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2007年12月22日至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会议指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务之急是抓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本之策是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关键之举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切中了农业农村发展要害,抓住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问题,是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从农村发展迫切需要出发,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既包括深化农业基础地位认识,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又包括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还包括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3、2007年12月3日至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必须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紧绷,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巩固完善强化支农惠农政策。突出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着力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着力抓好农业生产,发挥广大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力争粮食生产再获好收成。要切实改善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深入推进扶贫开发,让广大农民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
4、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必须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必须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必须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必须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必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问题切入】
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
经济常识角度:
(1)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2)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3)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4)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必将拓展我国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从而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
哲学常识角度:
(1)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们要统筹城乡发展。
(2)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以前我国是农业支持工业,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财力和条件,因而能够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明确事物所处阶段和地位。从人均GDP及财政收入的增长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能够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
(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
政治常识角度: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府积极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巩固。
(3)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导,也体现了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
经济常识角度: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3)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①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②扩大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③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④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⑤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⑥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哲学常识角度:
(1)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我国当前的国情出发提出来的。同时在落实党和国家新农村建设具体政策时,要从变化发展的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
(2)用联系的观点看伺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工作中既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真正受益。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农村建设必须搞好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坚持规划先行、抓好示范,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规划应该具有前瞻性,充分考虑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长远发展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绝不能搞千篇一律、“千村一面”。
(4)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新农村建设中,“三农”问题是核心,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的核心,要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新农村建设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但机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政治常识角度:
(1)政府要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能。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应该履行好经济建设职能、文化建设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要依法行政。
(2)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的关注,说明政府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在了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
(3)要坚持党的领导。统筹城乡发展,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党坚持科学执政、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
3、为什么要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经济常识角度:
(1)我国是一个大国,有十几亿人口,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都绝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
(2)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基础脆弱仍然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我国农业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具体表现为五个“加大”:一是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二是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和适时适度调控进口难度加大;三是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四是缩小城乡差距难度加大;五是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
(3)我国主要农产品仍处于供求平衡或偏紧状态,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大量农产品生产者逐步转变为农产品消费者,整个国家的人均农产品消费量也将随之显著增加。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4)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有利于改变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的基本状况,有利于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基本格局,有利于改变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增收困难的基本局面,有利于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
政治常识角度:
(1)我们党高度重视农业基础建设,体现了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也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表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以及国家实施经济、文化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3)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有利于改变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的基本状况,有利于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基本格局,有利于改变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增收困难的基本局面,有利于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这是国家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4、怎样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经济常识角度:
(1)必须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
(2)必须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必须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
(4)必须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5)必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哲学常识角度: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要按照适合国情的原则体现了从实际出发。
(2)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要坚持适合国情、着眼长远又稳步增加的原则,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3)联系的观点。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要着眼长远,体现了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4)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因此,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要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要稳步推进。
5、从政治常识的角度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农业?
(1)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捍卫者,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经济职能。
(3)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要求。
(4)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6、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1)稳定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和支农惠农政策。
(2)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培育新型农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3)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4)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用现代市场体系提升农业。
(5)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6)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格保护耕地,促进粮食稳定增长。
(7)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7、为什么要节约集约用地?
(1)节约集约用地可以保障耕地面积的底线,确保粮食安全、农业稳定、粮食价格稳定,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改变粗放式用地方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3)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4)有利于缓解土地资源紧缺,增加土地的供应量,满足住房建设的需求,增加保障性用房的供应量;
(5)有利于平抑房价,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8、用哲学原理分析我国的耕地保护制度。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
(2)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民主要的生活保障。严格保护土地,有利于粮食生产以及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我国解决粮食问题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因此必须严格保护耕地。
【考题启示】
【例】(2007年高考山东卷)28.(25分)2007年中央“—号文件”强调,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表1 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
农业科技贡献率(%) |
每万人农村人口农业科技人员数(人) |
中国 |
发达国家 |
中国 |
发达国家 |
48 |
70——80 |
1.7 |
40 |
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1)指出表1(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2)新闻宣传部门在总结推广某地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典型经验时,采取的步骤是:深入到该地调查了解,取得详实丰富的资料;再进抽象总结后形成共同的经验;最后建议其他各地以此为指导,结合本地情况学习该地的经验,以推动农业创新工作的开展。
请写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的哲学依据及主要内容,并概括出说明这—哲学依据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1)①经济信息:表1说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比过去有较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不高,我国必须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利于提高农业整体素质,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哲学依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
主要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