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解析



1、(广东)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步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下大力气制止重复建设。这有利于(  )

①调整所有制结构         ②优化资源配置

③保持地区平衡发展        ④避免生产能力过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

解析:

  此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国有企业的改革、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侧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鉴别能力。解题思路:重复建设必然导致产品积压和企业开工不足和大量设备闲置,因此制止重复建设有利于避免生产能力过剩,把有限的经济资源按恰当的比例配置在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中,故②④项要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与所有制结构、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没有直接的联系,故①③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C

2、(上海)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提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多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进入新千年,党中央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把东部地区技术、人才、管理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与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以促进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要坚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既发挥好政策的导向作用,又发挥好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请运用经济常识中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解析:

  该题以重大社会热点——西部大开发为背景,考查市场经济、共同富裕和生产消费的关系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旨在考核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本题属收敛型问答题。回答此类问题必须仔细阅读材料。从中提炼观点。本题要求用经济知识分析,实质是让学生回答“两个大局思想”与“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学依据。其一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其二是扩大内需的客观要求,其三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组织答案一定要结合材料,切忌空谈理论。

答案:

  (1)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但实现共同富裕不是在同一时间内“同等富裕”或“同步富裕”。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指明了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2)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巨大,蕴藏巨大的投资机会和消费需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将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3)经济的发展要求资源的优化配置。东部地区具有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丰富的优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按照优势互补原则,把两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将促使东西部区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东西部共同发展。

  (4)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既要运用国家宏观调控,发挥好政策导向作用,又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