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高考解析
课外拓展
 



  
《鸿门宴》

 

一、一周内容概述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十分精彩的片断。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206年,是刘邦、项羽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是他们二人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的胜利果实而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许多富有戏剧性的难忘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二、重点讲解

   

(一)、情节结构

  故事的开端是“鸿门宴”前(第 1、2段),写了五件事:曹无伤告密;项羽盛怒之下发出战令与范增对形势的分析;项伯夜访张良通告消息;刘邦拉拢项伯;项伯连夜赶回说服项羽善待刘邦。

  故事的发展和高潮是“鸿门宴”上的斗争(第 3、4段),刘项双方的矛盾和项羽内部杀不杀刘邦的矛盾错综交织,使情节险象环生,跌宕起伏。范增数目项王,项庄拔剑起舞欲刺沛公,樊哙愤而闯帐,怒斥项王,使气氛紧张到极点。而项羽对范增的暗示“默然不应”,对樊哙的怒斥“未有以应”,对项庄、项伯的拔剑起舞听之任之,又使情节由紧张而松弛。

  故事的结局和尾声是会后余波(第 5、6、7段):刘邦逃席,间至军中;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而范增破斗;刘邦诛杀曹无伤。

(二)、重要字词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沛公欲王关中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交好。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名词作状语,连夜。之:到。

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使进入。

且为之奈何        且:将。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游:交往 活:使动用法,使之活。

孰与君少长  即“与君孰少孰长”,(他)跟你比,谁大谁小?

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寿:动词,敬酒。婚姻:儿女亲家。

籍吏民          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以:……的原因。 非常:意外的变故。 之:取独。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具:全。 之:取独。 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谢:道歉。

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嫌怨。

范增数目项王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因击沛公于坐       因:趁机。 坐:通“座”。

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道芷阳间行        道:取道。 间行:抄小路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度:估计。 乃:才。

(三)、出自课文的成语

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自文中“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原意是项庄挥剑起舞,表面是给大家助兴,实际是想乘机刺杀刘邦。现用来比喻表面上有一个堂皇的名目,实际上却另有所图。例如:他的话里含有骨头,真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2、秋毫无犯

  出自本文“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及《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原指任何细小的东西不侵犯,现多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例如:部队整齐,旗帜鲜明,平买平卖,对百姓秋毫无犯。

3、劳苦功高

  出自本文“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候之赏”。意思是做事勤劳,功劳很大。例如:这位老战土过去英勇作战,劳苦功高,受到人们的尊敬。

4、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出自本文“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别人是刀和砧板,自己是放在砧板上被宰割的鱼和肉。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例如:为了不使我中华民族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危险境地,只有奋起反抗,把侵略者赶出国土。

三、难点剖析

1、项羽的形象特点

  项羽虽然英勇善战,骄横残暴,却又有他优柔寡断的一面,耳朵根软,容易轻信别人,而且自矜功伐,刚愎自用。太史公评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为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他听了曹无伤的告密,马上大怒,要出兵进击刘邦,因刘邦冒犯了自己的尊严;而项伯一对他说刘邦的好话,他竟又允许“善待”刘邦。他自恃兵力强大,骄傲轻敌,没有足够的警惕心,在刘邦一副委曲求全的可怜相面前,他更加硬不起心肠。他刚愎自用,听不进范增的进言,终于放刘邦安然离去。最可笑的是,他竟然很随便地就把曹无伤出卖给了刘邦,这既可说是他的“愚笨”,也可说是他的“天真”与“磊落”。项羽出身楚国名将世家,比地痞出身的刘邦更加讲信义,这就给了刘邦可乘之机。项羽最大的弱点,是缺乏战略眼光,刚愎自用。他尽管能够称雄一时,但最终还是夺不到天下。

2、刘邦的形象特点

  刘邦本来是一个不事产业的无赖,贪财好色。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而争夺天下。他错误地采取了“距关,毋内诸侯”的策略,导致与项羽产生冲突。但是在张良的诘问下,又能够虚心地承认错误,接受意见。项伯来报信,他发现这个人很有利用价值,就拼命地巴结他。面对强敌,他明智地没有采取硬拼的行动.而是冒险前去向项羽谢罪。到了项羽面前。他更加是一副无辜被诬的样子,而且极尽卑躬屈膝之能事,结果竟逃过了这一大劫,为日后的决战争取了时间。司马迁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信史原则,对本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无赖嘴脸,以及狡诈精明,虚心,能够审时度势,能屈能伸的特点作了全面表现,使这个人物形象十分丰满。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