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练习



  
高考历史材料试题解答技巧

 

一、复习策略

(一)试题所选材料的三种形式

1、第一类——文字材料

  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材料形式,可分为两类:一是典籍碑刻类,即从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字资料中摘取片段;二是文学作品类,即从诗歌、小说、剧本、对联、歌谣、传说等资料中选取材料。

例1、2006年全国卷Ⅰ第37题·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 会宁(黑龙江阿城)乃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金史·世宗纪》)

  材料三 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矣,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元·许衡《鲁斋遗书》)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

  (4)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

  (1)从分散走向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2)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3)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政治中心的南移,采用中原王朝政治制度;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接受汉族的文化习俗。(4)考生回答出以下任一内容,如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仍需要个民族共同努力;中华文明要发展应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等,言之成理,即可赋分。照抄题干和所给材料,不得给满分。

2、第二类——数据材料

  文字材料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可分为两类:一是含有数据的曲线、折线图,二是含有数据的表格,它们都以各种项目的数据为主体构成,将文字材料图表化,省略大量的文字表达,使人一目了然。

例2、2007年全国卷Ⅰ第38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39~1941年美国对华贷款(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1939年2月

1940年4月

1940年10月

1941年2月

1941年4月

数额

25

20

25

50

50

1941~1945年美国对华“租借”物资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数额

26

100

49

53

1107

——摘编自《略论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

  回答: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

答案:

  状况:分为贷款和租借;在一些关键年份援助显著增加。对华援助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援助中国,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有利于美国自己。

3、第三类图形材料

  把有关历史场面的图画、漫画和历史文物照片、历史地图等作为材料。这类材料能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

例3、2007年全国卷Ⅰ第40题:宋金对峙图(图略)

   回答: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界线。

答案:西:大散关——东:淮水。

(二)试题设问指向的分类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概括)历史事件类

  05年37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述的瓦尔密战役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狭隘民族主义)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39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06年37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06年39题: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07年38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武器等物资禁运问题上态度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07年40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国及其历史影响。

2、根据所供材料,概括特征(观点、内容、变化)类

  05年37题: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

  06年37题: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概述其(辽、金“行汉法”)内容。

  07年38题: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

3、根据所供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原因类

  06年37题:分析促成这一变化(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的原因。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

  07年38 题:罗斯福为什么主张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07年40题: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国。

4、评价(说明)历史事件(现象)的历史影响(作用、意义)类

  05年37题: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05年39题:简要说明万隆会议对当时的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07年40题: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历史影响。

5、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鉴别类

  07年38题:指出罗斯福在这两次讲话上主张的异同。

6、适度发挥、各抒己见,开放试题类

  05年37题: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06年37题: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06年39题: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07年40 题: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三)材料试题答案的生成

  07年第38题。材料一 总统强烈要求国会特别会议废除中立法中禁运条款(1939年9月21日)

  从纯粹的物质的观点看,在我们这里①加工可以对成千上万的人提供就业,而我们却把这各样物品远涉大洋运到彼岸去进行最后加工……还是从物质的观点看,在这里提供这样的②就业就会自动地帮助建设我们自己的国防

  ③禁运条款的制订不单完全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政策,它还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就海运贸易而言,把陆军强国和海军强国置于同样的地位。要发动战争的陆军强国因此可以在事前就感到放心,因为任何未来的敌对海军强国都会由于享受不到古已有之的随处采购的权利而受到削弱。这在四年前就已开始给了交战的一方一项具体好处,不是由于它本身的力量或地理位置,而是由于合众国的一项支持性行为。

  我认为,美国商船应该尽可能地被限制进入战争地带。然而,在未来的日子里,④战争地带可能经常发生急速的变化不可能由国会立法予以长期地确立;具体的立法可能妨碍根据经常和急速的变化作出调节。所以,更实际的作去似乎应由国务院和行政机构采取行动去划定战争地带的实际地理位置。限制美国船只进入这些地带的目标可以通过国会予以禁止来实现;由行政部门宣布,一切此类航行概由美国船主承担其风险,实质上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为什么主张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

  分析:题目要求的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要求带着问题读材料,一是读懂,二是抓关键字词或句子。从①---④划线部分基本可以找出答案要点。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在这两次讲话上主张的异同。

  阅读材料二:材料二  总统第702次记者招待会(1940年12月17日)

  ①大不列颠的订货因此对于美国国防是极其宝贵的:因为这些订货自动地增加生产设施……我们鼓励这种生产。

  我来给大家打个比方:假设我的邻人的家着了火,而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浇园用的水龙管子。如果他能够②把我的浇园水管接到他的自来水龙头上,我就可能帮助他把火灭掉……如果经过灭火的过程,这段水管完好如初,毫未损伤,邻人就把它还给我,对我十分感谢。但是,假设它给搞坏了……,他说,“好,我来照赔,”现在,如果我拿回的是一根可用的浇园水管,我就不吃亏。

  换句话说,如果你③借出一定的数量的军火,在战后得到归还,如果这军火是完好如初的—没有损坏——你就不吃亏;如果它们损坏了,或者陈旧了,或者完全丢掉了,而如果你借给的人照样赔上,在我看来,你就没有吃亏。

  分析:指出异同,即找相同点和不同点。本题一定要注意材料中的时间,一是1939年9月21日和材料中的四年前,即1935年,自然会联想到美国的《中立法》,二是1940年12月17日,当时德国已经占领了欧洲的奥地利、捷克、波兰、丹麦、挪威、卢森堡、比利时、荷兰、法国,进攻英国,从而使美国认识到德国的威胁。相同点,很明显两则材料都认为接受订货(大不列颠的订货)有利于美国的国防和经济(提供就业、增加生产),既然是接受订货,也就取消了禁运,同时也表明了支持英国的立场。不同点:材料二是明显的“借”,即用租借的办法,反推材料一,它是“废除禁运”,于是得出由“废除禁运”到“用租借的办法”是不困难的。

  (3)根据材料—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武器等物资禁运问题上态度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

  分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国际背景”,从材料—和材料二来看,有1939年9月21日和1940年12月17日的时间提示,结合教材,可以得出“德国侵略不断扩大;二战全面爆发;德国占领欧洲许多国家;不列颠之战在进行”等结论。

  (4)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

  带着问题看材料三:1939--1941年美国对华贷款(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1939年2月

1940年4月

1940年10月

1941年2月

1941年4月

数额

25

20

25

50

50

1941---1945年美国对华“租借”物资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数额

26

100

49

53

1107

——摘编自《略论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

  分析:从表头看,美国对华援助有“直接贷款”和“物质租借”,从数额看,总体上升,再找关键点,表一中1941年相当于1940年增加了一倍,表二中1942年、1945年猛增。得出美国对华援助有“直接贷款”和“物质租借”;“总体上升,个别年份猛增”的答案。后面一问是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这样的问题答案一定要回归教材,但要注意限定词,“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角度”,回归教材,直接答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可以的。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要从美国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因为“援助中国也有利于美国自己”。

(四)材料试题的一般解法

1、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原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①按内因和外因分析: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等;②按主观和客观原因分析:如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分析、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分析等;③按时间分可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如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等;④按程度分可分为根本原因、重要原因、直接原因等,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等;⑤按内容分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原因。如分析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等的原因都要进行综合分析。

2、如何根据所给材料概括其主要观点、特征、内容

  一般来说,读懂材料是关键,要知道材料反映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会抓关键词和中心句子。有的答案就在材料中。要注意的是要做到“点多而不深挖”。

3、如何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

  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既要考虑“同中求异”,也要考虑“异中求同”。会找比较点是关键。如何找比较点?一般是把历史事件分为三大部分,即历史背景、事件经过、历史影响。顺着这个顺序,结合历史学科特点,明确比较点。如政治、经济、方式、目的、性质、领导阶级、对象、革命主力、指导思想、内容、原因、意义等。

4、如何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作用、意义)

  政治和经济是构成历史学科的两大支柱。任何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作用、意义)都必须分析它的政治和经济影响,除此之外,可能还要从军事、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当然有的历史事件还要分析它的国际、国内意义。

5、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一般来说要做到“三性”,即时代性、阶级性、客观性(辩证性或双重性)。如05年37题(4)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要能够分为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和正确的民族主义观,否则这个题目就不能突破;06年39(2)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要能够通过郑观应《盛世危言》论开放通商口岸危害提炼出其消极性,通过《上海县续志》记载上海开放后的繁华提炼出其积极性。

6、如何谈历史启迪

  这类问题由于指向不明确,往往感觉束手无策。如何谈启迪,反向思维是关键。如“战争”的启迪就是“珍惜和平”;“文革”的启迪就是“反对个人崇拜”、“依法治国”、“坚持民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大跃进”是忽视客观规律,历史启迪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人民公社化”是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启迪就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当然,谈历史启迪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要就材料的中心内容择其两、三点有针对性的谈。目前由于阅卷的不好操作性,这类问题的分值不会很高,也就决定了答题时选点不要过多。

  最后说几点做好主观题的非智力性(或技巧性)的问题。一是要“按酬付劳”,注意详略得当;二是要书写规范,有条理性,一定要序号化,而且要有层次性;三是要史论结合,注意概括,坚决反对堆砌史实或简单的罗列史实。

二、典例剖析

例1、2007年全国卷Ⅰ第40题:

  材料一 宋金对峙图

  材料二 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浸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金大国志》等)

  回答:

  (1)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界线。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16分)

解析:

  解答第(1)问属于教材识记内容,考查 “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图中标有“淮水”,由此联系到“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

  解答第(2)问,带着问题看材料:材料二 I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而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①“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大地之中”; ②“燕都地处雄要……居席、古北,松牛、榆林等关, 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②易于据守”; ③“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④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摘编自《大金国志》等)先分析原因:一要“在材料中找”,二要回忆“所学知识”,三要有分析原因的清晰思路。《中国古代史》中分析原因一般是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军事、文化等方面来分析的。政治,①“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不便实行统治);经济,③“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经济发达),军事,②“燕都地处雄要……易于据守”;民族关系,由图和教材知识可得出金将都城由上京迁到燕京,便于进攻南宋;文化,④“礼义之所”。本题的关键一是要有清晰的分析原因的思路,然后反过来在材料中去有意识的找,“对号入坐”;二要有基本的古文阅读能力。再分析历史影响:政治上,为以后历代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经济上,促进了燕京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关系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上,“宴饮音乐,皆习汉风。”加快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文明进程,进一步丰富了整个中华文化。

答案:

  (1)西:大散关——东:淮水。 (2)原因:旧都过于偏僻,而燕京交通方便,地理位置重要,物产丰富;统治的重心在燕京一带。影响:促进了特别是女真人的封建化过程,金的势力的强大和发展;形成了金与北宋的对峙并最终灭掉了北宋政权;促进了民族融合。

例2、2007·全国卷Ⅱ第40题: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

  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经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和大面积的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述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的那样高。

——摘编自《赫努晓夫执政史》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玉米种植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

解析:

  本题贯穿农作物“玉米”的种植考查了世界几百年的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殖民和改革等相关历史知识,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是一个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很成功很独到的综合题目。解答第(1)问,首先明确200年内所指的时间范围,然后再结合材料进行广泛联想,找到与玉米传播有关的事件。解答第(2)问,结合材料所言和自己理解来归纳玉米传播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要综合考虑。解答第(3)问,材料已经很明了要学会从中带着问题提取有效信息,10分的分值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广泛联系,和深入分析,包括对赫鲁晓夫当时的内外形势和政策都对“玉米推广”有一定影响力。

答案:

  (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移民,世界不同地区联系加强。(2)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原因:凭主观意志办事,不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生产管理不善;急于实现不切实际的赶超目标;追求霸权地位。

例3、2007年宁夏文综第42题: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     

  (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

解析:

  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历史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试题。解答第(1)问,结合材料中西方以及日本变革而强大的事实以及甲午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来分析背景。解答第(2)问,认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得出结论。材料一中三年对于三十年和三百年而言,太快;材料二中变法内容过于繁杂,很难一下实现;维新派内部意见不一致;材料三体现的是变法触动了许多既得利益者,这些都是变法失误的地方。

答案:

  (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2)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