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练习


一、选择题

1、某县地广人稀,生态脆弱。长期以来农民的广种薄收、野外放牧加重了生态植被的破坏。为了确保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该县着手实施生态修复项目,过去的“不毛之地”逐渐变成了绿洲。这说明( )

A.人们对自然资源只能保护而不能利用

B.人们改造自然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改变发展模式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据此回答2~4题。

2、由于人类对全球变暖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变化的研究还刚刚开始,对不少异常气候和灾害的成因和相互关系还缺乏了解,更谈不上作出准确的预测预报,很多应对措施和经验具有盲目性、偶然性,只能量力而行。这说明( )

A.人类是最终能够完全认识整个世界的

B.人的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C.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3、2007年6月4日,我国正式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是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性文件。根据这个方案,中国将采取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一系列手段,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这一方案的实施过程在哲学上体现了( )

A.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B.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C.意识指挥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D.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都是积极的

4、科学研究基本确认,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近百年来,地球气候在人类一点一滴的活动中逐渐变暖了,我们每个人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这一结论表明( )

A.自然物的存在与变化依赖于意识

B.人类活动需要服从自然的属性与规律

C.人类活动改变了自然物的客观属性

D.人类利用自然物体现了人的本质能力

5、目前,一些城市已经提出要建设生态城市,其目的就是要探索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既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又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从哲学上看,这种发展思路( )

①做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②是全面看问题的两点论

③承认观念的创新能够决定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做到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说明( )

①物质是客观的、可知的        ②物质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③客观实在是物质区别于意识的特性   ④客观实在是世界上一切现象的共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7年7月20日,国务院宣布,决定自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7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回答7、8题。

7、日前,我国经济处于高位加速增长轨道。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11.5%,其中第二季度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11.9%,这是十多年来罕见的高增速。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利率政策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 )

A.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质变

8、加息和调减利息所得税是对经济形势的及时反应。“双率”政策的调整有利于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有利于防止当前经济转向过热。上述材料说明( )

①主观认识需要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②意识能反映并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9、对于下图,甲说,这是一只鸟;乙说,这是一只兔。造成这种认识结果的差异,主要是因为( )

A.甲乙二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

C.甲乙二人的感觉与思维具有共同特点

D.甲乙二人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2007年6月下旬以来,随着长江上游泄洪,洞庭湖水位上升,致使洞庭湖沿岸爆发了近20年来最严重的鼠患。据此回答10、11题。

10、专家认为,干旱、生态破坏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东方田鼠数量剧增,而汛期长江上游泄洪,洞庭湖水位上升则是鼠患爆发的导火索。这从哲学上说明( )

①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

②自然灾害均由人为因素诱发

③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④自然界的变化发展受自身规律的支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鼠患发生后,网上就流传一种说法,称“洞庭湖东方田鼠大爆发与人们食用蛇类有直接关系”。有关专家指出,这一说法不符合事实,因为洞庭湖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不适合蛇类的生存,仅有中国水蛇和铅色水蛇分布,而它们也是以小鱼和蛙类为主要食物。从哲学角度看,网上流传的这种说法( )

A.是以讹传讹的从众行为      B.以个人好恶判断是非

C.只看局部,不看整体       D.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12、漫画《汇报》主要讽刺了一些人在工作中没有( )

A.坚持发展的观点         B.坚持实事求是

C.坚持全面的观点         D.发挥思维的潜能

13、近年来人类的探测结果表明,火星表面曾经有水存在。同时,科学家们也在火星大气中发现了氢元素和甲烷。这表明( )

A.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世界

B.自然界的存存与发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14、我国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沙尘暴的源头。在那里,草的作用大于灌木,灌木大于林。曾经,我们试图用树林来阻挡沙尘暴,事实证明难以做到,因为沙尘暴的高度远远高于树林,树木在干旱区根本成不了“气候”。这说明( )

①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②客观规律阻碍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人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④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知的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5、2007年6月7日,国务院召开的关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会议上传出信息:中国具有煤制油(注:煤炭液化即煤制油,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石油、石化产品的技术,但煤制油项目大量消耗资源,不仅需要优质煤,而且耗水量和排放量巨大,不宜大规模发展。从材料看,不宜大规模发就必须( )

①以大量的客观事实为出发点

②以最现实的利益为出发点

③以大多数人的意见为出发点

④以多方面的客观事实为出发点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07年入夏以来,我国淮河、长江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淮河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沿淮上千万人受灾。据此回答16、17题。

16、在抗击洪涝暴雨灾害的过程中,气象部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淮河流域的持续强降水,中央气象台已从7月6日起每天两次提供淮河流域分河段、分时段的详细雨量预报和流域面雨量预报。从意识的根本性角度看( )

①气象预报根源于大气的规律性   ②气象预报根源于过去与当前的天气的实况

③气象预报根源于气象科学理论   ④气象预报根源于人们的主观猜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7、历史上淮河开展防汛工作时,难免要考虑炸坝泄洪方案,这种方案不仅危险性大,而且对水利工程的破坏也很大。在今年的防汛工作中,则采取“上拦、中畅、下泄”的办法,从而降低了淮河干流水位,减轻了淮河防洪的压力。这一事例从哲学上说明,人们在工作中应该( )

A.正确处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B.正确处理决策与失误的关系

C.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D.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8、我国北方某市风大天寒,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近年来,该市循着“把劣势转化为优势”这一思路发展新兴产业:气温低就发展“错季蔬菜”、特色杂粮杂果,冬天雪大就搞滑雪场,连“西北风”也成为风力发电的“空中宝藏”。该市的发展思路( )

①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促成了矛盾双方的转化

③重视了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④承认了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提示]

二、综合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沙漠在内的荒漠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尽管降水稀少、植被稀疏,但只要没有外力的大规模入侵,荒漠不仅能够维系自身的生态平衡,与周边的草地、绿洲相互依存、和平共处,并且对全球气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

  材料二 人类不可能也不应该消除荒漠,正确的方向是纠正自身的思维和方式,防控人为因素导致的荒漠化,并与固有的荒漠和平共处。当前的问题是,居住在荒漠化地区的人们正面临贫困与环境恶化的双重挑战;而人口的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的欲望,更增加了应对挑战的艰巨性。

  (1)材料一对荒漠的认识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说明人类如何应对荒漠化的挑战。

[答案]

20、材料一 整个“十一五”期间,我国要在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基础上,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左右。而要做到这一点,依靠现行的经济增长模式和资源消耗方式是不可能实现的,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去引导人们自觉地往这个方向上走。

  材料二 在传统的政府管制下,我国石油、电、天然气、煤炭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构成很不合理,因为没有包括生产活动所引起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治理成本,价格普遍偏低。由于资源价格改革在客观上会增加居民的经济负担,提价的同时国家可能启动对低收入居民的补贴机制,避免造成新的社会矛盾。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分析说明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资源价格改革应如何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原则。

[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