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古代文阅读中每年必考的两个考点。“常见”,这是规定的考查范围。常见实词,是指使用频率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部分实词。散见于教材各册的“文言常见实词表”中,共收入常用实词340个,但考题不是仅仅限于表中所列实词。从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大致统计来看,所考实词表中与表外之比大约是3:2.而在文言文阅读考查中,除直接命题显性考实词外,在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判断中,实际上正确理解实词含义是关键点,也就是说,在其他考点中,也隐性地考查了实词。虚词规定为18个;“在文中”,强调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其含义或用法。
学习文言实词或为文言实词释义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古今异义现象
所谓“古今异义”词,主要是指那些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尤其是差别细微、内容被忽略的词。这种情况大致有:①词义扩大,②词义缩小,③词义转移,④感情色彩变化,⑤名称说法改变。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以单音词为主,间以少量双音词现象
注意不要把双音词(比如连绵词、偏义复词之类)拆开理解,更不要把两个相邻的单音词看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中加线的词都是两个单音词,如果以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来释义,就大相径庭了。文言以单音词居多,现代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一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要掌握一词多义,首先是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归纳和整理,主要是要熟记典型例句(包括成语)、在阅读理解时类比推断;其次要借助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以及假借义的知识,在特定的语境中揣摩其含义。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4、古字通假现象
就广义的通假字而言,从读音和字形的角度看,大致有五种情况:①音同形似,②音同形异,③音近形似,④音近形异,⑤音异形似。据统计,中学教材中共出现通假字180个。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通“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 “以身徇国”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5、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6、词类活用现象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都有活用现象,除一般的活用,要特别注意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用法。词类活用在一定的语境中是有其规律性的,根据其句法位置和上下文意,一般不难判定其用法和推断其含义。
7、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基本方法
一个词可能有多种意义和用法,但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它的意思总是确定的,所以在阅读中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是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一种重要能力。
和实词相比,虚词的数量要少得多,但掌握起来更困难。因为虚词的用法更灵活,使用频率更高,与现代汉语相比,变化也更大。但虚词的作用又极大,实词常要靠虚词的帮助(组合、连接、修饰、辅助等)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从而显示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情感。所以,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是读懂文言文不可缺少的条件。
正因为掌握文言虚词的难度太大,《考试大纲》对应掌握的文言虚词数量仅规定了18个;从题型来说,只是要求比较判断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并不要求指明其意义和用法;并且,近两年又都是在作比较的一组句子中,一个是语段中的句子,一个是教材课文中的句子,这就降低了难度。
学习文言虚词的一般方法主要有三点:
1、积累归纳,比较异同。
与积累文言实词一样,积累文言虚词也应当是通过阅读实践,结合典型句子,日积月累,以达丰富。《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文言虚词就那么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倘能将这些文言虚词常见的意义和用法归纳整理出来集中比较识记,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借助语境作合理推断。
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紧密相关的,用法(常常表现为词性)不同,其意义必不相同。所谓“用法”,通常就是指虚词在某一语境中所处的语法地位和表达作用,用法不同,常常决定其意义不同。如“而”,在“而翁长铨”中,用在“翁”前,起限定修饰作用,作代词用,可译为“你的”;在“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中,起关联作用,根据文意推断,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在“吾恂恂而起”中,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动词,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在“如是而已”中,与“已”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这也就是所谓“随句定义”。
3、注意一些特殊现象。
(1)兼词现象
在文言文中有所谓“兼词”,即一个字相当于两个词,比如“诸”字,在“穆公访诸蹇叔”“献诸抚军”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于”两个词;在“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乎”两个词。常见的兼词还有“焉”(于之、于此等)、“叵”(不可)、“盍”(何不)等。
(2)连用现象
虚词的连用,是指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使用虚词以加强语气。如:“友也者(重点在‘者’,表示提顿语气),友其德也。”“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三个连用,重点落在“矣”,表已然语气)。”懂得了虚词连用的特点,有助于断句和语意的理解。
(3)凝固现象
有些文言虚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习惯形式而被固定下来,表示特定的意义。如“如(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对你怎么办呢?)“若之何毁之?”(为什么毁掉乡校?)常见的还有“何……为”“何以……为”“何……之有”“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抑亦……乎”“何其……也”“一何”等等。
(一)理解虚词用法的方法
1、全面复习,掌握常见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身兼数职”,一词多用。复习时应对使用频率高的虚词的常见用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譬如“以”,可以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译为“拿”“凭借”“依据”“按照”。如“余船以次进”中的“以”应译为“按照”;可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由于”“因”,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的“以”;也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中的“以”。“以”还可以用作连词,用法与“而”相近,只是不表示转折。“以”作连词时,还可以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以致”等,如“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以”,译为“用来”;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中的“以”可译为“因为”。
只有通过全面复习,掌握其常见用法,考试时才能结合语境作辨别。
2、根据语境,辨明具体用法。
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是基础,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是能力。根据语境,先要分析语境,分析具体的上下文,找出意义之间的关系,方能辨别其用法。还是用“以”作例子来说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一句中,“愈”通“逾”,超过,胜过,“养”养蝗虫,放纵蝗虫“遗患”表示结果,据此可知“以”是连词,当译为“以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根据“以”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用来”。“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辱二三子”的意思是:使你们遭受羞辱,根据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可译为“以致”、“因而”。
(二)理解虚词应注意的问题
1、分清虚实。
文言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在“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而在“适大病,不解行”中,作副词,译为“恰好”。
2、辨明用法。
所谓辨明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如“执手相看泪眼”中的“相”,表示互相,而在“当以《晋书》相付”中的“相”就不是“互相”之意,而是作代词用,“相付”即“付之”。又如“见”,在“君既若见录”中,是前置代词,“见录”就是记住我;在“徒见欺”中,则表示被动,“见欺”,即被欺。
3、分辨古今。
有些虚词,古今用法是不同的,应注意辨别,如“所以”,今天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古代却用法多样,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表示“…………方法”,可译为“依靠”;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一句中,则表示“……的原因”。又如“溺者入水,拯之者亦入水。入水相同,所以入水者则异”,句中的“所以”也是表示原因,后两句可译为:他们同样是落入水中,但落入水中的原因却是不同的。
4、注意特殊。
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诸”,可以相当于“之乎”、“之于”,“焉”,可以相当于“于之”;“盍”,相当于“何不”,等。二是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多用于句末,其重点总是在最后一个,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表达语气的重点在“矣”上。
虚词也有单音双音的问题。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句中的“至于”是动词“至” 与介词 “于”的连用,不要把它混用于现代汉语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至于”。
文言实词: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例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所以它可以解释成“被任用”。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劳苦”同义,所以“倦极”也同义,“极”就是“疲惫”的意思。
“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得失”是反义词,所以“治乱”也应该是反义词,“治”就只能解释成“治理得好,太平”。
再如《六国论》“存亡之理”中“存”与“亡”反义并列,是“生存”之义。《察今》“悖乱不可以持国”中“悖乱”是同义并列,可知“悖”即“乱”的意义。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的。
(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六)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如:贷 责无旁贷(推卸) 严惩不贷(宽恕,饶恕)
把这两个意思代入“虽亲属不贷”,可知“宽恕”更合适。
再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出类拔萃”。“攻取”义是由“拔出”义作了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
(七)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古今词义,有同有异,注意辨析。
如:“无所阿避”中“避”现代汉语中有“避免、回避、躲避”等词,代入句中比较可知“回避”更合适。
再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中的“南面”,《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南边”,即表示方位的“南面”,在这个意义上古人单说“南”而不说“南面”;二是古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做“南面为王”、“南面称孤”等。句中的“南面”是指乐毅想谋反后为君,用的是古代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文句中的“南面”与现代汉语是不相同的。
(八)字形推断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字义之间,大都有密切的联系。汉字中形声字占90%以上,尽管形声字在现在根据形旁(义旁)看词义已经不是很可靠了,但万不得已时,还是可以作一参考的。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樯橹灰飞烟灭”,“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冷字,但“樯”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联系本句,便可以局部代整体推出“樯橹”是战船。
(九)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可以将给出的词义代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解析:
A项“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B项“将兵”为动宾短语,方与后文李广对部下的关爱一致;C项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正确,且《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句子,“结发”指到了成年。
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要提高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能力,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方能奏效。
文言虚词:
(一)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以”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考生要能分清虚实,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一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为介词“把”。显然,两者词性有别,一虚一实,题目要求选择用法不同的一项,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无疑。
(二)数学代入法
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掌握了课内知识点,特别是掌握了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子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答题时,可以先从课内的那一句入手,把这句中该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解释,看是否通顺,通那么用法就是相同,不通则不相同。
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的A项为: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该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
特别提醒:文言虚词仍然是18个文言虚词。对于文言虚词的考查,近几年高考“以”“因”虚词考查的频率比较高:仅就分省命题前的全国统一卷为例,“以”在1996年、1998年、1999年、2001年、2002年、2003年的全国高考试卷中都考过;“因”在1997年、2000年、2001年、2003年的全国高考试卷中也考过。1996年以来,在18个文言虚词中,“以”考了6次,“因”考了4次,“乃”考了两次,“于”“为”“且”“焉”“之”各考过一次;但“而”“何”“乎”“其”“若”“所”“也”“与”“则”“者”等十个虚词尚未考过,应该引起重视,可加以补充整理,做到对这18个虚词的用法了然于胸,熟练掌握。
(三)语法切入法
如2001年高考第13题D项“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
(四)语境推断法
如2001年春季高考全国卷第12题D项“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下文写徐九思“筑减水桥,俾二水相通”,由此可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便”;再考察第二句,出自课文《崤之战》,晋襄公在遭到原轸怒斥后,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百里孟明视等三人却已经上船出发了。可见,此处“则”也为连词,但构成转折关系,可译为“却已经、倒已经”,两个“则”用法各异,符合题干要求。
(五)标志识别法
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惟利是图”)等。同时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意为“用来……的”;“其……之谓也(乎)”也是一个固定格式,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
在解答实词解释这一类题目时,有以下一些技巧和注意点:
1、借助双音节近义词推断。古文中的实词往往是一个字,而现代汉语中的实词往往是两个字,不少词语的意思是从古代延续下来的。我们可以把它组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借此来推断它的意思。如例文中的“魁”可以组成“魁首”,从而推断出“魁”有头目、首领的意思。“稔”可以组成“熟稔”,从而可以推出“稔”有成熟的意思。“佯”可以组词为“佯装”,从而推出“佯”是假装的意思。
2、组成现代汉语熟悉的词语,推断意思。比如“年甫二十”中的“甫”是刚刚的意思,“罹难”中的“罹”是遭受的意思。
3、注意一词多义。比如“去”,在古文中有两个典型的意思,一个是“距离”,一个是“离开”;“课”在古文里有督促的意思,也有考核的意思,还有征税的意思。我们没有必要把它们所有的义项都记下来,只要记住它们在古文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义项就行。具体解释为哪个义项为宜,应结合上下文来推断。比如“此地去京都二十里”中的“去”就应解释为“距离”。
4、注意词性的变化。比如“狱”有审查的意思,是动词;也有案件的意思,是名词。在例文中“狱立具”中的“狱”显然是名词,所以解释为案件,不能解释为审问。
5、不能望文生义。在词语解释这道选择题中,错误的选项在很多时候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不注意古今词义的变换,而导致望文生义。抓住这一点,很容易帮助我们判断出哪个选项是错误的。比如“牧马”在现代汉语中很容易联想到“牧放”,比如牧马、牧羊等词语。但在古文中,“牧”的典型意思却是治理、管理的意思。
虚词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有以下一些技巧:
1、注意词性,凡是词性不同,那么它的意义和用法肯定不同。比如“原庄宗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和“秦伯悦,与郑人盟”中“与”的用法就不一样,因为前者是连词,前后两个分句的语序可以调换,而后者是介词,语序不可调换。再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的“焉”的用法也不一样,因为前者是代词,而后者是兼词。
2、注意虚词所在的位置以及在句中的成分。比如“焉用亡郑以陪邻”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中的“焉”,一个在句首,作疑问词;一个在句末,作代词。因为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明显不同,所以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明显不同。再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和“秦王恐其破璧”中的“其”的用法,前者作定语,翻译为“他的”,后者作宾语,翻译为“他”,因为它们在句中所作的成分不一样,所以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不一样。
3、注意人称的不同。 比如“秦王恐其破璧”和“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中的“其”人称不同,前者是第三人称,翻译为“他”,而后者是第一人称,翻译为“自己”。再如“作《师说》以贻之”和“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中的“之”,前者是第三人称代词,翻译为“他”,后者是第一人称代词,翻译为“我”。
4、注意平时把课文中典型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类、比较。以“所”为例,我们从熟悉的课文中整理出下列句子,基本涵盖了“所”的基本用法和意义,自己可以仿照归纳其他虚词。
(1)为仲卿母所遣(“为……所”结构表示被动)
(2)如姬父为人所杀(“为……所”结构表示被动)
(3)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所+动词,构成名词短语)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名词,处所)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
(6)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用来……的)
(7)吾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之所以,是为了)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之所以,是因为;……的原因,是……)
古今异义:
这一类实词,从字面上看与今词意义相同,而实际上意义不同甚至相反。学习、复习时可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色彩的转换、名称说法的改变以及单双音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辨析,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词语 |
古义 |
今义 |
例句 |
亲戚 |
父母兄弟,统指亲人 |
旁系亲属 |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妻子 |
妻子儿女 |
爱人(女方)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中国 |
中原地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
非常 |
意外事故(名词) |
很、大(副词) |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
所以 |
1、缘故 (名词)
2、表原因的虚词
3、用来,靠它来 |
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
余叩所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绝境 |
与外界隔绝 |
没有出路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无论 |
更不必说 |
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往往 |
处处 |
常常 |
旦日,卒中往往语 |
用心 |
思想意识的活动 |
读书用功或肯动脑筋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鱼肉 |
鱼和肉 |
鱼的肉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卑鄙 |
出身低微,地位鄙贱 |
品质恶劣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不过 |
不超过 |
转折连词 |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
词语 |
古义 |
今义 |
例句 |
美人 |
妃嫔 |
美貌女子 |
秦王大喜,传示美人及左右 |
左右 |
侍卫人员 |
1、方位词
2、控制 |
王顾左右而言他 |
大风 |
麻疯病 |
大的风 |
可以已大风 |
结束 |
整装 |
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 |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 |
牺牲 |
作祭礼的牲畜 |
为正义而死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山东 |
肴山以东、函谷关以西 |
山东省 |
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诸侯 |
词语 |
古义 |
今义 |
例句 |
虽然 |
虽,尽管;然,如此。尽管如此 |
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词 |
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 |
故事 |
先例、旧事 |
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南面 |
面向南而坐,即称帝 |
南边 |
宜可以南面而刺秦 |
可怜 |
1、可爱
2、值得同情 |
值得怜悯 |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
中间 |
中,当中;间,夹杂着 |
当中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于是 |
在此 |
承接连词 |
吾祖死于是 |
词语 |
古义 |
今义 |
例句 |
指示 |
指,指出;示,给人看 |
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
璧有瑕,请指示王 |
行为 |
行,品行;为,做 |
举动 |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
以为 |
把……当做 |
认为 |
以为神 |
可以 |
可以凭借……,可以用…… |
能够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从而 |
从,跟随;而,而且 |
连词 |
吾从而师之 |
祖父 |
祖辈和父辈 |
爷爷 |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
词语 |
古义 |
今义 |
例句 |
具体 |
具,具备;体,形体 |
明确,不抽象,细致 |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
前进 |
前,走上前;进,进献 |
向前行进;
思想进步 |
相如前进缶,…… |
不必 |
不一定 |
用不着,不需要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智力 |
智,智谋;力,力量 |
理解事物的能力 |
可谓智力孤危 |
或者 |
有的人,有些人 |
表选择关系 |
或者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 |
初一 |
刚刚开始 |
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
词语 |
古义 |
今义 |
例句 |
何苦 |
哪怕;怕什么;怎怕 |
不值得做,犯不着 |
何苦而不平 |
长者 |
有德行的人 |
年长的人 |
以公子为长者 |
婚姻 |
姻亲 |
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
…… |
…… |
…… |
…… |