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试
高考解析
课外拓展



  
《登泰山记》《病梅馆记》

  

一、一周课程概述

  本周学习内容为《登泰山记》《病梅馆记》。《登泰山记》是游记,要通过研读泰山的位置,登山的经过,泰山日出等重点段落,体会作者写景和记叙的写法。《病梅馆记》是托物言志之作,要求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探讨文章主旨

  《登泰山记》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炼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病梅馆记》是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的。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的摧残,形象地揭露、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的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二)把握主要内容

1、《登泰山记》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二段:记述登泰山的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物。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病梅馆记》

  第一段:揭示病梅产生的原因。

  本段分三个层次:第一层(第1句):介绍梅的产地,引出论述的对象。第二层(第2—5句):引出文人画士品梅的审美观点,揭示病梅产生的社会根源。第三层(第6—7句):揭露文人画士的帮凶摧残梅的恶劣行径。

  第二段:写自己治疗梅的行动和决心。

  第三段:抒发自己广治病梅的愿望与感慨。

(三)知识积累

1、《登泰山记》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谷皆入汶  (古: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今:阳光;表面上)

  世皆谓之天门(古:语气助词 今:云彩)

  于泰安(古: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到,到达 今:表示另提起一件事情)

  月丁未(古:这,此 今:判断词)

  戊申 (古: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今:昏暗,夜晚)

  多平 (古:方方正正,指山石 今:数学名词)

(3)通假字

  须臾成五采(“采”通“彩”)

  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

  少圜(“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

(4)词类活用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照)

  汶水西流(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汶水东流(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5)文言句式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判断句)

  余所不至也(判断句)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判断句)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省略句)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省略句)

  生石罅(省略句)

  余始循以入(省略句)

2、《病梅馆记》

(1)一词多义

  

(2)词类活用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直,密,正,形容词用作名词,挺直的枝干;茂密的枝干,端正的枝干)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病,使动用法,使……夭(奇形怪状,使……病(病态))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三、难点知识剖析

1、感受、品味《登泰山记》侧面烘托的妙处。

  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写出,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摴蒱”“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象,又生动有趣。

2、为什么文章开头要写梅的产地、数量和长势?作者引用“或曰”几句有何作用?为何要说“固也”?

  一个皆字,即说梅分布之广,又说梅产地之多,暗喻天下人才不可胜数,江浙一带尤为人才济济,为下文“江浙之梅皆病”先垫一笔。“丛丛梅枝皆生发”“江山代有才人出”。

  “或曰”几句影射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他们扼杀有才能有骨气的正直的人,专门选用那些邪佞、毫无生气的庸才。

  “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后部分的让步转折关系,先退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是有那么一种审美观,然后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里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画士”利用这种审美观的险恶用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

3、为什么要用“曲”和“直”,“疏”和“密”,“欹”与“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这三组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准确简炼,对比鲜明地点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观:曲欹、疏为美,真、正、密为丑。这里显然是托梅写人,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

4、“绳梅”“夭梅”“病梅”等一系列举动,“疚梅”的措施和愿望,又各有什么寓意?

  夭,象征新生力量遭扼杀;病,象征人才被摧残;绳,象征人才被钳制。夭的结果是病,使夭和病的是绳。绳才是文人画士之本意。几个字写出了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摧残,扼杀,入木三分的刻画了统治阶级的毒辣手段和邪恶用心。

  “斫”字揭露了他们对刚正廉洁人才的粗暴排斥。

  “删”字暗喻大批有用人才遭到严重的钳制。

  “夭”字象征新生力量惨遭扼杀。

  “锄”字比喻大量忠良耿直之士遭到清洗。

  “遏”字指蛮横地遏制,压抑人才蓬勃的朝气。

  “养”字栩栩如生地勾画了封建统治阶级豢养、扶植奸佞小人的邪恶用心。

  “疗梅”的措施,表明作者破除封建统治对人才的束缚,摧毁禁锢人才的精神枷锁,让人才获得自由发展,个性得到解放。其“愿望”则曲折地反映了他对于残酷统治的愤慨和要求改革的迫切心情,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