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条件
气候:太阳辐射能、适当的温度和水分是自然界生物生长的三大要素。光热、降水等气候条件,特别是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密切。因为太阳光热是植物物质形成的最基本因素。所以,农业生产的各种措施都在于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光热条件。世界农业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配合较好的热带和温带地区。
水源:水源因素是对天然降水的补充,对一般地区而言,它仅是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条件。但对干旱地区的绿洲农业、灌溉农业来说,却是作物生长和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种植业。
地形:地形的坡度、平坦程度、地块大小等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操作和技术改造,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的实现。地势高低、山脉走向及坡向的差异,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农业生产。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直接供给作物养分。不同的土壤条件,决定了农作物的种类及其产量。世界各大洲的温带草原和肥沃的冲积平原,多半是农业发达的地区。
2、社会经济条件
国家的政策和措施:国家的政策和措施是人为的、可变的,但是政策和措施如果符合客观规律,就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使农业生产遭到损失和破坏。从这个意义来说,它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布局起着决定作用。
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与分布: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会增加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和刺激农产品品种结构的改变,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分布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蔬菜、乳肉禽蛋为重点的副食品生产基地。但在交通运输业高度发达和冷藏设备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这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已经减弱。
市场需要量:国内外市场需要量是国家制定政策和措施的重要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类型、产量、规模和发展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市场需要量。
3、农业技术改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农业生产实现了现代化,即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肥化和生物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开始出现专业化,首先是农业的区域专业化和农场经营专业化,进而到农业作业专业化,并出现了农工商联合企业,农业生产社会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及商品率,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说,现代化农业就是科学化的农业。
例1、我国将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北纬22°,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地区,将小麦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这说明( )
A.农作物分布可由人的意志控制
B.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越来越弱
C.农业分布只能由自然环境决定
D.科学技术改革可扩大农业区的范围
解析:本题考查了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由于各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差异,所以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例如不同的气候条件,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像我国南方的甘蔗,北方的甜菜,南方的柑橘,北方的苹果等;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平原宜发展种植业等等。但是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人们可以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条件,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例如题中提到的橡胶生产和双季稻生产的北移、小麦种植高限的扩展等,都属这类情况。另外,人们还可以根据温室效应原理改善农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修筑梯田改善地形条件,灌溉改善水分条件等。但是人类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改造和利用自然条件,故A选项不对。人类虽然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改造自然因素,但是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仍是非常大的,B选项和C选项不对。
答案:D
例2、下图示意昆明附近产业转化的构想,I表示烟草业的变化,Ⅱ表示鲜花业的变化。读图并回答:
(1)该区域发展花卉业(“彩色农业”)的气候资源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区域发展花卉业的其他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3)要解决保鲜、开发新品种等问题,从而使花卉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最重要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
(4)该产业转化的意义有( )
A.减小运输成本
B.使卷烟的产量增加
C.既有益生态,又美化生活
D.消除不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解析:该题充分利用地理语言,通过提供资料、设置情境来考查学生潜在的能力,强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揭示了地理学与社会经济、人文观念发展之间的联系。
试题以昆明附近产业转化的构想为材料,图中隐含大量的地理信息,通过细致分析方能准确回答问题。“该区域发展花卉业的气候资源优势”是该问题在题干的“昆明附近”中可得答案,昆明被誉为“春城”,故“四季如春”、降水充沛的气候资源优势跃然纸上。“对该区域发展花卉业其他优势”,图中有“世界花卉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若能借此联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空间转移的原因,则离正确答案就不远了,对于第3小题,题干本身就提示考生应从技术创新角度来回答。第4小题在综合分析图中的图例和其他信息的基础上,则能得出C、D两项为正确选择。
该题第1、2两小题在回答时往往会疏漏,第1小题“降水充沛”往往会遗漏,若能抓住气候的最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进行分析,就能全面回答该题。第2小题中
“地价较低”许多同学想不到,土地价格是产业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现在许多国家在产业成本中还提出“环境成本”、“机会成本”等新概念,复习中要适当拓宽和延伸。
答案:(1)“四季如春”,降水丰沛
(2)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较低
(3)技术创新(或技术开发、引进技术(4)C、D
例3、读“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1)-(3)题。
(1)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
(2)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
C.臭氧层空洞
D.扬尘
(3)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解析:第(1)题,图表显示该酒精厂主要是利用玉米发酵生产酒精,原料来源于农田,同时对生产过程中废物的回收利用的主要用途是农业饲料与肥料,与农业生产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该厂址选择应临近原料产地即玉米田附近。答案为A。第(2)题,图表中废弃物的利用主要是CO2及废液的回收利用,对照提供的四个选项,只有CO2引起的大气温室效应最符合题意。答案为B。第(3)题中清洁生产并不是指实现无废弃物排放,而是指从原料开采到生产制造等一系列生产环节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选D。
答案:(1)A(2)B(3)D
例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以色列是个面积只有1.4万平方千米,一半以上国土是沙漠,人均水资源只有300立方米,自然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却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其根本原因就是依靠科技,发展高效农业,并瞄准国际市场,大抓出口创汇。以色列农业重视经济上的高效益;重视资源利用上的节约型;重视生产经营上的集约化,着重发展高产高效的动植物的种养,以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目前以色列的灌溉农业已成为世界上的特色农业。
从以色列的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发展农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因为该国________十分贫乏,属于干旱性的沙漠气候。由于以色列自然资源十分贫乏,因此该国十分重视依靠________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重视节约________。此外该国由于面积狭小,自然条件恶劣,因此,该国的农业________程度很高,在节水方面成效卓著,灌溉技术处于世界顶尖水平。
解析:以色列热带沙漠气候,严重缺水,发展农业,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解决用水问题。
答案:灌溉水源 水资源 科技 水源 集约化
例5、根据下图的气候资料判断表中四个地区宜种植的农作物排序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