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纲解读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农业和畜牧业、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土地所有制的变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与社会生活),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对外贸易)。
(二)策略设计
归纳整合为若干子专题,理顺线索,突出主干,强化落实。如: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重要土地制度与赋役制度,古代农业的发展,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商品经济的作用和重农抑商政策,古代城市的发展,古代人口的增减及其影响,古代的对外交通等,形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必须协调发展,经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思想认识。
(三)内容精讲
1、中国古代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
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的核心是调整生产关系,从内容上看,调整生产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主要是改革土地政策。如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北魏至唐朝中期实行的均田制;清初实行的更名田,等等。
(2)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调整对人民的统治策略。如商鞅变法实行县制;唐太宗沿用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王安石实行保甲法;明太祖实行特务制度,等等。
(3)调整产品分配形式,即改革赋税制度。如商鞅变法中奖励努力耕田的人,免除徭役;唐太宗实行租庸调制;杨炎实行两税法;王安石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清初实行摊丁入亩的地丁银制度,等等。
2、重要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
(1)土地制度
①土地制度是一定生产力水平的产物,其产生、发展、衰落都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②封建土地制度突出特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国家政权控制部分土地(如北魏、隋、唐的均田制),小农土地所有制也占有一定比例。
③封建土地兼并问题: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的情况下,无法克服的经济现象,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力量增强的表现。土地兼并往往在一个朝代的后期表现突出,如西汉末年、唐朝中后期、北宋中期、明朝中后期。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米,一是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如唐朝杨炎实行两税法、北宋中期王安石采取方田均税法、明朝中后期张居正采取一条鞭法,上述措施只是在默认了土地兼并这一社会现象的前提下而采取的增加政府收入以巩固统治的做法,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对地主兼并土地有所约束,但是实际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而导致的农民战争有唐末、北宋中期、明末农民战争。
(2)赋税制度
①主要包括春秋时期的初税亩、两汉时期的编户制度、隋唐时期的租庸调制、唐朝中期的两税法、北宋中期的方田均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制度等内容。这些赋役制度一般包括丁(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租(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调(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役(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等项规定。
②社会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征税标准——随着封建统治者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收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为主转变,以唐朝两税法为主要标志。赋税形式——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赋税由实物为主逐步向货币为主转变,以明朝一条鞭法为主要标志。赋税种类——赋税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转变,以明朝一条鞭法为标志。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徭役规定——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商税地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税逐渐加重。赋税制度的变革或调整实质上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
3、中国古代经济区划的变迁
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表现在整个历史时期,则是经济区划的变化及经济重心的南移。
(1)商周时期最主要的两个经济区是关中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尤以关中地区为中心。
(2)战国时期各国千方百计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形成了各具特色、界限分明的经济区,主要有关中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齐鲁经济区、燕代经济区及江淮经济区。
(3)两汉的经济区域大体可分为关中、关东和江淮地区。
(4)魏晋时期,在恢复东汉末年经济大衰退过程中,形成了巴蜀地区、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等三个经济区,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5)唐朝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又一高峰,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是唐代的两大基本经济区。以安史之乱为界,两大经济区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逆转。
(6)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时期,此后,南方经济在压倒性优势下继续发展,我国古代经济南强北弱的局面成为定局。
(7)明清时期,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区域性市场的发展,形成了江南区域市场、华南区域市场、华中区域市场和华北区域市场。
4、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1)农具的改进。①商和西周: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仅有少量青铜农具。②春秋战国:铁农具开始出现,并逐步推广耕犁、桔槔。③魏晋南北朝:翻车、水碓、水磨。④隋唐:筒车、曲辕犁。
(2)水利工程。①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西门豹渠。②魏晋南北朝:江南农田水利较多,北方曹魏兴复了许多渠堰堤塘。③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六朝总和。
(3)农作物推广。①商、西周:“五谷”。②魏晋南北朝:南方农作物品种增多。③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粮食产地;经济作物茶叶生产规模大、产量高。④明清: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引进玉米和甘薯,清代广泛推广;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4)土地的开发。①魏晋南北朝:六朝时,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北方农耕规模缩小;边疆地区的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得以开发。②隋唐: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③明清:清朝前期推广玉米和甘薯,使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瘠土地得到利用。
(5)农产品商品化。①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②明清: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5、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其影响
(1)基本进程: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②隋唐时期,江南的经济继续发展。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南北方经济上的互相依赖和联系的加强,为政治上由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④宋元时期,南方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南宋以后,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⑤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2)主要原因:①南方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③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④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⑤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3)影响:①经济重心的南移带动了古代文化重心的南移。南宋时,南方文化已完全压倒北方,南宋在经学、史学、文学、地理等方面涌现出了大批杰出人才,后来康熙皇帝曾赋诗“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②经济重心南移使中国古代后期各王朝的财政经济重心与政治军事重心分离,促进了沟通南北经济的交通运输线——大运河的发展,提高了漕运在各王朝中的政治地位。③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全国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全国经济发展格局看,太湖流域的江浙和广东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起到了经济发展领头羊的作用。
6、古代商品经济的作用与重农抑商政策
(1)商品经济的作用:在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商品经济对封建地主制度和封建统治起着不同的作用,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来自于拥有雄厚资产的商人。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权的中心,如临淄、邯郸、大梁、郢等。②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如隋、唐、北宋的都城洛阳、长安、开封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③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经济上瓦解着封建制度;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日益腐朽,导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黄宗羲作为民主思想的代表,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这一政策与封建制度相适应始终绝不是偶然的,因为一个国家或政权的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者阶级地位所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因此,以农立国必然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纲领。重农抑商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样的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萌芽的国家的贫穷落后。
7、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及其时代特征
(1)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主要体现了如下特征规律: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②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③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④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2)明朝中后期城市发展的特色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城市未必再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商业贸易的内容已经日益接近人民的日常生活,商品经济开始侵蚀自然经济,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开始逐渐密切起来;这时候已经出现了有一定专业化分工的工商业城市,并在苏州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封建经济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8、中国古代的人口增减和可持续发展
(1)中国封建社会的人口政策及原因
政策:鼓励人口增殖。原因:①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柱。②人丁是封建国家赋役的具体承担者。人口的多少和国土的多少一样,是当时社会治乱、国力盛衰的标志。
(2)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因素:①国家对人身控制的程度。尤其是清朝以前,丁口是交纳赋税的根据,为逃避赋役,隐匿人口现象严重,自实行地丁银后,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故人口突增。②与疆域的增缩和统治范围的变化有关。③与封建统治的处境有关。统治较稳定时,人口统计相对真实,隐蔽人口现象减少。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观念有关。
(3)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促进鼓励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兴盛。但到了清朝,由于摊丁入亩、战乱减少等方面的原因,人口急剧增长,却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人多耕地少,又盲目垦荒,“围湖造田”,结果破坏了植被,减少了湖泊的蓄水能力,造成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后果一直影响到现在。
9、中国古代对外交通的特点
(1)交通是随着人们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发展的。在不懂造船技术的时代,人们想要航海是不可思议的。交通的发展受到人们的认知能力(如地理知识的掌握)、交通工具等因素的制约。
(2)古代中国受地理环境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对外交通并非十分畅通,直到唐代时,才逐渐繁荣起来。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国境四周,东部、东南部是大海;西南地区是云贵高原,山势险要;西部是青藏高原,它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将中国与其他国家隔绝;西北部是沙漠地带;北部是长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极其不便。从政治上看,自秦朝开始,中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国的周边地区生活着一些少数民族,但这些少数民族并非一开始就归于中央政府统辖之下。对外交通常受少数民族的干扰,如丝绸之路就几度被匈奴控制。所以,古代中央的对外交往比较困难。随着中央政府统辖范围的扩大,这个问题有所缓解。到唐朝的时候.中央政府的实力增强,统辖范围扩大,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和好,使中国古代对外交通繁荣起来。
(3)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心有一个由北向南、由陆路向水路发展的过程。中国古代商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北方的丝绸之路;二是南方的海上交通。张骞通西域,打开了一条通往国外的交通线,中外交往由此而发展起来。在中国有足够的航海能力之前,我们的对外交往主要是靠西北的丝绸之路。大规模的海上交通是在唐朝以后。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丰富、经济实力的增强等众多因素,使唐朝以后中国的海外贸易不断发展,对外交往的主阵地由北方的陆路交通变为南方的水路交通。
1、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和唐中期实行两税法的相同实质是()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
B.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C.对农民剥削程度的降低
D.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解析: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都属于赋税制度,属于国家经济政策的内容,其本质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A、B两项是实施的目的,C项表述不符合两税法的实际效果。
答案:D
2、中国历代都有丁税(每个成年男子必须缴纳的人身税)。清代丁税征收出现了变化,参照下表,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顺治朝随着人丁增加,丁税总额相应增长
B.康熙朝减轻农民负担,朝廷免除了人身税
C.雍正朝人口增长缓慢,丁税也在缓缓上升
D.乾隆朝丁税迅速增长,成为朝廷主要财源
解析:
本题通过图表材料,考查对清代摊丁入亩制度内容及其特点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由于从雍正朝才开始实行摊丁入亩,地丁合一,人头税被废除,从而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因而B、C、D三项都存在明显的史实性错误。
答案:A
3、纵观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发展史,可知其演变的基本趋势有( )
①赋税制度随土地制度的变革而演变
②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
③征税标准由计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过渡
④赋税形式由实物形式逐渐向货币形式演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表述的趋势表现为均田制下租庸调制的实行再到均田制遭到破坏后两税法的实行,②表述的趋势以“一条鞭法”的实行为标志,③表述的趋势以两税法和地丁银为标志,④表述的趋势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答案:D
4、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六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
A.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B.寺院经济衰落
C.城市中出现了柜坊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对题中“六朝”经济的特点要把握准确,六朝是指三国时吴、东晋、南朝时的宋、齐、梁、陈六朝;而唐后期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时继续南移,到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由北方转到南方。故A项不正确,C项史实出现在唐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寺院经济是过度发展而非衰落。
答案:D
5、商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和黄宗羲的“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其共同点是( )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性质
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C.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解析:
评价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将历史事物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商鞅立足的历史环境是封建农业生产方兴未艾,农业是封建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需要鼓励农业的发展,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因此主张“重农抑商”。而黄宗羲生活的历史时期正值明末清初,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原因是手工业获得一定发展,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他的主张顺应了当时历史的发展。
答案:C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上长江荆江大堤溃决数统计
朝代 |
年代 |
决堤次数 |
平均时间 |
东晋 |
317—420年 |
1 |
103年 |
南北朝 |
420—589年 |
3 |
56年 |
隋唐 |
581—907年 |
0 |
0 |
南宋 |
1127—1279年 |
2 |
76年 |
明朝 |
1368—1644年 |
3 |
92年 |
清朝 |
1644—1911年 |
5 |
53.4年 |
材料二 乾隆后期,全国人口约19200万,至乾隆五十九年,全国人口约31000万。
回答:
(1)战国时期秦国蜀守__________修建了防洪灌溉水利工程__________,使成都平原从此成为“天府之国”。
(2)根据材料一概括其反映的现象,并根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3)简要说明17—18世纪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4)从以上材料,你得出什么认识?
解析:
本题以人口与环境为主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人口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答案:
(1)李冰 都江堰
(2)现象:宋代以前,长江水患较少;明清时期水患日益增多。原因:长江流域开发较晚,地表植被的自然生态保存较好;人口增长快,对土地的需求急剧增长;围湖造田,与水争地,盲目垦种,破坏了生态平衡。
(3)清朝前期统治者调整政策,重视农业,社会趋于安定;废除人头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种植。
(4)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过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