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考试说明:测试时间限制仅针对A卷

A 卷

开始测试

一、选择题

1、康有为向光绪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

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惟一出路

2、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3、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立宪法,是因为他们( )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4、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不包括( )

A.清政府得到列强的大量贷款

B.民族资产阶级为爱国心驱使加大投资

C.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松设厂限制

D.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5、康有为在孔子的旗号后,宣传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对这一现象正确的分析是( )

 ①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②说明维新派不敢触动封建传统思想

 ③维新派借用传统思想减少变革的阻力

 ④维新派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6、标志着维新变法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运动的事件是( )

A.强学会的成立            B.公车上书

C.保国会的成立            D.《万国公报》的创办

7、促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 )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8、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的核心问题是( )

A.要不要维新变法           B.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D.要不要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政治

9、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 )

A.爱国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     B.光绪皇帝和部分清政府的官员

C.开明地主阶级和爱国知识分子     D.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阶级

10、百日维新中颁布的变法法令没有涉及( )

A.改革财政              B.改革军队

C.改革教育              D.改革政体

11、“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 )

A.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热烈响应   B.民族资产阶级参预政权的强烈愿望

C.君主专制统治已经不得人心      D.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

12、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13、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B.光绪皇帝没有实权

C.封建顽固势力阻挠破坏        D.维新派策略失误

B 卷

二、综合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即无强邻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上册)

  材料四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回答:

  (1)从材料一、二可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应如何评价其变法主张?

  (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

  (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答案]

15、问答题:

  比较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异同。(提示:可从产生背景、思想主张和历史影响等角度进行考察。)

[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