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考试说明:测试时间限制仅针对A卷

A 卷

开始测试

一、选择题

1、日本早在1931年就对中国发动了侵略,而我们把1937年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的主要依据是( )

A.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

B.事变加速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C.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D.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2、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B.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进行

C.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时机

D.事变后中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抵抗

3、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保证:“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指导”,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对特区和红军的领导权

②中国共产党放弃了与国民党敌对的政策

③中国共产党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

④中国共产党以让步换取和国民党合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哪件事件最能说明蒋介石被迫实现了他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答应的主要条件( )

A.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

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

C.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准备抗战

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5、太原会战是国共两党军队合作抗日的典范,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

B.国民党军队在山西忻口阻击日军 

C.八路军一二九师在雁门关伏击日军

D.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消灭日军一万余人

6、淞沪会战的最重要意义是( )

A.避免了上海的迅速沦陷

B.表明了国民政府的抗战决心

C.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D.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开辟创造了条件

7、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和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是抗战的正面战场

B.是否争取国际援助

C.是否发动人民群众

D.满足英美的要求

8、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指出“我之抗战不能速胜”,主要依据是( )

A.中国是大国,不怕长期战争

B.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如日本

C.英美等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

D.蒋介石集团的政策重心已由对外转向对内

9、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作用不包括( )

A.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

B.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力

C.对日军后方构成战略威胁

D.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

10、1938年第二次近卫声明称:国民政府倘抛弃从前错误政策,另由其他人员从事更生之建树,秩序之维持,则帝国亦不会拒绝。这表明( )

A.日本维护蒋介石统治并与之谈判

B.日本和蒋介石的矛盾化解

C.日本不承认蒋介石统治,希望由亲日派替代

D.日本承认汪精卫伪国民政府

11、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在抗战相持阶段战略方针改变的影响( )

A.蒋介石抗战态度发生动摇

B.汪伪国民政府的建立

C.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的局面

D.亲日派开始散布“亡国论”

12、日本侵略者直接控制和管理沦陷区工矿业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A.获得日本工业所需的原料         B.安置日本国内的剩余劳动力

C.攫取巨额利润              D.满足侵华战争的需要

13、日本在中国沦陷区进行奴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

A.扶植汉奸傀儡政权            B.对中国人民进行封建意识的毒害

C.实行民族同化政策            D.孤立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力量

14、抗战期间,日本在沦陷区金融方面进行经济掠夺的方式不包括( )

A.低价收购农产品             B.抢占银行 

C.征收苛捐杂税              D.印制军用票

15、汪伪政权和伪满洲国政权的相同之处有( )

①日本控制的卖国政权           ②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政策的产物

③主要成员是国民党内的亲日派       ④帮助日本侵略者奴役中国同胞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蒋介石集团在政策上由对外转向对内,由积极抗日转向积极反共的标志是( )

A.确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方针

B.成立国防最高委员会,加强法西斯统治

C.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

D.发动皖南事变

17、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造成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两面性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B.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

C.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          D.国民党正面战场失败

1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集团反共反人民的倾向日益增长,其原因有( )

①国共两党摩擦不断发生          ②敌后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武装不断发展

③日本对国民党实行政治诱降政策      ④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1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曾两次与中国共同发表重要文告和宣言,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国力增强              B.蒋介石政权坚持英美路线

C.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           D.美英在亚太战场需要中国的支持

20、聂荣臻在一幅挽联中写到:“南昌广州,共举义旗,——抗日军兴,血战大江南北。茂林惨变痛陷身——孰意黑茶山上,飞殒长星——”,这是悼念( )

A.项英                  B.刘伯承

C.陈毅                  D.叶挺

21、下列有关“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重要政策,其先后顺序是( )

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②片面抗战路线

③不抵抗政策               ④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22、下列关于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两面性政策造成的后果,不正确的是( )

A.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导致了正面战场的大溃败局面

C.国民党政府处在十分孤立的地位      D.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决裂

23、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其主要目的是( )

A.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对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

B.粉碎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

C.振奋抗战的军民,争取时局好转

D.破坏交通线,为反攻创造条件

2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对地主阶级是( )

A.既打击又依靠              B.既限制又依靠

C.既限制又联合              D.既保护又联合

25、大生产运动的最大历史功绩在于( )

A.战胜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B.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C.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D.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发展生产和管理经济的经验

26、1942年,中共开展的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是( )

A.反对官僚主义              B.反对主观主义

C.反对宗派主义              D.反对党八股

27、中国共产党维护或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措施或行动中不包括( )

A.坚决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

B.在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

C.实行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D.开展整风运动

28、关于中共七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确定了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

B.在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在望的形势下召开

C.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必须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D.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9、抗战胜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准确含义是( )

A.抗战是近代中国取得的首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B.抗战使国民党的力量受到严重削弱

C.社会各界的和平呼声日益高涨

D.抗战中人民武装壮大,人民觉悟提高

30、中国抗战胜利的意义不包括( )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B.扭转了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屡败局面

C.开创了一条殖民地人民打败残暴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道路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B 卷

二、材料解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张伯伦《日本在亚洲的领导》一书中指出:“……每一个日本学校都挂有地图,标题叫做‘日本的邻国’,地图上以东京为中心,一圈一圈向外画了五个圈子,代表日本向外发展的阶段。第一重圈子是日本现在的领土,第二重圈是太平洋岛屿、朝鲜、满洲和蒙古一部分。这些区域叫做‘势力范围’。第三重圈里包括中国的华北及西伯利亚一部分。第四重圈子,把中国其他部分、越南、夏威夷、婆罗州都划进去,最后一重圈包括澳洲、加拿大和美国。”

  回答:

  (1)日本制定这种政策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要在学校对学生进行这种教育?

  (2)20世纪初,日本是怎样实现“第二重圈子”目标的?

  (3)日本是怎样逐步付诸实施侵略圈子里的华北地区的计划的?

  (4)日本在“第四重圈子”实施时,为什么最终破产?

[答案]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抗战到底在哪里?是否是日本亡了或中国亡了才算到底。必须有一说法。现在要打到日本亡了,那不可能。……我们不恢复七七事变以前原状就是死亡了,恢复了就是胜利。”

──蒋介石《敌国必败与我国必胜》

  材料二 国民政府军队第二期作战方针是:“连续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以牵制消耗敌人,策应敌后之游击部队,加强敌后方之控制与扰袭,化敌人后方为前方,……同时,抽出部队轮流整训,……”。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第二期作战方针

  材料三 “对中国共产党是要斗争的,不要怕它,……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应采取不打它,但也不迁就它。现在对它要严加管束-教训-保育,现在要溶共-不是容共。”

──蒋介石《整顿党务要点》

  材料四 国民党党务报告决议,要“溶共、防共、限共、反共”。

──以上均摘自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议

  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主要决定。

  (2)这次会议对抗日战场产生了什么影响?请以史实来说明。

  (3)这次会议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产生了什么影响?有哪些史实可以说明?

  (4)综合分析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性质、作用。

[答案]

三、问答题

33、结合史实说明两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共同原因,分析国共两党在两次合作中自身特点的变化,并进一步说明面对这种变化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采取新的合作策略及影响。

[答案]

3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开辟敌后战场?在整个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历史地位有何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