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类
(1)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由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完成。
(2)特异性免疫:出生后形成。
抗原进入人体后,有的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即体液免疫;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则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即细胞免疫。两者的共同方面: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大多数抗原物质在刺激B细胞形成抗体过程中,需T细胞的协助);反应阶段是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的形成阶段;效应阶段是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记忆细胞的形成和作用是特异性免疫的核心,没有记忆细胞,特异性免疫就无从谈起。
一般病原体是含有多种抗原决定簇的复合体,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刺激不同的免疫活性细胞,因而常能形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不同的病原体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常以一种为主,如,细菌外毒素,需有特异的抗毒素使之中和,故以体液免疫为主;结核杆菌等胞内寄生菌,由于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需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才能消灭这些病菌;在病毒感染中,往往是体液抗体阻止病毒的散播,而彻底消灭病毒却需细胞免疫。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注意识记过敏反应的机理和特点、自身免疫病的发病原因和病例、免疫缺陷病类型、艾滋病的病原体和致病机理以及预防措施。
有效做法:
因为本专题考点内容多、分数比例大、能力要求高、联系实际广,做好本专题试题。在各类考试中至关重要。本部分复习时,应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务实基础
综合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基础知识。在二轮复习中,应静下心来把生物课本梳理一遍,找出与相关章节、相关学科、初中生理交叉的知识点,经过大脑的过滤、梳理,使相关的知识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2、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可通过对比,找出不同点或相同点,以便准确掌握有关内容,对一些相对比较多而且零散的知识,可以通过列表填空的方法,填写重要内容,加强记忆,最终使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从而使各知识点牢牢地刻在大脑的沟回里。
例如: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神经中枢与中枢神经、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抗原与抗体、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与效应B细胞、感应阶段、反应阶段与效应阶段等。
例如:对几种主要的动物激素的分泌部位、生理作用、化学成分、分泌异常症可以列表加以比较。
3、联系实际
关注本章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科学发展相联系的知识点,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弄清相关的生物学原理。
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应善于运用其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激素分泌失调与失调症等。尤其是动物激素的内容,记忆性的东西较多,如果和病症结合起来加以理解,就很容易掌握。再如我们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做器官移植手术的例子,知道即使手术成功了也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来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的作用。
4、重视实验
要搞清实验,包括实验原理、材料器具、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实验结果,还要注意与初中生理、理化等自然学科共用的实验器具、科学探究方法的联系,并学会独立设计相关实验。
这部分许多内容中渗透了实验知识。如;狗的甲状腺摘除,鸡的生殖腺摘除及移植实验,甲状腺激素喂养蝌蚪等,这其中无不蕴含着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了解这些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可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高考一直坚持对考生进行实验能力,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试题题干素材来源广泛,情境新颖与社会生产、现实生活、现代科技联系紧密,而且表达形式大多为图、图解和表格,突出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也符合生物学科的特点,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5、进行必要的有针对的训练,把各种题型,特别是图表分析题、材料题、实验设计题要多练习,并找出其要点。通过训练活跃自己的思维,提高自身的水平,增强对综合考试的适应。
6、关注热点
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生活,熟悉情景,在解题的时候就能较快地进入状态,找到答案。比如:基因治疗、胚胎干细胞研究、SARS、HIV、禽流感、转基因食品与安全、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器官移植等等。
总之,生物的复习策略是以夯实基础知识为前提,以构建网络、把握知识为主线,通过“构建网络、纵横联系、分析对比、概括特征、总结规律”的复习摸式和方法,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和综合化。
典型例题
例题1、(2004 全国卷II.31.20分)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正常实验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班氏糖定性试剂,注射器,试管,烧杯等。
(二)实验步骤:
(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1小时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
(三)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
参考答案:
(二)(1)确定1只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只鼠为对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2)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各加入等量的班氏糖定性试剂。
(3)给药1小时后,对两只小白鼠采尿液,实验鼠尿液放入1号试管内,对照鼠尿液放入2号试管内。
(4)将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加热煮沸,待冷却后,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
(三)1号试管中应该出现砖红沉淀,实验鼠尿液中有葡萄糖;2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表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糖。
实验结论: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糖尿,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
例题2、(2005全国卷I.30.21分)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
②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③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请回答: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3)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机体出现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7分)
(2)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7分)
(3)胰岛素可使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利用增加,同时使血糖来源减少,从而使血糖含量减少。(7分)
例题3、(2007年广东卷·38)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酸,能专一催化1 mol谷氨酸分解为1mol r-氨基丁酸和1 mol CO2。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mol/L、最适温度、最适pH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图(1)和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