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练习
 



  
历史考纲解读热点专题

 

一、复习策略

(一)策略设计

  考纲的变化与思考;热点扫描与命题视角。

(二)内容精讲

1、考纲的变化与思考

  (1)考纲的巨大变化

  ①新增知识考点:西周的强盛、井田制和分封制、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农业和畜牧业、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刺史制度、汉朝与越南的关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隋唐府兵制与募兵制、社会生活,庆历新政、史学,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明末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天京变乱与重新领导核心、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戊戌变法的背景、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清政府的新政与预备立宪,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全国夺权和二月抗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等等。

  ②细化强化考点: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兴起、发展、效果,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其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五四运动的经过,红军的战略转移→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华北事变、瓦窑堡会议,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的诞生及其历史条件,美国的建立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英属北美殖民地状况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韩国和新加坡经济的发展→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等等。

  ③变换提法考点:北伐和西征→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黄海、辽东、威海之战→战争的经过,维新思想的发展与传播→康、梁的维新思想,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经济建设方针的确立,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徘徊中前进,革命的进程→从君主立宪派到雅各宾派,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等等。

  ④合并简化考点: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下的四个子目录被省略,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下子目录被省略,世界经济的发展下子目录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被省略,等等。

  ⑤暂时删除考点:均田制,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苏联的建立,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等等。

  (2)考点变化的初步思考

  ①从形式上看:新增知识考点使得知识覆盖密度显著增加,命题素材更加丰富,命题空间更加宽广;细化强化考点使得知识条理更为清晰,逻辑层次更为合理,复习目标更为具体;合并简化考点使得命题动作更大,似有醉翁之意,意味深长;暂时删除考点其实不能理解为非考试内容,否则将会后悔不已。

  ②从内容上看:新增知识考点、细化强化考点呈现出四个侧重:

  一是侧重于物质文明(经济活动)的考查,如: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农业和畜牧业、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洋务运动的兴起、发展、效果,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关注国计民生,等等;

  二是侧重于制度变革的考查,如:井田制和分封制,刺史制度,府兵制与募兵制,庆历新政,清政府的新政与预备立宪,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等等;

  三是侧重于思想解放的考查,如: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其实还不能忽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等等;

  四是侧重于“三农”问题的考查,如:井田制,夏商西周的农业,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明末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天京变乱与重新领导核心、太平天国的防御战,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等等。

  ③新编小专题: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农业、农民问题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相融共存的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与社会进步;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历程;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等等。

2、热点扫描与命题视角

  (1)隐性介入热点问题

  热点问题内涵:长期(尤其是近期)被人们普遍关注、能够引导考生理解党的大政方针、国家意志、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或知识再生点,包括短效热点问题(2007年3月—2008年3月年度国内外时政要闻)、周年次周年热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与民族区域自治,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与改革开放30周年等问题)和长效热点问题(科学发展观,中、美、德三国国家统一,民主法制建设,新农村建设,民生保障,知识创新,区域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等问题)等三个部分。

  高考历史试题关注现实,不回避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常用周年或次周年范围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隐性切入,载体在课外或题外,旨趣在书本之内,考查运用教材基础知识的思维能力。

  以2007年全国卷I为例,试题对某些热点问题进行的考查非常隐蔽或者说非常含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犹抱琵琶半遮面”。其中,第14题(八旗制度)、第15题(清末湘军)、第16题(清末新军)、第17题(国民革命军)等题,隐性考查了古往今来军队建设问题,与建军80周年的热点相关,第22题(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涉及1974年毛泽东与非洲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的会晤,实际上隐性考查了中非合作的热点问题,第38题以美国改变中立态度为切入点,第40题对金迁都燕京的考查,实际上与2007年抗战爆发70周年、2008年北京奥运年这些热点问题相关,等等。

  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将继续隐性介入热点问题,引导关注社会生活。

  (2)热点问题举例与思考

  A.中国70多个城市地面下沉,沉降1毫米损失千万元。(2007.02.11)

  由于地面沉降,矗立于古都西安的唐代建筑大雁塔倾斜已达上千毫米;由于地面沉降,海河泄洪能力大大下降,天津市区内涝基本无法从海河排出;由于地面沉降,华北一些地区地下水循环系统平衡遭到破坏,地下水质恶化。上海是我国地面沉降发生最早、影响最大、带来危害最严重的城市,自1921年发生地面沉降以来,至今沉降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达2.6米。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的苏锡常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也是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资料显示,该地区沉降面积已达5700平方公里,约占苏锡常平原面积的一半,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达2.8米。目前,全国已有70多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沉降面积已达6.4万平方公里,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超过2米的还有天津、太原、西安等城市,其中天津60%的地面发生沉降,塘沽区的沉降量达到3.1米。“过量抽取地下水、城市不合理建设是当前产生地面沉降最主要的原因;地面沉降会引发内涝加重、地表水环境恶化、地裂缝等危害;地面沉降的发生具有缓变性、不易察觉性特点,防治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命题视角: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和谐社会。

  B.中国正在筹建存款保险公司。(2007.08.02)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由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牵头,相关部委参加的存款保险制度工作小组正在进行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的设计工作,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进行存款保险条例的立法工作。

  命题视角:罗斯福新政。

  C.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2007.08.08)

  命题视角: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D.农村政策失败与俄罗斯帝国的灭亡(2007.08.10)、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状况。(2004.07.1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影响国家安全的根本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历史时期:即1949—1978年的缓慢变动时期;1979—1990年的开始形成和逐步完善时期;1990年以来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调整时期。三个历史时期分别有其各自的经济特点: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在第一个时期的基本特点是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建国初期,我国农村产业部门主要是农业,在农业中仅以种植业为主,在种植业中又以粮食作物为主。林、牧、渔业没有应有的发展,必需的工业和副业比重很小,历史形成的农业=种植业=粮食的单一的农村产业结构基本上没有变化,整个农村产业结构处于极不合理的状态。与新中国成立时的农村产业结构相比,这一时期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缓慢变化,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中农业一直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第二、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低,只是作为农业的必要补充而存在。

  第二个时期改变过去“重农型”的状况,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并举,以农村工业为龙头,全面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进入了变革阶段。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为开端的经济体制改革,突破了单一种植业的格局,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城市改革的启动和市场机制的深化以及城市和农村消费结构的变化,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逐渐有了调整,使农村产业结构在逐步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同时,向农产品优质化、工业消费品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个时期是由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面临新挑战而进行全面调整的时期。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农村产业结构更加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据有关资料统计,进入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和产值的分布状况是:从相对值角度和劳动力分布情况来看,第一产业的占比呈下降趋势,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上升趋势更为明显;从产值状况来看,第一产业的比重在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上升,尤其是第二产业在产值等方面已经成为农村第一大产业。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农村产业结构已经摆脱改革以前以第一产业,特别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形态,进入“三次产业”共同发展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二是随着农村“三次产业”共同发展局面的形成,尤其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必然是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经济高效。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举措:①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重点,持续稳定地发展第一产业,适当地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地发展第三产业。对农村“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进其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总体要求是以解决二元结构矛盾为目标,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由此带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具体应当抓住两点:一是通过调整实现结构优化;二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质是结构质量的提高,升级的关键就在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的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以量的扩张为基础,以质的提高为根本。②调整经济发展手段,发挥科技推动作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必须与农村经济发展手段的调整相结合,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应当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单纯依靠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转向依靠科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的。为此,必须尽快改革现存财政体制,增加对农业科学研究的投入。③转变政府职能,制定和实行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政策。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环境看,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国际经济秩序、国际市场变动等因素都会对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此外,还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如自然灾害、科学技术突破性的发展、国际局势的戏剧性变化等,但最关键的因素乃是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为了加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宏观指导和协调,必须制定和实行相应的农村经济政策。要通过各产业产品的订购政策、价格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奖励政策和税收政策,促进农村各产业的全面发展。同时,政府应在规划、指导、扶持和服务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命题视角:三农问题。

  E.东北有望成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区(2007.08.20)

  经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正式公布,这是一份由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组织编制的“中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地区性发展规划。伴随着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东北经济区有望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成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区。东北亚,是指亚洲的东北部地区,包括俄罗斯东部地区,中国的东北、华北地区,日本,韩国,朝鲜以及蒙古。这个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大国力量交汇、冲突之地,特别是冷战之后,苏联的解体,中国的崛起,日本走向“正常国家”的努力,加上在该地区有着广泛利益的美国,使东北亚地区的大国关系变得愈加复杂。这里有广泛的地缘利益,激起了大国的觊觎和争夺,今后东北亚局势的演变,将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命题视角:区域发展问题。

  F.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反垄断法,将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2007.08.30)

  命题视角:垄断的双重影响。

  G.十七大报告关键词(摘要)(2007.10.17)

  ①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②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③和谐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④民生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⑤和平协议 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⑥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命题视角:改革开放30周年、祖国统一、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H.南海一号被喻海上敦煌 专家建议申报世遗(2007.12.23)

  命题视角:海上丝绸之路与珠三角地区的发展。

  I.日本首相福田在北京大学演讲(2007.12.28)

  命题视角:中日关系的发展。

  J.2007年国内十大新闻(摘要)(2007.12.31)

  ①物权法审议通过并施行。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自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的制定历时13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了八次。物权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基本法律。

  ②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2007年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形势,为深入推进预防腐败工作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2007年10月15日―10月21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④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1月26日,中国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1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京隆重举行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

  命题视角:拿破仑法典、监察制度、科技创新。

  K.胡锦涛看望科学家钱学森、吴文俊(2008.01.21)

  钱学森是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吴文俊是国内外知名的数学家、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总书记与吴文俊围绕基础科学研究探讨了起来。胡锦涛说:“基础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先导,是自主创新的源泉。只有以深入的基础研究作后盾,才能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国家发展的后劲。我们不仅要大力加强应用研究,而且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

  命题视角:科技创新。

  L.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开工(2008.02.22)

  全长9102公里,项目总投资1422亿元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22日在新疆、甘肃、宁夏和陕西同时开工建设。这条途经14个省市区的能源大动脉,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南至广州、东达上海,境外与横跨三国、同步建设的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稳定供气30年以上。这是中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的大型管道工程,将把来自中亚和境内新疆的天然气送到珠三角和长三角及中南地区,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命题视角:区域协调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M.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 

  2008年,我国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年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拉开了改革开放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这次全会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标志。自此,改革开放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各方面体制,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的关键选择。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命题视角: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周年次周年。

  N.民主政治建设之清末新政

  中国历史的航程在20世纪初年面临着一次艰难的抉择。当时的中国政治舞台上存在着三股重要的政治势力:清政府、立宪派和革命派;他们各自设计了不同的政治方案,开展了既互有歧异又相互关联的政治运动:新政、立宪与革命,三股势力互争雄长;可以说,正是这三股势力的较量与消长决定了中国政治的新走向。其中,清末新政是指20世纪初年清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所进行的各项改革的总称。新政对政治近代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民主政治制度的移植。预备立宪虽然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在民主制度的移植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开拓性的工作。第一,确立宪政改革的目标是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这是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否定;第二,进行了中央与地方的官制改革,责任内阁的设立被提上日程,虽然最后闹出“皇族内阁”的丑剧,但责任内阁制形式的出现则是破天荒的;第三,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并起草了一部宪法草案等,这些举措表明西方近代的民主制度正在一点点地被移植过来。

  二是民主政治思想的传播。清政府虽然不像立宪派和革命派那样利用新闻媒体等工具大肆宣扬民主思想,但在新政尤其是预备立宪时期,为了推动宪政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促进了民主政治思想的传播。如五大臣出洋考察回国时带回了大量的关于西方宪政的资料等,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辛亥革命之后民主的观念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既是革命派与立宪派努力宣传的结果,也有清政府新政尤其是预备立宪的功劳。这对于清政府的初衷来说,也可以说是“种豆得瓜”。因此,清末新政对于中国政治近代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历史作用与地位应予肯定。

  命题视角:民主政治建设。

  O.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注意上海世博会与中国历史上长江三角洲(已经跻身世界六大城市带之列)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与西部地区(广义上讲包括西北、西南与成渝地区)发展、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崛起(指河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京津冀地区、陇海铁路经济带以及珠江流域等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命题视角:区域协调发展。

  P.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中日关系、中俄(苏、俄)关系、中印关系、中朝关系、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

  自古以来,中国就推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中外友好往来是中国对外关系的主流,这其中,中国与周边邻国保持着长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推动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发展。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务实色彩浓重的外交战略下,相互之间尽管存在竞争,但加强合作仍是主导潮流,呈现出更多的稳定、和平、合作与发展的前景,中国与周边国家互为战略依托、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提高。因此周边外交在我国目前的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从政治上看,周边是我国维护主权权益、发挥国际作用的首要依托;从经济上看,周边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从安全上看,周边是我国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直接外部屏障。因此,巩固睦邻友好,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目前的优先课题。中国提出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对新的形势,为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中国把“睦邻、安邻、富邻”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积极主动地开拓周边,努力推进和平,积极寻求合作,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命题视角: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

  Q.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经济全球化):推动因素包括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殖民扩张、交通与通讯设备的改善。

  命题视角:全球化意识与民族主义思想。

二、典例剖析

1、据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歌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

  材料二 《三国志》记载: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 (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

  (2)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

  (3)根据河西走廊的地理特点及开发利用这一地区的历史经验教训,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析:

  本题从政史地三科综合的角度考查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热点问题。解答第(1)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得出结论;解答第(2)问,要判断出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是水,然后由此出发分析回答将会产生的环境问题;解答第(3)问,要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前面涉及的地理和历史知识,结合题意作出回答。

答案:

  (1)由畜牧业转为农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土)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燥,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

  (3)河西走廊地区总的来说适合畜牧业的发展,历史上对河西走廊地区的开发,有着重大的军事、社会、经济和文化意义,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大量增加的人口及过度农业发展,加剧了人地矛盾,对自然环境有着一定的破坏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

  中、印两国既是邻国,又是当今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印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上,曾经历过三次高潮:汉唐时期以佛教为主要载体的文化交流;20世纪上半期,两国人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患难之交;上世纪50年代,以两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标志的友好合作。

  回答:

  (1)写出古代中印两国交往开始的时间和途径。古代中印交往的纽带是什么?唐朝时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怎样不可磨灭的贡献?

  (2)1851—1864年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哪些主要的异同之处?

  (3)中国辛亥革命和1905—1908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潮有何共同的新特点?

  (4)概括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印度经济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阻碍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指出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解析:

  解答本题,要求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比较历史事物得出相应结论,分析异同,注意从背景、过程、结果等方面入手。

答案:

  (1)时间和途径:西汉与陆上丝绸之路。纽带:佛教。贡献:中国高僧玄奘和义净到天竺研究佛经,以佛教为纽带,中国与天竺文化交流加强。

  (2)主要不同点:领导阶级分别是农民阶级与封建王公,斗争对象分别是清朝封建统治与英国殖民统治,起义主力分别为农民阶级与土兵。

  主要相同点:发生的国际背景都是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侵略亚洲,性质都属于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是反殖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3)共同的新特点:由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斗争纲领,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向,属于亚洲觉醒的一部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4)成就: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科技成就突出。因素: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等。中国主要原因:结束“文革”,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高科技。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