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高考解析
课外拓展



  
土壤

  

一、一周内容概述

(一)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土壤的概念

2、土壤在陆地环境中的位置。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3、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2)能生长植物,从而导致陆地环境乃至整个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二)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

1、肥力的含义

2、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空气、水

3、各成分间的关系

4、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三)土壤的形成

1、过程:岩石→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

2、主导因素:生物

3、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重难点知识解析

1、土壤的组成及对肥力的影响

相态

成分

理想体积比

组成及来源

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固相

矿物质

45%

成土母质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

①是土壤的物质基础,组成整

个土体的“骨骼”

②经风化分解,释放钾、磷、

钙、镁等养分元素,是矿物养

分的主要来源

肥力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有机质

5%

由生物残体经土壤的微生物作用形成的腐蚀质

①经微生物分解,释放以氮

元素为主的养分,供植物吸收

②释放二氧化碳,加强植物的

光合作用

③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液相

水分

20%~30%

主要来自地表水

①供应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养分和气体

②共同影响土壤热量状况

气相

空气

一部分来自大气,另一部分来自土壤内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汽

2、土壤的形成过程

形成过程

影响因素

作用

风化过程

阳光、水、空气等

岩石风化成疏松的成土母质,释放矿物质养分,产生蓄水性

有机质的积累

微生物、低等生物

改善成土母质的蓄水条件和养分,新加入了以氮素为主的养分

腐殖质的形成

高等植物、微生物

有机质更丰富,并形成腐殖质,促使土粒团聚

团粒结构的形成

气候、植物根系

形成具有蓄水性能的团粒结构

  

  

3、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形成和影响

(1)弄清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2)土壤的肥力特性与其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密切相关。即土壤肥力是这四者的协调组合。所以说,土壤肥力的形成过程可理解为矿物质养分,有机质的积累、富集过程和通气性,保水性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物起着主导作用:

  ①岩石经风化,形成疏松的成土母质,并分解释放矿物养分,使成土母质中具有了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矿物质。

  ②低等生物在成土母质中着生,促使成土母质形成原始土壤;高等植物在原始土壤中着生,并在植物和土壤中进行物质的循环,从而不断地在原始土壤中积累有机质,富集养分,并使土壤颗粒发生团聚,改善母质结构,使其具有通气性、蓄水性、最终形成土壤的肥力特性。

  ③人类活动也有意或无意地参与成土过程。自然土壤形成后,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养下形成了高产稳产的耕作土壤。

  ④土壤肥力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肥沃的土壤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不利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适应植物生长的需要。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