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高考解析
课外拓展



  
世界格局的变化和现代科学技术

  

一、周知识概述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的实质和原因

  2、苏联解体的过程与原因

(二)、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冲突

  1、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2、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3、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缓和

(三)、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冲突

  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2、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

  3、中国与世界多极化

世贸大厦

(四)、现代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念、兴起原因、特点和影响

航天飞机

二、重点难点知识讲解

(一)、东欧剧变的实质和原因

  1、东欧剧变的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背离科学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性变化。

  2、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各国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历史上东欧各国长期受制于苏联,沿用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产生了许多问题和错误。内部原因是经济改革成效不大,酿成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外部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等等。

(二)、苏联解体的过程和原因

  1、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主要进行经济领域改革,困难重重;接着进行政治改革,他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结果引起人们的思想混乱。1990年局势更加动荡,苏共中央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苏联各种矛盾迅速尖锐并表面化。

  2、“八一九”事件。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局势的混乱;直接导火线:1991年公布的《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结果和影响:政变迅速失败,它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质变。

  3、苏联完全解体。《阿拉木图宣言》签署,标志着苏联完全解体。

  4、苏联解体的原因。历史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是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外部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三)、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的认识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苏联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社会主义运动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多种困难,这是由于:

  首先,从世界历史长河看,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还不够成熟。

  其次,原有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或不够发达的条件下,走上了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方面不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匹敌或赶上它们,要真正站住脚是困难的。

  再次,社会主义的诞生遭到来自资本主义势力多方面的敌视、围剿和遏制,以至颠覆。

  第四,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社会主义革命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革命都要彻底,因而社会主义的巩固要比历史上任何革命都困难得多,需要一个历史长过程才能走向成熟。

(四)、对冷战后世界形势特点的分析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随之结束。华约组织解散,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紧张对峙的局面消失,美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转向对话和缓和,这使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明显增长。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失衡,势必会导致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随即爆发,特别是美国企图独霸世界,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借助北约干涉,使局部性的区域性的、小规模的冲突增加。因此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另一方面,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俄罗斯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但拥有足以毁灭美国的军事力量,日本积极建立政治大国,不甘心沦为经济强国、政治小人的尴尬境地。欧洲一体化加快,在国际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样目前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五)、对经济全球化知识的归纳

  1、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2、主要原因: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3、本质:从根本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4、影响:对资本主义而言,由于在资金、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等方面占有优势,经济实力强大,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所以对它们而言,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中国入世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虽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机遇,但由于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必然是不均衡的。

(六)、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的归纳

人造地球卫星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前两次技术革命(一次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一次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③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归纳起来有三大方面: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在主要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它造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对科研的支持、扶植和资金投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变革。③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