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纲解读
先秦时期的文化(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文学和艺术、天文和物理、扁鹊),秦汉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哲学与宗教、史学与文学、雕塑与绘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道教与佛教、唯物论思想家、文学和艺术),隋唐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文学和艺术),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理学和史学、文学),明清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进步的思想家、明清小说、类书、丛书的编纂、西学东渐)。
(二)策略设计
归纳整合为若干子专题,理顺线索,突出主干,强化落实。如:古代文化发展的主要阶段特征,春秋战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儒家思想在各个时期历史地位的演变,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与落伍的原因等,形成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等思想认识。
(三)内容精讲
1、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科技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古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和特征,造就了各具时代特征的文化成就。
(1)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官府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被打破,科技文化发展,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后来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政治经济联系加强,对外交往扩大,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中国科技文化在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思想上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需要,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取代了百家争鸣局面,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士族政治的黑暗,出现了反映这一特征的文化,就是佛教盛行以及与之相关的建筑、绘画石窟艺术的繁荣和《神灭论》的问世,数学与农学取得一些世界领先的成就,南方田园诗与北方民歌对后世影响甚大。
(4)隋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科技文化具有兼容并蓄、全面繁荣的特点,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发展,成为“中华文化圈”的源流,而且泽被深远,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5)宋元时期,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融合空前加强,对外交往更加频繁,我国科技文化达到高度繁荣水平,三大发明在此完成和外传,史学和文学发达,绘画和书法艺术也取得一定成就,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6)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实行闭关锁国。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科学技术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停滞。文化领域里专制色彩浓厚,出现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现象。同时,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文学艺术繁荣兴盛,古典小说成为文学主流,很多作品具有反封建色彩。
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
(1)文化繁荣原因:①社会生产力提高和经济的高度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②阶级关系变革,奴隶制崩溃,为思想的繁荣提供了政治条件。③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和历史划时代的大变革,使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主张,形成了“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④各国统治者为了争霸战争和政治统治需要,纷纷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让其为战争和富国强兵当谋划策,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裕的地位,有利于文化繁荣。⑤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2)百家争鸣影响:①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后世各种思想文化的渊源。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活跃了思想、传播了文化,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儒家思想在各个时期地位的演变及其历史原因
(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历史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这些主张虽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在战国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压制。历史原因:秦朝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
(3)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享“独尊”。历史原因: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政治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地位。
(4)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历史原因: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他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减少变法的阻力。
(5)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抨击。历史原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目的是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扬民主与科学,解放人们的思想。
(6)儒家学说地位变化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思想文化必须为专制主义服务,才能生存发展;思想文化的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由割据到统一的历史趋势。
4、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1)进步思想主张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专制,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王夫之认为天下的土地不能被君主一人所有,而应当是从事农业的老百姓都有份。
②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黄宗羲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
③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
(2)对三位思想家思想的评价
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对后世的民主思想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5、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外传
(1)造纸术:①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②东汉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③造纸术于4世纪传到朝鲜,后来又传到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2)印刷术:①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于868年印制的《金刚经》卷子。②11世纪中期,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个多世纪。③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3)指南针: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指南针用于航海,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①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制成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②北宋设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武器;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上的新阶段。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金的军队用这两种火器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③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南阿拉伯传入欧洲。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
恩格斯曾经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6、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
(1)天文历法成就:①春秋:留下世界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②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③西汉:武帝时制定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④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⑤隋唐: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⑥宋元时期:北宋沈括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其“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安排,《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的里程碑”;元初郭守敬创制了简仪和高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所编《授时历》的年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问世。
(2)医学成就:①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发明的“四诊法”,是我国中医的传统诊断法。②秦汉时期: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尊称他为“医圣”;华佗制成“麻沸散”,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麻醉药,适用于外科手术,比西方早1600多年。③隋唐时期:唐高宗时编写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药王”孙思邈著《千金方》,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④明清时期:李时珍写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记载了一万多个方剂和1800多种药物,全面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7、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世界地位及其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②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③封建教育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进步,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条件。④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⑤广大科技劳动者积极进取、勤奋钻研的精神。⑥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功不可没,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2)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
①中国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满足于实际上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中国古代学者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妨碍了对自然的研究。②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③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④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等,使大量知识分子误入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观察研究的歧途,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⑤教育的落后,不利于科学间的互相融合,也不利于培养大批人才。总而言之,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近代科技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1、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孔子在思想方面的主张。在备选项中,其中①③体现其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体现了其当时的政治主张,即维护周朝的“礼”。④体现了其教育方面的思想,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和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
答案:B
2、儒家思想由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而在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根本原因是( )
A.它主张“民贵君轻”和仁政
B.它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C.它吸收了其他各家思想
D.它适应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时代需要
解析:
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改造,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这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根本原因。
答案:D
3、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唐朝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
解析: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布衣毕升发明的,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故A、B、C三项均不正确。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符合史实。
答案:D
4、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
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解析:
本题考查对明清思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明清两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承古萌新是这一时期文化的特点。中国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西方传教士把西方科技著作介绍给中国,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答案:A
5、(2006·全国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
欧洲 |
时间 |
中国 |
10—15世纪 |
远洋航海技术 |
宋
元
明前期 |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
远洋航海技术 |
16世纪 |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
明后期
清 |
李时珍《本草纲目》 |
17世纪 |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
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
清 |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
18至19世纪
中叶 |
瓦特蒸汽机
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
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
|
|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解析:
本题围绕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特点及原因命题。第(1)问中,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中国科技水平在明前期以前是领先于欧洲的;自明中期以来,中国逐渐落后于欧洲,而二者的差异是性质上的差异。第(2)问有三个方面的明确提示,而材料二仅提供了经济方面的信息,即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则需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回答,实际就是答出16至19世纪中叶欧洲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将之与科技发展联系起来。第(3)问可从材料三中得出重农抑商和自然经济的信息,然后再参照(2)问的解答思路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组织答案。第(4)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需注意答题角度,应结合第(2)(3)两问原因分析中涉及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组织答案。
答案:
(1)从领先转为落后。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古典科技。(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了近代科技迅速发展。(如答出其他原因。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问总分。)(3)君主专制维系腐朽制度;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如答出其他原因,言之有理,可酌情加分,但不得超过该问总分)。(4)评分说明:围绕生产力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思想解放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等任一角度回答,凡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