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讨论思想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逻辑方法,也是一种数学思想,这种思想在简化研究对象,发展思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关分类讨论的思想的数学命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
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当问题所给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我们就需要根据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逐类进行研究和解决,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决,这一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分类讨论的思想”.
1. 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历年高考的重点
⑴分类讨论的思想具有明显的逻辑特点;
⑵分类讨论问题一般涵盖知识点较多,有利于对学生知识面的考察;
⑶解决分类讨论问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分类技巧;
⑷分类讨论的思想与生产实践和高等数学都紧密相关.
2. 分类讨论的思想的本质
分类讨论思想的本质上是“化整为零,积零为整”,从而增加了题设条件的解题策略.
3. 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题的基本步骤
⑴确定讨论对象和确定研究的区域;
⑵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类(分类时需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标准统一、分层不越级);
⑶逐类讨论:即对各类问题详细讨论,逐步解决;
⑷归纳总结,整合得出结论.
4. 明确分类讨论的思想的原因,有利于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其主要原因有:
⑴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如绝对值定义、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等;
⑵由数学运算要求引起的分类讨论:如偶次方根非负、对数中的底数和真数的要求、不等式两边同乘以实数对不等号方向的影响等等;
⑶由函数的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引起的分类讨论;
⑷由几何图形中点、线、面的相对位置不确定引起的分类讨论;
⑸由参数的变化引起的分类讨论:某些含参数的问题,由于参数的取值不同会导致所得结果不同,或由于不同的参数值要运用不同的求解或证明方法;
⑹其他根据实际问题具体分析进行分类讨论,如排列、组合问题,实际应用题等.
5. 分类讨论思想的类型
⑴问题中的变量或含有需讨论的参数的,要进行分类讨论的;
⑵问题中的条件是分类给出的;
⑶解题过程不能统一叙述,必须分类讨论的;
⑷涉及几何问题时,由几何元素的形状、位置的变化需要分类讨论的.
例1、(2007·上海)直角坐标系
中,
分别是与
轴正方向同向的单位向量.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若
,则k的可能值个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
由
(2,1),
(3,k),得
(1,k-1),
由于
为直角三角形,则
,
,
都可能为直角,
由向量数量积为0,分别有
或
或
,
解得
或
.
答案: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向量运算及向量垂直的判定,也考查了学生分类讨论思想能力,引起分类的原因是直角三角形直角的不确定,但有的学生也可能想到位置有三种情况,故主观认为有三个值,这也是值得思考的.
例2、将一骰子连续抛掷三次,它落地时向上的点数依次成等差数列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
连续掷三次骰子出现点数的方法总数为
种,其中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有6个,公差为1或-1的等差数列有
个,公差为2或-2的等差数列有
个,所以满足条件中的概率为
.
答案: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概率基础知识,排列组合知识和等差数列的性质,由于取出的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则三个数由于顺序且公差不确定,所以需要分类进行计数.
例3、(2007·陕西)已知椭圆
的离心率为
,短轴一个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
.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坐标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
,求
面积的最大值.
分析:
圆锥曲线方程的确定要了解其中参数字母具有的几何意义,掌握字母间的基本关系.
解:
(1)设椭圆的半焦距为c,依题意
,∴所求椭圆方程为
.
(2)设
,
.
①当
轴时,
.
②当AB与x轴不垂直时,设直线AB的方程为
.
由已知
,得
.
把
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
,
,
.



.
当且仅当
,即
时等号成立.当
时,
,综上所述
.
∴当|AB|最大时,
面积取最大值
.
点评:
本题考查圆锥曲线的方程和直线与圆锥曲线间的位置关系.对于直线方程,根据斜率存在与否是本题产生讨论的原因.
例4、(2007·海南、宁夏)设函数
.
(1)若当x=-1时,f(x)取得极值,求a的值,并讨论f(x)的单调性;
(2)若f(x)存在极值,求a的取值范围,并证明所有极值之和大于
.
分析:
函数的极值、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极值问题的解决,需要利用导数知识判断在该点两侧函数的单调性;而函数单调性的讨论则需要考察相应导数的符号问题.
解:
(1)
,依题意有
,故
.
从而
.
的定义域为
.
当
时,
;
当
时,
;
当
时,
.
从而,
分别在区间
单调递增,在区间
单调递减.
(2)
的定义域为
,
.
方程
的判别式
.
(i)若
,即
,在
的定义域内
,故
无极值.
(ⅱ)若
,则
或
.
若
,
,
.
当
时,
,
当
时,
,所以
无极值.
若
,
,
,
也无极值.
(ⅲ)若
,即
或
,则
有两个不同的实根
,
.
当
时,
,从而
在
的定义域内没有零点,故
无极值.
当
时,
,
,
在
的定义域内有两个不同的零点,由极值判别方法知
在
取得极值.
综上,f(x)存在极值时,a的取值范围为
.
f(x)的极值之和为: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导数、极值、单调区间的求法,考查利用导数和函数知识解综合问题的能力.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因函数的单调性可能是单调递增也可能是单调递减所以要讨论,其实质就是讨论导数的符号.
一般地可导函数的极值存在要求有两个条件:一是方程
在
的定义域内有解;二是在方程
的根的两边导数
的符号要相反.因此在利用导数求可导函数的极值时就要分两层讨论.
例5、设函数
的图象是曲线
,曲线
与
关于直线
对称.将曲线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曲线
,已知曲线
是函数
的图象.
(1)求函数
的解析式;
(2)设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并求最小的正实数
,使
对任意
都成立.
解:
(1)由题意知,曲线
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曲线
,∴曲线
是函数
的图象.
曲线
与曲线
关于直线
对称,∴曲线
是函数
的反函数的图象.
的反函数为
.
.
(2)由题设:
,


.

.①
.②
由②—①得,

.
当
.
.
当
时,
.
∴当
时,对一切
,
恒成立.
当
时,
.
记
,则当
大于比
大的正整数时,
.
也就证明当
时,存在正整数
,使得
.
也就是说当
时,
不可能对一切
都成立.
∴t的最小值为2.
例6、(2007·天津)在数列
中,
,其中λ>0.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分析:
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项和的求解,是高考中考查的一个重点内容,对于它们的解决要掌握一些方法.
解:
由
,
,可得
,
所以
为等差数列,其公差为1,首项为0,
故
,所以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
设
, ①
②
当
时,①式减去②式,
得
,
.
这时数列
的前
项和
.
当
时,
.这时数列
的前
项和
.
点评:
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项和.对于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由于公比的取值不同而需要分类讨论.
例7、已知函数f(x)=ax+lnx,其中a为实常数,设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若f(x)在区间(0,e
上的最大值为-3,求a的值;
(2)当a=-1时,试推断方程| f(x)|=
是否有实数解.
解:
(1)∵
=a+
,x∈(0,e),
∈[
,+∞
.
①若a≤-
,则
≥0,从而f(x)在(0,e)上增函数.
∴f(x)max =f(e)=ae+1≥0.不合题意.
②若a<-
,则由
>0
a+
>0,即0<x<-
由f(x)<0
a+
<0,即-
<x≤e.
∴f(x)max=f(-
)=-1+ln(-
).
令-1+ln(-
)=-3,则ln(-
)=-2.∴-
=e-2,
即a=-e2. ∵-e2<-
,∴a=-e2为所求.
(2)当a=-1时,f(x)=-x+lnx,
=-1+
=
.
当0<x<1时,
>0;当x>1时,
<0.
∴f(x)在(0,1)上是增函数,在(1,+∞)上减函数.
从而f(x)max=f(1)=-1.∴f(x)=-x+lnx≤-1,从而lnx≤x-1.
令g(x)=|f(x)|-
=
=x-lnx-
-
=x-(1+
)lnx-
①当0<x<2时,有g(x)≥x-(1+
)(x-1)-
=
-
>0.
②当x≥2时,g′(x)=1-[(-
)lnx+(1+
)·
]=
=
.
∴g(x)在[2,+∞
上增函数,∴g(x)≥g(2)=
综合①、②知,当x>0时,g(x)>0,即|f(x)|>
.
故原方程没有实解.
例8、已知
函数
(1)当a=2时,求使f(x)=x成立的x的集合;
(2)求函数y=f (x)在区间[1,2]上的最小值.
解:(1)由题意,
.
当
时,由
,解得
或
;
当
时,由
,解得
.
综上,所求解集为
.
(2)设此最小值为m.
①当
时,在区间[1,2]上,
,
因为
,
,
则
是区间[1,2]上的增函数,所以
.
②当
时,在区间[1,2]上,
,由
知
.
③当
时,在区间[1,2]上,
.
.
若
,在区间(1,2)上,
,则
是区间[1,2]上的增函数,所以
.
若
,则
.
当
时,
,则
是区间[1,
]上的增函数,
当
时,
,则
是区间[
,2]上的减函数,
因此当
时,
或
.
当
时,
,故
,
当
时,
,故
.
综上所述,所求函数的最小值
例9、设函数f(x)=x2+|x-a|+1,x∈R.
(1)判断函数f(x)的奇偶性;
(2)求函数f(x)的最小值.
解:(1)当a=0时,函数f(-x)=(-x)2+|-x|+1=f(x),
此时f(x)为偶函数.
当a≠0时,f(a)=a2+1,f(-a)=a2+2|a|+1.
f(-a)≠f(a),f(-a)≠-f(a).
此时函数f(x)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2)①当x≤a时,函数f(x)=x2-x+a+1=(x-
)2+a+
.
若a≤
,则函数f(x)在(-∞,a]上单调递减.
从而函数f(x)在(-∞,a
上的最小值为f(a)=a2+1.
若a>
,则函数f(x)在(-∞,a
上的最小值为f(
)=
+a,且f(
)≤f(a).
②当x≥a时,函数f(x)=x2+x-a+1=(x+
)2-a+
.
若a≤-
,则函数f(x)在[a,+∞]上的最小值为f(-
)=
-a,且f(-
)≤f(a);
若a>-
,则函数f(x)在[a,+∞)单调递增.
从而函数f(x)在[a,+∞]上的最小值为f(a)=a2+1.
综上,当a≤-
时,函数f(x)的最小值为
-a;
当-
<a≤
时,函数f(x)的最小值是a2+1;
当a>
时,函数f(x)的最小值是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