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高考解析
课外拓展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一周知识概述

1、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代表着我国先进的生产力,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支柱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第二,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有经济,而国有大中型企业占了绝大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

  第三,国有大中型企业拥有雄厚的资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企业素质。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经济效益的含义

  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2)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

  从对企业、对国民、对社会三个角度分析:

  ①对企业来说,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②对国民来说,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对社会来说,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向科技要效益

  第二,向管理要效益

  (4)企业兼并和破产

  ①企业兼并及企业破产的含义

  企业兼并,指的是由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吞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劣势企业的经济现象。企业兼并是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让其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的有效形式。企业破产是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兼并与破产只是一种经济现象,是我国企业进行改革的必然结果,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②企业兼并与破产的意义

  企业兼并的意义:企业兼并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有利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实现了总体结构的优化。

  企业破产的意义:它强化了企业的风险意识,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在破产风险的压力下改善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破产制度的建立可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及时淘汰落后企业,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不断完善兼并与破产制度,对于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兼并和破产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③把握“强强联合”的意义

  一是实现优势互补;二是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三是达到扩大市场占有额获得更大效益的目的;四是提高国际竞争力。

  ④正确认识我国目前企业破产现象

  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二是可以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激活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在风险的压力下,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效率;三是可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及时淘汰落后企业,优化产业结构,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重、难点解析

1、正确理解经济效益的含义

  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这个比例关系不能把它理解为一个绝对数,不能单用企业规模的大小,产值和利润的多少来衡量经济效益的高低。为此,必须明确以下五个关系。

  ①利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利润是指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它不同于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比值。所以,企业利润增加,经济效益未必好。只有当利润增长幅度大于成本增加幅度时,企业经济效益才提高。这就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但二者又有着密切关系。企业如果不盈利就谈不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利润一定高。盈利是企业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是根本出发点,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②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和能力,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提高劳动生产率意味着劳动消耗的减少,人力资源的节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必须减少物化劳动的消耗,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反之,经济效益也不会高。可见,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有着密切联系,但又不能划等号。

  ③商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生产出适销对路、质量较高、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合格商品,但还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否则经济效益也不会高。

  ④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企业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不一定好。如果发展速度快,而劳动产品有用程度不高,或劳动消耗大,则经济效益不好;如果速度快,有用劳动成果大,劳动消耗少,则经济效益好。我们必须遵循速度与效益相统一原则,走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⑤经济效益与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因为生产规模的变动而引起的收益变动,它反映着随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

  规模经济与经济效益密切相联,或者说规模经济本身就包含经济效益的因素。这可以分几种情况来看:

  A、当某种产品的生产达到一定规模,便可以进行专业化分工,使生产者积累劳动经验和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单位商品的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提高。

  B、由生产某种产品所特有的技术和设备所决定的规模经济,如在有些工业部门,基本的生产设备价格贵、产量高,如果产量很小显然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但若生产规模大、成本可以降到很低的水平,经济效益会大幅度提高。

  当然,对规模经济的理解不应说是规模越大越好,其规模限度应以能产生最大经济效益为标准。否则超越了限度,管理成本会加大,经济效益不仅不会提高,还可能走向反面。

2、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

  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两条:

  一是向科技要效益,关键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粗放型与集约型经营的比较

粗放型 (外延式)

集约型(内涵式)

扩大外部规模

不扩大外部规模

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消耗

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高劳动者素质

  二是向管理要效益。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此外,企业的兼并破产也是有效途径。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