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拓展


一、鉴湖女侠——秋瑾

  秋瑾,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生在福州,父亲秋星候是闽侯县知县,在调任湖南湘潭县知县后,便把秋瑾稼给了当地的一位绅士王黻臣之子王廷钧。王廷钧捐得了兵部郎中之官,秋瑾和他同去北京。这王廷钧结交一班纨绔子弟,吃喝嫖赌,秋瑾受不了,在1904年3月离开王,独自去日本留学。1905年加入了同盟会,被选为浙江分会的会长。秋瑾文笔极好,抱负远大。她为自己取字为“竞雄”,号“鉴湖女侠”。她在一首诗中写道:“画工须画云中龙,为人须为人中雄。豪杰羞伍草木腐,怀抱岂与常人同?”“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就义以后,革命党人吴芝瑛派人收尸装殓,停在善堂,后把她葬在西湖西冷桥之旁。清廷知道了以后,命令地方官把她的坟墓掘开,取出棺材,丢在荒地;又叫湖南巡抚通知王廷钧,把棺材运到湖南去,厝在祖坟。其后,辛亥武昌起义成功,湖南都督谭延恺主张安葬秋瑾在岳麓山上。浙江都督朱瑞主张把她安葬在西湖。结果,朱瑞的主张得以实现,重新葬她在西冷桥旁原址的对面。原址之上建了一个亭子,题为“风雨亭”。新墓之前建了一座“秋祠”。孙中山亲自来到杭州,在秋祠主持了一次追悼大会。在她就义的地点,绍兴城的古轩亭,也立了一座纪念碑。

二、如何评价“新政”和“预备立宪”

  “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内容大体出自戊戌变法,但实质却不一样,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①主观目的具有反动性:其目的是取悦于列强、遏制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消除统治危机。②本质具有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③客观影响具有进步性:清政俯这些让步,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④实际作用具有背离性:在直接影响方面,它引起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主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在根本影响上,派遣的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编练的新军有的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有的发展为近代军阀集团,奖励实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进一步瓦解了封建经济的基础。

三、西太后和光绪之死

  1908年11月15日8时,西太后在仪銮殿晏驾。西太后的死,使晚清政局更加复杂。此时的清廷如同风雨飘摇的一只破船,内部更是矛盾四起,分崩离析。西太后死后,继位的宣统皇帝年仅三岁,军政大权皆把持在其生父、摄政王载沣的手里。载沣是光绪皇帝的弟弟,这种手足之情对袁世凯而言,无疑是大祸将临。据说,光绪在囚禁瀛台之后甚至直至死亡,其最痛恨的人就是袁世凯,他常在纸上画大乌龟,并在龟背上写上“袁世凯”三个字,他还常提笔写“杀袁世凯”之类的话语。作为光绪皇帝之弟的载沣无疑对这种情况是有所了解的。有关光绪皇帝的死因,至今仍有种种说法。有的说他是病死,这可见于清宫德宗医案;也有说他是被西太后派人毒死的;也有的说是吃了袁世凯派人送的一剂药而致命的。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

  据载,西太后于1908年11月3日度过了她的74岁寿辰,后患痢疾,腹泻不止,卧床不起。在极度衰弱之中,她忽然听到传闻:袁世凯要拥载振为帝,废掉光绪,对这个消息她未必真信,但也不是没有戒备。11月7日,她一面派奕劻去东陵查看,一面调段祺瑞第6镇士兵去涞水,并命满人掌握的第1镇控制北京。11月13日奕劻赶回北京时,西太后已降旨授载沣为摄政王,并将其子溥仪抱养宫内,直至11月14日光绪去世,西太后宣布立溥仪为皇帝,载沣为监国,这是她所作的最后的政治安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