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练习
 



  

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一、词类活用

  汉语的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等类;虚词可以分成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等类。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语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副词经常用作状语、补语,等等。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和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等。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名词用作状语,并不是词类活用,但是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

二、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式

(二)被动句式

(三)倒装句式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2、宾语前置

  3、定语后置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四)省略句式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五)疑问句式

(六)否定句式

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晋函陵——《烛之武退秦师》

解析:

  “军”为名词,在这里就解释为驻军,作动词用。注意:这里所说的“名词用作动词”特指用作一般动词。其实,名词用作动词后,还可以是使动用法或者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邻之,军之也——《烛之武退秦师》

解析:

  “厚”、“薄”皆为形容词,在这解释为变雄厚、变薄弱,做动词用。注意:这里所说的“形容词用作动词”特指用作一般动词。其实,形容词用作动词后,还可以是使动用法或者意动用法。

  再如“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素留侯张良……”

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

例:①焉用郑以陪邻?

  ②项伯杀人,臣之。

  ③广故数言欲亡,忿恚

解析:

  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尉”,成为使动用法。“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

  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

  例如:

  不及物动词类:

  ①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告子下》)

  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蝉。(辛弃疾《西江月》)

  ④冻风时作,作则砾。(《满井游记》)

  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的,但较少见。例如:

  ①晋侯赵盾酒。(《左传》)

  ②序八州而同列,百有余年矣。(贾谊《过秦论》)

  再如: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之。”

  “外连横而诸侯。”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也。”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

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再如:

  “今媪长安君之位。”

  “求木之长者,必其根本。”

  “本而用,则天不能贫。”

  “故明主其法而其刑也。”

  “夫定国之术,在于食。”

  “过当则伤和,是以其齐(剂)也。”

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

  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之。”

  “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之,非约也。”

  “魏置相,田文。”

  “昔殷纣乱天下,鬼侯以诸侯。”

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

  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

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例如:

  ①渔人甚之。(《桃花源记》)

  ②邑人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③其家甚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第十二》)

  再如:

  “时充国年七十余,上之。”

  “且愚人尚之,况于将相乎?”

  “大将军邓骘其才。”

  “且夫我曾闻仲尼之闻而伯夷之义者……”

  “是故明君五谷而金玉。”

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如: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②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我。(魏禧《大铁锥传》)

  再如: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之。”

  “虚心而百氏。”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鱼虾而麋鹿。”

  “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之。”

  “诗者,情,言,声,义。”

  “天下乖戾,无君之心。”

名词用作动词

  例如:

  “沛公欲关中,使子婴为相。”

  “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置人所鱼腹中。”

  “赵王之子孙者,其继有在者乎?”

  “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焉。”

  “顺流而。”

数词用作动词

  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

解析:

  做霸主是凭德行,但贵国(晋)使自己的德行反反复复没有定准,那怎么长期掌握诸侯呢?

  ②籍令秦始皇长世,……虽三皇,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解析:

  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简析:

  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②的“四”“六”)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如例①的“二三”)变化。

  再如:

  “六王毕,四海

名词用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例如: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

  “天下应,赢粮而从。”

  “豕立而啼。”

  “丁壮号哭,老人啼。”

  “行,明灭可见。”

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例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无不行而前,莫敢仰视。”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例如: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好事者载以入。”

  “乃书帛曰‘陈胜王’。”

  “速去,不然,将杀汝。”

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例如:

  “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变姓名,诡踪迹,宿。”

  “(陆贾)迺病免居。”

  “童子坐而执烛。”

  “相如斥之,辱其群臣。”

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例如:

  “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

  “西望夏口,望武昌。”

  “月明星稀,乌鹊飞。”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

  “皆出山下平地,盖出也。”

动词用作名词

  例如:

  “殚其地之,竭其庐之。”

  “盖其又深,则其又加少矣。”

形容词用作名词

  例如:

  “将军身披。”

  “是故亦圣,亦愚。”

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解析: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也。”

解析: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

解析: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者也。”

解析: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5、无标志判断句。

解析: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解析:

  “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2、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解析: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即为此种用法。

3、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4、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二)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

解析:

  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解析: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

  “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唯利是图

  唯命是从

  “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

解析: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亚父面向南坐。”

3、定语后置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解析: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介词结构作后置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解析: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四、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更普遍。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

  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解析:

  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省略“其”或“彼”)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省略“其”或“彼”)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省略“渔人”)具答之。(省略“其”或“彼”)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解析: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

  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解析:

  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

  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

  “赐之彘肩。”(《鸿门宴》)

解析:

  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五、疑问句式

  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

  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六、否定句式

  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

  否定代词(莫)

  否定性动词(无)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

七、固定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例释:

  文言文有一些固定搭配的句式,牢牢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翻译非常有帮助。现将常见的固定句式汇集如下: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因此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微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2、……,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

  ——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等,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

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对太行、王屋怎么办?

7、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冶邺》)

  ——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

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

  例: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师说》)

  ——因此,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9、所以,译为“用来……的”、“……原因”、“……的方法”。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

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11、有以……,无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的”,“没有可以拿来……的”。

  例1: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

  ——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办法。

  例2: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

  ——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

12、庸……乎,译为“哪……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3、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

14、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

  ——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15、无乃……乎(与),译为“恐怕……吧”。

  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恐怕是你们的过错吧?

16、……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的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17、孰与,以……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怎么样呢?

18、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19、有……者,译为“有个……人”。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

  ——县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读书考秀才,但是多次没有考中。

20、与其……孰若(无宁)……,翻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

  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21、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怎能不怨愤呢?

22、(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水中,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

23、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

  例1: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展笑颜!

  例2: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