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量增加
B.太阳耀斑增加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
D.地球内部温度的增加
2.全球变暖可能带来的后果是( )
A.温带地区降水量增加
B.高纬度地区降水减少
C.喜马拉雅山雪线高度降低
D.温带地区粮食减产
3.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来自于( )
A.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所生成的酸性气体
B.大气中原有的酸性气体
C.宇宙中酸性物质闯入大气层
D.氟里昂
4.以下环境问题属于危及人类生存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 )
A.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
B.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
C.水污染、土地荒漠化、滥伐森林
D.人口增长过快、资源枯竭、水源锐减
5.引起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污染物依次是( )
A.二氧化碳、氟里昂、二氧化硫
B.二氧化硫、氟里昂、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里昂
D.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氟里昂
6.我国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分布地区在( )
A.黑、吉、辽三省的东部地区
B.京、津、唐地区
C.长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
D.黄河中下游地区
7.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结果是( )
A.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中纬度地带降水将增多
C.蒸发旺盛,海平面降低
D.全球经济结构将进行调整
8.有关酸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目前,人们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B.酸雨都是由化学工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形成的
C.酸雨区已覆盖了我国国土面积的40%
D.防治酸雨最根本的办法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9.有关大气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以南地区降水丰沛,酸雨的危害较小
B.全球变暖会使世界各地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
C.人类大量使用消耗臭氧的物质,是造成臭氧层破坏的重要原因
D.全球臭氧总量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多,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10.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我国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是减少导致酸雨气体排放量的有效措施
B.全球变暖后,蒸发强烈,导致全球干旱
C.氟氯烃化合物在平流层通过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是臭氧层遭破坏的重要原因
D.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发达国家承担的责任理应多一些
11.1987年联合国签署了第一个限制使用破坏臭氧层物质的国际公约是( )
A.《南极条约》
B.《蒙特利尔议定书》
C.《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D.《维也纳公约》
12.大气中酸性物质增多及臭氧减少,造成的危害的共同点是( )
①都会危害人体健康 ②都会对森林造成危害 ③都会使土壤酸化 ④对建筑物都有腐蚀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近年来,我国政府禁止机动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
A.降低汽油成本
B.节约铅金属
C.避免铅污染大气
D.含铅汽油燃烧率低,污染严重
14.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污染源是( )
A.汽车尾气
B.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放的废气
C.工厂、家庭炉灶燃烧矿物燃料
D.目前工业生产、家庭广泛使用的冰箱
15.下列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
B.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有效措施
C.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是防治酸雨的最根本的途径
D.全球合作是保护对流层臭氧的有效措施
16.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对大气环境产生破坏作用的是( )
①我国西北地区大力营造生态防护林
②江西、湖南大力发展乡镇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③巴西大片原始热带雨林仍然在遭受严重破坏
④我国干旱地区实施人工降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