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题是生物学从宏观方面对生物进行的深入研究。它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从种群到群落,再到生态系统、生物圈,从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到生物圈的稳态,从环境污染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层层深入,多方位、多角度地研究了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的关系。这些内容正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当然也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所以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一、考纲分析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学研究的宏观领域。从考纲来看今年生物考纲与去年考纲相同,没有改动。但考纲中透出的信息不能忽视。一是考试的性质:选拔性考试,择优录取。二是能力考察要求仍是四种:即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考纲中对这4个方面给予了明确的界定。今年高考生物大纲把观察、调查、比较、分析、综合、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系统分析等科学方法纳入到能力考察的范围,并且确定了它在能力中的地位。
二、复习策略
(一)务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框架网络
1、认真细致阅读课本。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能使用恰当生物学术语,阐述学过的生物学现象、方法、概念和原理”。课本是指南,课本是依据。把课本读厚的目的是把课本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这种由薄到厚的过程,就是不断思考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对课本不断理解加工的过程。例: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叫做种群。这一概念的关键词是“一定空间、时间”,“同种”,“总和”,通过阅读课本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处延。
2、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把课本读厚可以把细节搞清楚,但是,也容易只见树林不见森林。因此,在“读厚”的基础上,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归纳,把握全章的主干知识部及其内在联系,这就是把课本读薄的过程。实践表明:清晰的知识网络,有利于联想记忆,有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层次联系知识、拓展知识的能力,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3、比较基本概念、原理。该专题有许多学生易混淆的概念、特征、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应对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异同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环境因素与生态因素,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和主导作用;种内斗争和竞争;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
生物与环境从宏观角度沟通了与其他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生命活动的调节为基础。建议复习这部分内容时,以生物的适应性为中心,沟通进化以及生命活动的调节;以物质循环和能量代谢为中心,沟通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有关内容。
(二)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学习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还应该用所学知识指导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本单元知识与许多世界性的重大问题紧密相关,环境、资源、人口、粮食和能源问题等,其中环境问题中的焦点是: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水体污染(富营养化、生物的富集作用);热点是:沙尘暴、西部大开发、植被保护和生态农业、外来物种入侵等。
(三)重视实验,提高动手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的考查在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考查目标是:能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能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实验结论,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在平时的复习中,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视角地观察、思考、理解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问题,学会知识的应用,学会实验方案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设置对照原则。
三、重难点分析和规律性总结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环境中的各因子虽然是综合地对生物起作用,但总有某个因子起主导作用。
(1)影响在不同海拔高度和纬度植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温度;
(2)在同一纬度上影响植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3)同纬度、同经度上影响植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阳光;
①光质是影响水生植物垂直分布的主导因素。
|
光质 |
生物分布 |
表层海水 |
红光、蓝紫光较多 |
适于富含叶绿素a、b的绿藻进行光合作用 |
海水稍深处 |
红光、蓝紫光、绿光、青光 |
适于含叶绿素a、c和藻红素、藻兰素的褐藻生存 |
海水深处 |
绿光 |
适于富含藻红素的红藻生存 |
注:海水中透射率最高的是绿光,蓝紫光大多会被海水反射,因此海面看上去是蓝色的。 |
②光照强度主要影响陆生植物的垂直分布(分层现象)。
(4)光照时间长短是影响植物开花的主导因素。
2、海拔高度、水域深度、地形等非生态因素间接地对生物产生影响,本身不直接影响生物。
3、动物单位体积的散热面积与温度高低呈正相关关系。
|
温度 |
单位体积散热面积 |
生物分布 |
北方动物 |
低 |
小 |
个体大,端小 |
南方动物 |
高 |
大 |
个体大,端大 |
(二)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
1、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关系:
2、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
“S”型曲线 |
“J”型曲线 |
前提条件 |
环境资源有限 |
环境资源无限 |
种群增长率 |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 |
保持稳定 |
有无K值 |
有K值 |
无K值 |
(三)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1、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图:
2、环保热点及复习时常忽略的知识点:
(1)环保热点:生态农业、温室效应、水体富营养化、臭氧层遭到破坏、酸雨等;
(2)常忽略的知识点: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的区别、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区别。
四、命题分析及应试策略
1、近几年高考理综本专题的考查主要是选择题形式,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构建知识网络、运用分析与归纳等方法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运用图表精确表达有关生态学现象的能力。
典例1、(07广东生物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答案:C
典例2、(06年重庆卷)题1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一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
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C
典例3、(07年全国理综合卷Ⅱ)下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答案:D
2、本专题复习时也要注意与新陈代谢等其他专题之间的联系。如碳循环中连通生群落与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所有生物的细胞呼吸。
典例4、(06年广东卷)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答案:
(1)下降 缺乏光照情况下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长
(2)缺乏泥沙,分解者数量太少
(3)减少 消费者较多,消耗较多的氧气
(4)①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
②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之间应保持适宜比例,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对稳定
3、联系当前日趋严重的全球性污染问题,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典例5、(07上海)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是多种酸性污染气体溶于大气中的水分后,产生硫酸或硝酸等化合物,然后随着雨点降落下来而成。某生物探究小组为了了解酸雨对陆生植物的影响,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方案:
目的原理:大气中的SO2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验室中以SO2模拟酸雨,研究不同SO2量对两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从而了解自然界中酸雨对植物的危害。
实验材料:
(1)实验装置如下图。
(2)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SO2气体,气体流量计(控制充气量)、蒸馏水、植物培养液等。
实验步骤:
①取5套实验装置并编号,设立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发芽后,取已长出一片真叶的幼苗若干株,分别直立于盛有植物培养液的玻璃皿中,并放入各实验装置的容器内,如上图所示。
③按图装配好实验装置。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关闭实验装置活塞,将装置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下。在5天统计各组两种幼苗的死亡数,并计算死亡率。
实验结果:(1)实验结果如下表。
编号 |
1 |
2 |
3 |
4 |
5 |
SO2量 |
C1 |
C2 |
C3 |
C4 |
C0 |
死亡率
(%)
|
甲 |
0 |
10 |
40 |
80 |
0 |
乙 |
0 |
0 |
20 |
40 |
0 |
(2)在下面空白处画出直方图,比较甲、乙两种植物幼苗的存活率。
讨论: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在“酸雨对陆生植物影响的模拟实验”的研究中,除本试题的“方法”与“指标”外,请你另外设计方案,填入下表。
答案:
实验步骤:
(1)实验组的对照组
④向四套实验装置的容器中充入不同量的SO2气体;对照组应充入空气
⑤适宜的温度 光照
实验结果:
(2)
讨论:
SO2浓度越高,对植物生长影响越大,但不同植物受影响的程度不同,间接说明酸雨对自然界植物的影响。
拓展实验:
|
|
配置不同浓度的硫酸、盐酸或者硝酸溶液作为模拟酸雨。 |
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棱出现其他不正确生长现象。 |
- 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