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消费
1、家庭消费的含义
家庭消费又称居民消费或生活消费,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对消费资料和服务性商品的消费。
2、家庭消费的内容
家庭消费内容可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消费和劳务消费。这些消费内容按照消费目的进行分类,又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家庭生活消费中用来满足人们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消费,它既包括必要的物质生活消费,也包括有关的劳务消费,这些都是维持生存所必要的条件。
发展资料消费:家庭中用于满足人们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所需要的消费。
享受资料消费:能够满足人们享受的物质生活资料消费、精神产品消费和劳务的消费,统称为享受性消费。
物质消费 |
劳务消费 |
精神消费 |
生存资料消费 |
发展资料消费 |
享受资料消费 |
吃、穿、用 |
理发、雇保姆、修理 |
听音乐、受教育、旅游 |
吃、穿、住、用、理发、洗澡 |
看书、上学、进修 |
打高尔夫球,享受高级化妆品 |
3、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
(1)根本因素
从根本上说,家庭消费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家庭消费是从低级开始逐步向高级递进发展的,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收入比较少的时候,人们首先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一旦经济发展了,收入提高了,享受和发展方面的消费就会逐步增加。
此外,还有其他一系列影响因素。
(2)其他因素
①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是直接的,因为收入水平决定支出水平,而支出水平又代表一定的购买力,购买力越大,人们能够购买的家庭消费资料也就越多,反之也就越少。
②物价水平。在居民收入水平不变情况下,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成为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提高,则家庭消费水平降低,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下降,则家庭消费水平提高。
③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多少是影响家庭消费的另一个因素。在收入总量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家庭消费水平与供养人口成反比。一个家庭中的供养人口越多,平均消费水平越低,供养人口越少,平均消费水平越高。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和消费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
(2)这种辩证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生产创造出消费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种类和质量。
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生产和其他各环节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消费带动生产,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2、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
正确的消费观包括:
①家庭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或合理消费。
②注重物质消费的同时,注重精神消费,使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③改变愚昧、无知、不文明、不卫生的消费习惯,建立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2)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不仅是个人家庭小事,更是关系到社会和集体利益的大事。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是使生产过程最终实现的条件,消费能带动新的产业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正是因为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有重大作用,人们不能人为地抑制消费,不能使消费滞后,而应当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提高消费水平,使消费和生产协调发展。
(3)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具体从继承传统美德,了解现实国情和加强品德修养三方面去做。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1)要辩证地认识家庭消费行为。一方面,消费,有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之分,家庭消费是个人的消费行为,国家应当尊重个人生活消费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家庭消费绝非与社会无关。国家和社会应对人民的生活消费进行科学的指导,消费者也应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念。
(2)正确消费观念的内容。包括四点:提倡适度消费;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科学性;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理解要注意: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与铺张浪费相对应的;③从思想品德修养角度看,这种精神对一个人的品德形成是有利的。
2、正确全面地理解适度消费
(1)适度消费的含义:
适度消费实质上是指合理消费、科学消费,既不能抑制消费,也不能超前消费,还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所谓适度,就是要与国情相适应,与家庭收入相适应。
首先是国情,一个国家的消费方式与消费水平是由其生产力状况、消费传统、消费偏好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其次是家庭收入情况,一个家庭的消费,除了受社会的因素制约外,还受家庭的收入水平、收入能力、人口数量和构成、民族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
我国目前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在当前扩大内需的新形势下,从客观上引导人们改变传统的消费观,鼓励人们的消费需求是完全必要的。
(2)适度消费与发展信用消费
信用消费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措施,是一种消费方式和行为,是把将来的消费提前实现。通俗地说,就是“借钱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但是,信用消费同其他消费行为和方式一样,也是以一定的收入为基础的。信用消费有两个基本前提:第一,消费者现期收入大于现期消费,在上年消费的基础上能够将现期收入的一部分偿付信用消费的“首付款”;第二,消费者的预期收入,除了满足其当前需求外还能将收入的一部分偿付“分期付款”。
可见,信用消费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采用的。这就是说,信用消费的使用也要有“度”,也要与国情和家情相适应。它与适度消费并不矛盾。
(3)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扩大消费
适度消费的本质和核心是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提倡艰苦奋斗,许多同学就以为是限制人们的消费,过着以前年代的艰苦生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社会风气和道德修养,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和方式。消费水平提高了,消费方式应该而且可以多样化了,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不可丢。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扩大消费(包括信用消费)不是相对应的范畴,它是与铺张浪费相对应的。
(4)反对超前消费
适度消费反对抑制消费,也反对超前消费。
所谓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有的人现在收入虽然不高,但收入能力强,预期收入高,在消费的回旋余地上就大,只要具备上述信用消费的两个前提条件,能够还清贷款或分期付款,那么,即使是借钱消费,也是适度消费,而不是超前消费。
可见,反对超前消费与扩大消费也是不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