顾及可能发生的战争威胁,并且为了改变西部地区工业落后面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得出答案。

答案:

  (1)①从产业结构看:重点投资于工业,农业水利和交通运输邮电。②从区域布局看:重点投资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

  (2)①接近资源、能源;②国家安全;③有利于改善落后地区经济面貌。

例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

——《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

  材料二 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回答:

  (1)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

  (2)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共和国史中的人民公社化问题,要求考生“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并进而引出“主要教训”。第(1)问主要考查史料阅读能力和提炼、概括能力;第(2)问主要考查分析、评价能力,要求考生深入思考,提炼出观点,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

答案:

  (1)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大二公”,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严重地脱离了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分配方式:“一平二调”,实行平均主义和无偿调用,完全违背按劳分配的原则。危害: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遭到很大的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搞建设必须从中国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