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洋务”,是从“夷务”二字演化而来的。在中国漫长封建社会里,凡是非汉族人或非统治民族,不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都被中国封建统治阶级认为是没有开化的野人,被他们贬称为夷、蛮、戎、狄等。当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封建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它们是蔑视的,所以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外国侵略者对称他们为“夷”,当然不满意,一再提出抗议。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清朝统治者再不敢像过去那样蔑视西方侵略者了,因而对他们也不敢再称为“夷”,而是改称为“洋”了。于是,“洋人”、“洋教”、“洋枪”、“洋炮”、“洋纱”、“洋布”、“洋油”、“洋火”等等名词就流行开来,“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洋务运动”,它不是当时的人们所使用的名词,而是后来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创造出来的。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朝政府一部分官僚军阀为了对付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威胁,首先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创办了新式军事工业,建立新式海军,以后又创办了新式民用企业,还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在国内开办新式学堂等等。这在后来便被史学界称为“洋务运动”。这个运动先后持续了35年,到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才大体结束。以“公车上书”为标志,洋务运动让位给维新运动。此后洋务派经营的企业虽然继续存在,但已经不成其为运动了。
洋务派,是从事上面所说的洋务活动的官僚军阀。洋务派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他们的主观目的是要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第二,他们的办法是采用西方先进技术。这两个特征缺一不可:缺了一个,就不能称之为洋务派。有的人目的是要维护封建统治,而拒绝采用西方先进技术,这样的人就不是洋务派,而是封建顽固派。还有不少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但目的不是为巩固封建统治,也不能叫洋务派。例如洪秀全、洪仁玕等便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他们的目的是要巩固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所以他们不叫洋务派,而叫农民领袖。其他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人,根据他们的学习目的和内容,还可以分别划分为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等。
(二)、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趣闻
张之洞在初办冶铁厂时,委托驻英公使薛福成购买国外的新式设备,薛告诉他,新式冶炼设备有用于酸性的,有用于碱性的,应先将冶炼厂所用铁矿和焦炭样品寄给制造设备的厂家化验,然后才能定购。张却回复说,中国地大物博,何矿不有,还寄什么样品,只管买一套来。结果薛所定的设备与办厂用矿的矿质不符。选厂址时,张为了能在自己的总督衙门就能看见工厂的烟囱冒烟,硬将厂址定在远离铁矿、煤矿的汉山脚下,为此,不仅大大增加了煤铁运转的开销,还为选厂址筑厂基多耗白银100多万两。我们知道从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着眼,工业布局要考虑如何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对于钢铁工业尤其要考虑上述因素。张之洞违背了这一原则,造成巨大浪费。
(三)、中国民族资本企业的特点
(1)、它们是在外国资本入侵,破坏了中国原有的资本主义萌芽,又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条件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和技术而创办起来的。
(2)、中国民族资本一直都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微乎其微。
(3)、它们多属投资少、规模小的企业,甲午战前,大部分企业的资本都在10万两以下。少的只有几千两,远远比不上洋务派所办企业,更比不上外资经营的企业。
(4)、这些企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许多工厂不少生产程序还是手工操作。
(5)、这些企业集中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尤其是以上海为多,广州次之,武汉占居第三,这种布局正是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的一种反映。
(6)、它们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严重压迫,外国资本经常以降价倾销等方法排挤中国商品,不少民族资本因而被迫倒闭。同时,中国民族资本还受到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如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下令封闭,迫使陈启沅迁厂于澳门。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双重压迫困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举步维艰,困难重重。许多企业为了生存,不是乞求外国资本主义的庇护,就是寻找封建势力的支持。而这种庇护和支持,都是要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的。这种情况就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既有社会历史的进步性,又有其先天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