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练习
 



  

中国现代政治文明历程


 

一、复习策略

(一)考纲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及“三反”、“五反”运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反右倾”斗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开始、全国夺权和二月抗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外关系的新成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的交流),新时期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

(二)策略设计

  归纳整合为若干子专题,突出主干,强化落实,如: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比较,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新中国外交的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内容与评价等,形成对我国现代政治文明历程的总体认识,加深对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和外交原则的准确理解等。

(三)内容精讲

1、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如下:

  (1)三大改造完成后,1956年中共“八大”认为国内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①原因:民主革命和三大改造完成后,剥削阶级已经消灭,阶级矛盾已不是主要矛盾;当时国民经济较为落后,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敌视,孤立新中国,同时也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

  ②影响:党据此提出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并取得重大成就,进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但也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失误。

  (2)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认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

  ①原因:1957年极少数右派分子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帝国主义掀起世界性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党过重地估计了阶级斗争形势。

  ②影响:党急于求成,提出忽视客观规律的建设总路线,轻率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泛滥,致使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局面;“文革”又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十年内乱,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认了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作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正确决策。

  ①原因:党及时总结“文革”教训,重新确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

  ②影响:党据此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战略部署,十四大又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

  (1)基本进程和特点:

  ①1949~1956年: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新中国成立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初步建立。

  ②1957~1976年:1957年发生了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1959年开展了“反右倾”斗争;1966年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和践踏。

  ③1978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展了大规模的拨乱反正,政协、人大制度不断发展。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民主法制的健全完善。

  (2)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三次大挫折

  ①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把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把大批的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是敌我矛盾处理。

  主要影响:逐步导致了阶级斗争扩大化,从而改变了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这是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错划为右派的人,长期受委屈和压抑,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国家的建设事业蒙受损失。

  ②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

  主要原因:毛泽东认为彭德怀上书是反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是右倾的表现,开展了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

  主要影响: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党内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延长了“左”倾错误的时间,给经济建设造成更大的危害。

  ③文化大革命

  主要原因:6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左”倾错误更加严重,毛泽东认为修正主义正在复辟。

  主要影响: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使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

3、《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比较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优越性及其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州、县三级。

  (1)原因:①中国在历史上长期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②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③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④自1840年以来,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斗争中,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互不分离的政治认同,这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社会基础。

  (2)优越性:①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②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③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④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3)特点:①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王朝的集中统一领导。②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

5、“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

  (1)含义:①“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②“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等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区别。③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④有宪法和法律保证,有实行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2)提出:它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是在中国的国际地位日渐提高,许多国家纷纷与台湾断交、与中国建交,尤其是美、日与中国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日与台湾断交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关键步骤如下:

  ①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②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阐明了中共对台湾当局的态度、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③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④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

  (3)实践: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②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4)意义:①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②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③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总之,“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它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5)祖国统一的基本认识

  ①统一的有利条件:综合实力的增强;人民渴望统一;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统一的政策和策略;有利的外部环境。

  ②影响统一的不利条件: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③基本认识:统一是长久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短暂的,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合则利,分则害,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任何分裂势力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统一需要实力和政策,实力是基础,政策是关键;统一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必然得到人民的拥护。

6、新中国外交的发展

  (1)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①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②概况: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积极同邻近的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上,新中国不仅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而且在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1955年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20世纪70年代

  ①政策:积极改善中美、中日关系,开拓外交新局面。

  ②概况:1971年,在第26届联大上,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中美签署《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1974年,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主张。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

  ①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

  ②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③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④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⑤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4)建国以来中美、中日关系发展历程

  ①中美关系: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华采取军事遏制、经济封锁、政治孤立政策。构建对中国和苏联的包围圈,把朝鲜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派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拒绝承认新中国,阻挠新中国加入联合国,对华实行经济封锁。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化。尼克松访华,签署上海公报,表明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中美发表建交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80年代至今——有发展、有摩擦(合作与斗争并存)。

  ②中日关系:冷战对立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后至1972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大力发展经济,在对华问题上,日本追随美国,唯美国马首是瞻。中日关系处于冷战对立时期。友好和平交往时期——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中日关系进入友好和平交往时期。

  (5)正确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①外交政策的本质及决定因素——任何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从本质上都是国内政治的延伸,它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制约;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权阶级属性;民族利益;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②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中国不谋求对外扩张的霸权,特别是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面临着改变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上述情况决定了新中国外交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争取一个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在和平、平等的基础上和一切国爱发展友好关系,至少有一个正常关系。③新中国外交的几个特点——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最基本特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团结,始终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我国外交政策经历了由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到重国家利益的新型外交的转变;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的又一重要基石。

7、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评价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①酝酿: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党的工作。1978年5月,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②产生: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实际上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改革开放决策。

  ③逐步发展:1982年,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④走向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这个谈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从理论上作出了新回答,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九个方面:①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②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③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④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⑤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⑥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⑦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三步走战略。⑧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⑨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3)邓小平理论的评价

  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8、建国以来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探索

  由于受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主要借鉴了苏联的经验,从而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苏共二十大后,中共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从而开始了适合中国国情道路的探索。这个时期的探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屡遭挫折,出现了重大失误: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并发生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全局性的错误和挫折。

  特点和评价:第一,在探索的指导思想上,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发展趋向,即形成了一些正确的或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实践经验。从整体上看,这个趋向是主要的,因而取得了很大成绩。另一个趋向就是错误的,即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设想和实践经验,最后导致了一系列失误。这两种趋向是相互渗透和交织的,不仅共存于全党的共同探索中,还往往共存于一个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这两个趋向都在积累,最终“左”的错误的积累和发展占了上风,导致了“文革”的发生。第二,这一时期的探索,总的来说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方面过于追求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发展,因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探索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党中央吸取了“文革”的教训,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重心完全转移到经济建设轨道上来,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了对农村、城市及其他领域的全方位改革,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指导思想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集体领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改革开放,开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特点和评价:第一,这一时期的探索,是在继承和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出现的。第二,这一时期的探索,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系统纠正了“左”、右倾错误,对阶级斗争和“左”倾错误进行了系统清理;放弃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枷锁,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作了正确判断,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指导方针。

二、典例剖析

例1、建国初期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

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抗美援朝使我国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来搞建设,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地主阶级,镇压反革命基本肃清了国内的反革命残余势力,都起到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的作用,答案A项正确。三大运动中除土改是继续完成反封建的任务外,其余两个运动均与三大任务无直接关系。抗美援朝虽然反对美帝国主义,但不属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B项错误。这一时期的土改是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C项错误。D项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是三大改造的结果,应排除。

答案:A

例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 )

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团结  ③共同繁荣  ④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新中国基本民族政策的再认再现能力。题目中的前三项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而“民族区域自治”则是在此原则下具体实施的政策和措施。

答案:C

例3、(2005·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

①废除剥削制度       ②消灭阶级压迫

③统一国家财政经济     ④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政策措施为切入点,意在考查考生准确把握及辨析历史概念的能力。题干限定的答题范围是“新中国建立初期”“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根据上述限定条件,题干中的③与题意不符,由此可排除备选项中包含有③的A、C、D三项。

答案:B

例4、(2005·全国)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

①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②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内容及影响为主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及准确理解历史结论的能力。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因而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拔乱反正任务的完成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就,因而④与史实不符。

答案:A

例5、(2005·苏州)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再到20世纪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种前进性表现在( )

①对社会阶段的认识

②工作重心的转移

③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

④产业结构的调整

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解题首先要理解时间界限,其次要理解“前进性”。所谓“前进性”是指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探索中趋向科学合理。在十三大上明确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之后实行改革开放,产业结构调整随之放开;③所述内容是1949年确立的,故排除;1992年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例6、读下图:

  回答:与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相比,1949年召开的政协会议有哪些不同之处?试从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参加人员、会议内容及作用等方面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时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比较时注意结合所学知识。

答案:

  (1)从召开的背景看,1946年政协会议召开时,国民党拥有较大的力量,军事上处于主动,民主党派对国民党还抱有很大的幻想;1949年政协会议召开时,人民民主革命已基本取得胜利,民主党派已开始同共产党密切合作。

  (2)从两次会议的参加人员看,新政协具有更大的广泛性。

  (3)从会议内容看,1946年的政协会议是为了讨论中国的和平民主问题,会议争论的焦点问题是政权和军队问题;新政协会议是为了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会议解决了新中国建国所需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了国家的领导人,规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和代国歌。

  (4)从会议的作用看,1946年政协会议通过的决议是有利于人民的,但不久就被国民党公开撕毁;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新政协成为新中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