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拓展


鲁迅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豫人,1898年改名周树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改学文学。1909年回国。1912年他应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到教育部工作,先后任科长、佥事等职。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复辟帝制,他虽对国事感到失望,但继续探索改造社会的新路。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他一出现便成了反封建斗争中最彻底和影响最广的思想家,在这个斗争中起了极为显著的作用。鲁迅在五四时代的主要著作绝大部分是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他的杂感、小说和论文,给《新青年》的反封建斗争带来了更大的深度。他从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出发,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发出了解放的呼声。他在1918年5月发表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是《新青年》上第一篇白话的创作小说。它以特有的深刻性彻底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的性质,发出了革命人道主义的“救救孩子”的呼声。鲁迅的卓越的论文“我之节烈观”和“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以及他的随感录,不只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而且用旧的必将为新的所代替,新的必将比旧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而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的发展观点鼓舞着觉醒中的人民。正是在这时,他写下了那代表着他大仁大勇的宣言的名句:“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着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鲁迅发表在《新青年》上的论文、杂感和小说,在青年中引起了极热烈的反应。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后,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1894年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以后,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他认为戊戌变法失败是没有培养革新人才,便决心兴办教育,1902年参与创办中国教育会,任会长,并创立爱国女学和爱国学社,作为培养革命人才和进行活动的机关。1905年参加同盟会,任上海分会会长。1907年赴德国,在驻德使馆工作。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中宣布废除忠君尊孔、读经,改革学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推行义务教育等。同年,因不满袁世凯篡权而辞职。后去欧洲,1916年回国,第二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大面貌一新。五四运动时,他站在维护新文化运动的立场上,提倡科学民主的新思想,反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礼教;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劳工神圣”,反对军阀政客的巧取豪夺,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巴黎和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举行国际“和平会议”,参加者有英、法、美、日、意等27国,苏俄未被邀请参加。在这次大战中,中国参加英、美、法等协约国方面对德作战,曾派出20万华工参加战争勤务,所以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团参加了和会。中国政府代表团的团长是外交部总长陆征祥,团员是驻美公使顾维钧、驻英公使施肇基、驻比公使魏宸组和南方军政府代表王正廷。中国代表向和会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的一些不平等权利、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等要求。会议为英、法、美三国操纵,经过激烈的争吵,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国联盟约》,还秘密拟定了武装干涉苏俄、瓜分苏俄领土的计划。会议还无理地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巴黎和会实际上是在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下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

中国代表向巴黎和会提出的要求

中国代表向巴黎和会提出希望条件七条:

  一、废弃势力范围;

  二、撤退外国军队、巡警;

  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  

  四、撤销领事裁判权;

  五、归还租借地;

  六、归还租界;

  七、关税自由权。

  接着,在中国旅欧学生要求下,中国代表又向巴黎和会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

  这两项提案提出后,操纵巴黎和会的英、美、巴黎等帝国主义者说,这两项提案不是和会讨论的范围,予以拒绝。实际上,中国代表要求归还山东权益问题,《巴黎和约》第156、157、158三款明文规定为日本所夺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