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了解叶绿体的结构以及其中的光合色素,理解其中的色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3、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是:由于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中的片层结构上,要把它提取出来必须破坏叶表皮、细胞壁和细胞膜、叶绿体的双层膜,所以要剪碎后加二氧化硅研磨,同时还要加入丙酮使色素溶解,来提取各种色素,另外还要加碳酸钙以保护叶绿体中的色素,原因是加碳酸钙以调节液体的pH,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叶绿体中的色素溶解于有机溶剂如酒精或丙酮(相似相溶),形成色素液。分离的原理是: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因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其中胡萝卜素在丙酮中的溶解度最高,扩散速度最快,叶黄素和叶绿素a次之,叶绿素b溶解度最低,扩散得最慢,根据此原理使各色素分离开来。

三、实验材料

  本实验材料最好不选择菠菜叶,由于菠菜叶含水分多,实验效果不太明显。可选用大叶黄杨,因为它的叶片含水量相对较少,颜色深绿,含色素较多,层析效果更明显。

四、试剂与仪器

  烧杯(100mL)、研钵、漏斗、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小试管、培养皿、角匙、量筒(10mL)、天平、丙酮、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研磨法

  称取、剪碎5g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碳酸钙、5mL丙酮。快速、充分研磨。

  根据叶绿体中的色素在有机溶剂(乙醇、丙酮等)中溶解的特性,用丙酮可将色素从叶片中提取出来(若用95%的酒精作溶剂,则应向色素提取液中加入无水碳酸钠,除去色素提取液中的水分。若用丙酮作溶剂,则用量不宜过多,以2~5mL为宜,过多会影响色素浓度,过少不易过滤),过滤后收集滤液(将研磨液迅速倒入基部已放—块单层尼龙布的漏斗中过滤),将滤液收集到小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塞紧备用。注:也可以不过滤,加入适量的丙酮把叶子研磨成糊糊状,再用载玻片(或木工用的竹笔)的一端蘸取研磨液直接点样即可。

  (2)制备滤纸条

  将干燥过的定性滤纸剪成6 cm×l cm的条,一端剪去两角,距该端lcm处用铅笔画一条极细的横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画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线,待干燥后再重复画2~3次(次数越多色素越多)。

  (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

  将干燥后的滤纸条画线一端朝下放入有少许 (2~3mL)层析液的烧杯中,盖上培养皿。

  (4)观察层析后,取出滤纸条,烘干后观察色素分离情况。

  (5)整理、洗手。

六、注意事项

  (1)取材时要选取新鲜的颜色较深的叶片,以便使滤液中含较多的色素。

  (2)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得充分,更有效地破坏细胞结构;但二氧化硅是特别细的白色粉末,再加上不好控制用量,往往过量,使滤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硅,导致滤液颜色变浅。实验证明,滤液中杂质越多,实验现象越不明显,改用白细河沙(洗净干燥后用)代替二氧化硅粉末,这样研磨更充分,滤液中减少了杂质的含量,颜色变得深绿,实验效果明显。加入少许碳酸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研磨过程中,叶绿素受到破坏。因为叶绿素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镁原子,当细胞破裂时,细胞液内有机酸中的氢可取代镁原子而成为褐色的去镁叶绿素,碳酸钙可中和有机酸以防止去镁反应的发生。

  (3)研磨要迅速、充分。一是因为丙酮容易挥发;二是为了使叶绿体完全破裂,从而能提取较多的色素;三是叶绿素极不稳定,能被活细胞中的叶绿素酶水解而破坏。

  (4)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

  (5)制备滤纸条时,要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这样可以使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均匀,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6)画线时,一定要细并且直,这样可以防止色素带重叠,使色素分子均匀分布在一条直线上,做到扩散起点一致。重复画2~3次,是为了增加滤液细线上的色素分子数量,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7)分离色素时,一定不要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这是因为色素易溶解于层析液中,导致色素带不清晰,影响实验效果。

七、实验小结

  本实验通过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证明了叶绿体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各色素带的位置,结合其作用综合如下表。

叶绿体中色素的对比

项目

色素颜色

吸收光谱主要部位

定性滤纸上显现的色素层析图谱

叶绿素

(占3/4)

叶绿素a

蓝绿色

红光、蓝紫光

位于中下层,呈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

红光、蓝紫光

位于最下层,呈黄绿色

类胡萝卜素

(占1/4)

胡萝卜素

橙黄色

蓝紫光

位于最上层,呈橙黄色

叶黄素

黄色

蓝紫光

位于中上层,呈黄色

八、实验例题讲解

例1、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一组光是( )

A.红光和黄绿光  B.黄光和蓝紫光  C.红光和橙光  D.红光和蓝紫光

解析:

  绿色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叶绿素主要吸收可见太阳光的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也就是说红光和蓝紫光对光合作用最有用。

答案:D

例2、将提取的叶绿体色素滤液装入试管中,让一束白光穿过该滤液后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哪条光谱的颜色明显减弱( )

A.绿光    B.黄光    C.红橙光、蓝紫光    D.黄光

解析:

  关键是白光穿过叶绿体色素滤液后,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何种光谱,课本告诉我们叶绿素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吸收蓝紫光,则红橙光和蓝紫光由于被色素吸收而变弱。

答案:C

总结:对叶绿素的光学性质的认识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例3、某同学在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操作情况如下所述,结果实验失败,请指出其错误所在:

  (1)将5g新鲜完整的菠菜叶放入研钵中,加入丙酮、石英砂、碳酸钙以后,迅速研磨,然后按要求过滤。

  (2)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的画上一条滤液细线,并连续迅速地重复画2~3次。

  (3)把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并不断摇晃,以求加快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

解析:

  对新鲜绿叶应除去粗的叶脉后再行称重,以增加单位重量叶片所含的叶绿素;此外,还需将叶尽量剪碎,提高研磨效果;画滤液线时,须待所画的滤液线干燥后再重复画线,否则会造成画线过粗和色素浓度低的情况;滤纸条插入层析液后,由于摇晃,使层析液接触滤液线而将色素溶解,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1)未去除粗叶脉和将叶剪碎,降低了叶绿素的提取率;(2)上一次滤液细线未干燥,即画下一次线,使滤液线过粗或线上色素量较低;(3)由于摇晃,层析液接触滤液线,溶解了色素。

九、相关实验练习题

1、从叶绿体中提取色素,选取的最佳叶片应是( )

A.肥嫩多汁              B.革质叶片

C.刚刚长出来的小嫩叶         D.鲜嫩,色浓绿的叶片

2、叶绿体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 )

A.色素提取液中的不同色素已经分层

B.阳光的照射使各种色素能彼此分开

C.滤纸对各种色素的吸附力不同

D.丙酮使色素溶解并彼此分离的扩散速度不同

3、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描述中,不属于实验要求的是( )

A.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     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C.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       D.验证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的种类

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要加入丙酮,其目的是( )

A.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使叶片充分磨碎

C.使各种色素充分溶解在丙酮里     D.为了使叶绿素溶解在丙酮里

5、下列各项液体,可作为色素溶剂的是( )

A.水     B.氯化氢     C.乙醇     D.草酸

6、在进行叶绿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

A.滤纸条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结果

B.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

C.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结果不明显

D.滤纸条上的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

7、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时,滤纸条上最上端的色素名称和颜色分别是( )

A.叶绿素a、蓝绿色         B.叶绿素b、黄绿色

C.胡萝卜素、橙黄色         D.叶黄素、黄色

8、在研磨绿叶时,下列哪种物质不需加入( )

A.丙酮     B.层析液     C.碳酸钙     D.二氧化硅

9、下列中,哪组是影响叶绿体色素分离效果的关键步骤( )

 ①选植物绿叶   ②研磨   ③过滤   ④画滤液细线

 ⑤层析时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⑥观察色素带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⑥

10、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可看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列在最外的一个呈( )

A.蓝绿色     B.黄绿色     C.黄色     D.橙黄色

11、叶绿体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其中扩散得最远的是( )

A.胡萝卜素    B.叶黄素     C.叶绿素a    D.叶绿素b

12、经纸层析后,滤纸条上最窄的色素带(用新鲜菠菜叶作材料)是( )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叶黄素     D.胡萝卜素

1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主要证明了( )

A.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上      B.叶绿素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四倍

C.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各种色素的颜色    D.四种色素扩散速度不同

14、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A.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将实验材料研磨

B.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再画线

C.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

D.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进行纸层析

15、某同学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下列操作中若有失误,请在失误处画线并更正:

  ①将5克绿叶片剪碎放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2mL石油醚,并迅速充分研磨。

  ②在预备好的滤纸条上,距剪去两角1厘米处用钢笔画横线。

  ③用毛细管吸取少量滤液,沿横线处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紧接重复划2~3次。

  ④将层析液倒人烧杯中,然后将滤纸条画有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到层析液中,注意层析液最好没及滤纸条上滤液细线。

更正的内容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叶色很浅的菠菜心叶做此实验,效果很差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若用菠菜的老黄叶作实验材料,经层析后在滤纸条上分离出来了色素带,但是色素带存在缺陷,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把带有叶子的枝条插入水中,在暗室里放置两天。用打孔器在取下的叶子上打孔,打成圆片,其中一部分圆片叶的背面放入水中,另—一部分放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并让它的皮层漂浮在上面,在暗室放置两天。然后,把这些叶片放在热水中,几分钟之后,放入温热到70℃的90%的乙醇中浸泡1h以上。接着把这些叶片放入水中而变得柔软,再浸入稀碘液(碘—碘化钾溶液)中后,用水洗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时,浮在水面上的叶子呈白色或者浅黄褐色,但浮在葡萄糖液上的叶片就染成了黑紫色。

问:在上述实验中浮在葡萄糖液上的叶片,遇到碘液而显示黑紫色的原因是什么?从下列的①—⑦的叙述里,选出正确的答案,用它的号码表示出来。

  ①在开始实验前,通常叶子里已经贮藏了淀粉,由于碘液跟它作用而染上了颜色。

  ②在开始实验前,因为通常叶子里已经贮存了葡萄糖,在实验过程中,它转变成淀粉而被碘液染色。

  ③在实验过程中,叶片里发生了碳酸同化,其结果,生成淀粉被碘液染色。

  ④在实验过程中,叶片内部渗透的葡萄糖与叶绿素结合生成淀粉而被碘液染色。

  ⑤在实验过程中,在叶片内部渗透的葡萄糖生成淀粉而被碘液染色。

  ⑥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到叶片内部的葡萄糖被碘液染色。

  ⑦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渗透到叶片内部的葡萄糖而不引起细胞呼吸,结果生成葡萄糖的分解物被碘液染色。

[答案]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